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尽管新冠感染率上升阻碍了工厂运营,但中国去年 12 月的通货紧缩有所收窄,而通胀小幅上升或将为央行放宽货币政策留下空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1月12日)表示,12 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 0.7%。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下降 0.1%。
此外,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 1.8%,高于 11 月份的 1.6%,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在连续三个月保持在 0.6% 不变后,小幅回升至 0.7%。
国家统计局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由于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
(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彭博社)
与此同时,国泰君安国际控股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PPI 降幅大于预期,反映出“当月病毒对工业需求造成的损害”。
新冠清零政策转向后导致病例激增,人们更害怕出门之余,经济活动也因此跌落悬崖。
其他经济指标也显示,12月是中国经济活动自早期生产以来最疲软的月份。工厂在12 月的新订单也创下2022 年 4 月上海封城以来的最大降幅。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令人担忧,“输入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不过他补充,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保持物价稳定。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主管庞溟表示,2023年通胀将“保持温和可控,通胀持续快速上升的可能性不高”。
官员们最近表示,2023 年的货币刺激力度将至少与去年持平,政策重点将放在支持内需上。除了降息之外,可能还包括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尽管中国主要城市显示出复苏迹象,但来临的农历新年假期旅游热潮或将引发一波新冠感染高峰,进而拖累经济。
然而,经济学家预计,一旦感染达到顶峰,就会出现更快的反弹。接受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估中值是,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 4.8%,高于 2022 年估计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