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最新的征税目录,该目录涉及2000亿美元的自华进口产品,关税加征比例为10%。8月1日美方进一步放言,欲将2000亿产品关税加征比例提至25%。在此之前的6月20日,美方业已公布涉及500亿美元产品的征税目录,关税加征比例为25%。并且,美方称还有2000亿美元的清单将可能在将来被实施。8月20-23日,301委员会将会举行听证会,决定是否实行加征关税。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我们似乎正在被逼向悬崖边。如同傲视地球的“三体文明”——特朗普,究竟有没有相应的“黑暗森林”法则予以约束?
一、2000亿美元清单的特点与概览
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意味着美国自中国进口的约38%的产品都将被纳入征税名单。大部分产品门类都将涉及此次的关税名单,情况也确实如此。
在HS编码目录的98大类商品中,这次被排除在2000亿清单之外的只有15类,列示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于短期内难以从他国获得替代的进口品,纺织鞋帽玩具这一中国对美出口的重要产品门类获得了暂时的关税豁免。在免征关税的这15大类里,2017年仅纺织鞋帽玩具,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就高达784.36亿美元,占15大类进口额的93.12%,而其他类别加总仅进口57.95亿美元。
美国追加关税,显然前提是尽量最小化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我们用各种产品的美国自中国的进口量占该产品总进口量之比作为衡量标准,可以发现这种规律十分明显。
细化分析,由于两位HS编码仍不够详细,造成有些渗透率高的品类被归类到涉税大类,有的免征税产品却显示出渗透率较低的特点。所以我们具体到产品,发现基本上都是渗透率较高的产品获得免征。如果美国难以从中国之外的地区获得替代产品,美国就会对此种产品的关税政策倾向于免除。
前一种情况,以67类(已加工羽毛、羽绒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为例,虽然该类产品涉税,但是由于中国产品75%的 渗透率,所以美国只选择了两种产品(67010030,67010060)征税,而670100这一类产品的2017年总进口量仅有2417万美元,仅占67类总进口量的1.06%,可谓是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后一种情况,以第30类药品为例,2017年,美国进口药品总量964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的仅有14.89亿美元,渗透率仅有0.687%。但是药品中的中药材类虽然总量很小,占比不大,却是很难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获得替代产品的。例如3001(已干燥的器官疗法用腺体及其他器官)这一类,中国产品的渗透率就达到40.25%。
由以上分析可知,关税暂时豁免的重要考量因素是控制通胀。由于美国2017年从中国进口总共约5261亿美元,而两次加征关税涉及的商品进口规模已经达到2500亿美元,这意味着除了资本品之外,很多终端消费品也不得不被纳入此次的征税范围之内。关税是否会抬升通胀,进而引动美联储加速加息,是美国方面考量的重要因素。
另外,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服装鞋帽产品,其中相当部分是美国公司的代工产品,美方同样在尽量避免这种对本国企业征税的问题。
对这些因素考量也显示在其他产品项目之中。例如,此次加征关税把大多数电话、手机排除在外。在8517(电话机)这一大类中,美国最终只对只对851762(大型电话交换机)和851769(其他杂项)征税。8517(电话机)这一大类产品,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总量是724亿美元,而加征关税的类别,总共约有240亿美元,约占总量的33%。而占大多数的无线电话等消费者直接使用的苹果手机则被免征关税。
美国此次对中国加征关税涉及产品的总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其中,超过100亿美元进口量的有七大类。
可以看出,最主要的方向还是没有变,最大的加征产品来自电机电器,占34.4%,其次就是机械设备,占25.8%,合计占60%左右,仍是瞄准中国制造2025。
二、关税,进口与美国的通胀
通过测算,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涉税产品的进口价格弹性约为1.4。由此,之前对5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关税,其大约会减少美国方面从中国的进口175亿美元,这一次对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的关税,大约会减少美国方面从中国的进口280亿美元,合计455亿美元。
