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資訊>正文

大航運公司釋出全球貿易放緩信號!從“一箱難求”到空箱堆港!需求疲弱 拉響“產能過剩”警報

文 / 夏洛特 來源:第三方供稿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隨着生活成本危機打擊消費者支出,以及新冠疫情相關的供應鏈中斷有所緩解,全球重要貿易航線的貨運價格已較峰值下跌 85%。

航運數據專家 Xeneta 的數據顯示,本月,將一個標準的 40 英尺鋼制集裝箱從中國東部運往美國西海岸的短期合同運費為 1444 美元,低於去年 3 月 9682 美元的峰值。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港口出現的大範圍延誤和排隊現象也已消失。

德國智庫基爾研究所表示,盡管 2023 年 1 月貨物出貨量月度增長 2.1%,但與 2022 年 1 月的水平相比下降了 5%。下降的背後是商品需求的下滑,其中 90% 的商品通過海運到達零售商。

在美國,商品支出現在比 2021 年 3 月的峰值實際下降了 5.4% ;在英國,銷量在 2021 年 4 月增長了 10% 之後又回到了新冠大流行前的水平以下。由於通脹仍然居高不下且央行利率將進一步上升,預計今年餘下時間需求仍將疲軟。

航運集團馬士基(Maersk)預測,集裝箱需求今年將下降 2.5%。標準普爾采購經理人月度調查顯示,全球新出口訂單在去年下半年和 1 月份均出現收縮。此外,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增長率將從 2022 年的 5.4% 降至 2.4%。

研究公司 Capital Economics 經濟學家 Leah Fahy 表示,雖然中國的重新開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經濟前景,但其他區域需求疲軟將使貿易低迷一段時間。

拉響“產能過剩”警報

經過兩年的豐厚利潤,從 CMA-CGM 到 Hapag-Lloyd 的航運集團已警告投資者注意他們的底線風險。第二大集裝箱航運集團馬士基上周表示,今年的營業利潤將在 20 億美元至 50 億美元之間,較去年的 310 億美元和 2021 年的 200 億美元大幅下降。

由於許多客戶簽有長期合同,事實證明,長期合同的波動性低於短期利率,航運集團可能至少在本季度保留較高利率的好處,然後新協議反映價格下跌。

為了降低運費,各集團也在削減航次。根據數據提供商 eeSea 的數據,2022 年,承運人取消或跳過了 1,639 次東亞與歐洲或北美之間的貨運,比上一年增加了 40%。

盡管如此,運輸量的下降使公司仍面臨着迫在眉睫的產能過剩問題。隨着新冠大流行期間對集裝箱空間的需求飆升,許多承運人將資金投入新船。航運經紀公司 Braemar 分析師 Jonathan Roach 表示,上個月訂購船舶的總貨運量相當於全球活躍船隊的 30%。相比之下,2019 年 1 月這一比例為 13%。

這些船只的交付可能會增加運力過剩,進一步壓低運費。然而,如果確實發生這種情況,航運集團可能會采用在新冠大流行最初衝擊期間使用的相同策略。隨着工廠的關閉,這些團體使數十艘船只停止行動。

咨詢公司 Blue Alpha Capital 的創始人 John McCown 表示,這創造了“有史以來最有利的供需動態”,導致商品需求飆升時利率飆升。他補充,承運人在削減運力方面將比過去更加積極,因為他們已經看到這些費率的彈性。那些依賴集裝箱運輸貨物的人也擔心,從長遠來看,市場力量已經轉移到承運人手中。

更具挑戰性的地緣政治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以及企業與中國脫鉤的壓力增加了更多令人頭疼的問題。

馬士基新任首席執行官 Vincent Clerc 表示:“盡管最近有所改善,但客戶很清楚,航運服務仍將不時受到全球事件的幹擾。我不認為他們中的任何人都在展望未來幾年並說‘我們的問題已經解決’。”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