- 48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来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最初的低端作坊式的组织生产到今天雄踞世界第一的高科技产品制造能力;从最初的皮鞋、袜子、服装,到今天的手机、电脑、手表、汽车、飞机,凡思维所能及之处,均有中国制造的参与。中国用了短短30年时间,从一个处处需要进口的发展中国家,迅猛成长为世界工厂,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这其中大大小小的实体企业功不可没,从企业主到产业工人,他们起早贪黑、兢兢业业、潜心钻研,充分发挥中国人吃苦耐劳、聪明肯干的优势,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铸就了“中国制造”这个世界品牌。
随着实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中国已经承接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产品的制造环节,理论上来说,中国的实体企业也应当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相当的利润,可事实并非如此。以人们熟知的苹果系列手机为例,世界级的制造业巨无霸富士康公司承接了全部的硬件生产工作,但仅仅从中获得2%的利润。这个消息释放后在整个电子制造行业引发了轩然大波,而随之而来的骨牌效应让曾经的苹果触屏组件最大供应商——胜华集团迅速宣布破产倒闭。为什么我们生产出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却无法获得一个正常的、能够让企业良性运转的利润率?业界的各路专家大佬纷纷站出来声讨美国苹果公司,似乎我们的制造企业无法得到正常利润的根源就是美国资本家赤裸裸的剥削。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知道,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售价和成本之差,当企业的销售价格已经确定时,生产原料的采购价格直接影响了企业利润。目前中国相当多的企业的生产原料来自海外采购,多年来国内企业的采购人员已经磨练出相当的经验,能够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于是采购订单下给了海外的原料生产厂家,原料被装进集装箱,上船起锚驶往中国。两个月后,原料到港并经过一系列报关程序进入中国企业的原料仓库。然而这时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悲剧:由于汇率波动,市场行情波动等原因,此时的国内市场上的同类原料价格已经下跌20%,如果企业坚持用这批原料生产,将导致巨额亏损,但如果不生产,原料滞留库存同样损失巨大!!这类风险导致企业严重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况绝非个案,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因为上述原因直接倒闭的不胜枚举。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实际上非常脆弱,制造业利润不高其实也与制造业本身抗风险水平低下有直接关系。
笔者就这一现象请教了相关专家,现阶段是否有合适的方案规避此类市场波动引发的利润风险。据了解,在金融市场早就存在一种金融工具能够完全避免实体企业经营中的这部分风险,即“现货中远期交易”中的“套期保值”功能。针对此类采购时由于生产时间和运输时间可能造成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企业可以在专门的现货中远期交易市场对同样的现货产品进行反向操作而实现套期保值。这样即便由于市场价格波动造成实际买卖价格的损失,企业仍然可以在现货中远期市场赚回相应的利润,从而锁定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保证了企业的预期利润,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
同样的原理,现货中远期“套期保值”对于贸易型企业也有着非凡的意义。贸易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规模采购,简单说来就是贸易公司大批量的低价采购某种产品,然后再高价的以小量分销的形式销售出去,从中获取利润。这种批发商的销售模式在当今这个价格瞬息万变的时代,有极高的风险,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往往会使企业经营陷入极大的被动风险之中。如果贸易公司能够善用现货中远期交易市场中的现货套期保值工具,那么这种风险就能够得到相当程度上的控制。当企业买进一批产品的同时,到现货中远期交易市场上对同样产品进行反向操作。未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就完全被现货交易市场的同方向波动抵消,贸易公司相当于锁定了预期利润。
我们常说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以无数产业工人辛勤的汗水建起来令全世界瞩目的制造业航母,决不能因为我们自身风险意识的缺失而没落。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蓬勃发展的各类现货中远期交易市场实际就是未来我国实体经济的防波堤、避风港,虽然这些市场还有待完善和成熟,还需要制度、政策和法规的不断鼓励和规范。但是如同任何一个对中国经济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新生事物一样,这样前景广阔、作用巨大的金融创新市场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一旦创新型现货中远期市场初具规模,将切实起到为我国的实体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用中国自己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武装和保护中国的制造产业,使之在国际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是新的经济形势下制造业升级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