美国2017年进口总额是29033亿美元,其中,商品进口总额是23608亿美元。500亿美元的产品占商品进口总额的比例是2.12%,在加征25%关税后,平均抬高进口价格0.532%。2000亿美元的产品占商品进口总额的比例是8.47%,在加征10%关税后,平均抬高进口价格0.847%。总计抬高进口价格1.38%。
经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核心PCE、核心CPI与进口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进口价格的提高,将对美国的通胀水平带来输入性上行压力。
一国的通胀水平一部分取决于自身的消费水平,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国外的通胀输入。分析美国的通胀数据发现,在2016年至2017年,进口价格指数与核心PCE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背离。在分析进口价格对通胀影响之前,首先需要厘清进口价格与PCE背离的原因。自从中国入世以来,二者共计发生了三次背离。
第一次是2005年到金融危机前夕,第二次是2009年末到2012年,第三次则是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第一次背离,表现为PCE上涨而进口价格指数回落。第二次和第三次背离则正好相反,即PCE下滑伴随着进口价格指数的上升。
第一次背离时,中国出口处于高速增长期,压低了美国的进口价格指数。相对应,美国经济过热,国内需求高涨,中国较低的出口商品价格并没有抑制美国国内商品需求。美国国内需求在进口价格较低的区间推高了PCE指数。
第二次和第三次背离与第一次的情况正好相反。这两段时间都是中国经济相对较好,需求较为旺盛的时候。中国旺盛的需求,推高了世界范围内商品的价格,也推高了美国的进口价格指数。而此时,美国经济疲弱,复苏不及预期,国内需求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PCE指数疲软和进口价格指数高涨并存的局面。
与当前中美经济形势相比,以上三次背离期可被认为是特殊的时期。在分析进口价格对美国通胀的影响时,我们予以剔除。
最终,我们选取2011-2015年的数据估计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会推升核心PCE同比上涨0.09%。由于我们估计美对华2000亿产品加征10%的关税将会使得进口价格总体抬高1.38%,因此,核心PCE同比将会被推升0.12%-0.2%。在当前美国经济显著过热背景下,这将进一步推升美联储的通胀压力。
7月31日,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寻求提高此前对2000亿美元自中国进口产品的加征关税税率——从10%提高至25%。如果此种情况发生,那么在1.4的进口价格弹性下,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将可能减少700亿美元,加上此前对500亿美元加征所带来的175亿美元进口减少,总计将减少进口量875亿美元。
对通胀水平而言,2000亿美元进口产品占美商品进口总额约8.47%,25%的关税将会平均抬高进口价格2.117%,加上此前的500亿美元产品征税带来的0.532%价格抬高,总计将抬高美进口价格2.649%。最终,将会使美核心PCE指数抬升0.238%。
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即美国最终对高达4500亿美元的进口产品加征25%的关税。在此种情况下,约占美19.1%的进口商品将被提高课税,课税额达到1125亿美元,预计将会减少进口量1575亿美元。同时这将平均抬升进口价格4.775%,会使得核心PCE抬升0.429%。
上述分析是过去经验的线性外推,仅仅是基准情形。事实上,当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互征关税,从500亿到2000亿,甚至到5000亿美元,通胀的压力并非呈线性增长,极有可能出现非线性的指数化变化。届时,失控的通胀趋势可能促使美联储被动加速加息,对美国经济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我们认为,从美方角度考虑,目前正在讨论的2000亿以及已经开征但同时开放豁免申诉的340亿,能否让其实际落地值得商榷。正如艾奥瓦州共和党参议员格莱斯利表示:“如果我们真能实现一种对等状态的话,谁不愿意这样做?问题是,如果他(特朗普)能把谈判的对方逼到悬崖而对方不跳下去的话,那我们或许能拿到一个更好的谈判协议。但如果对方跳下去的话,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虽然特朗普目前似乎筹码满满,肆无忌惮的对华挥舞贸易大棒。但事事皆有二分法,如同“三体文明”,把目标如此明确的暴露于全世界,真的是毫无顾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