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News》报道:中国经济停滞不前,敢问路在何方?

2023/10/27 07:10来源:FX168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未能支付2025年到期的5亿美元票据的最新一期利息后,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与日俱增。人们担心中国经济放缓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远远超出其边界,直接或间接包括新兴欧洲和中亚国家。

最近发布的有关中国经济的令人鼓舞的数据未能缓解这些担忧。全球第二大经济体7至9月增长4.9%,低于2023年第二季度6.3%的增长,但高于分析师的预测。这些数据,加上工业产出和零售销售的积极数据,促使一些分析师上调了对2023年全年的预测。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仍然明显,引起了其贸易伙伴和投资资金接受者的担忧。

对于中欧和东南欧国家来说,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它们都不是中国的大型出口国,主要与邻近的欧盟成员国进行贸易。因此,影响主要是由于德国和其他主要欧洲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下降,进而减少了中欧和东南欧制造商对投入的需求。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Beata Javorcik在9月份接受bne IntelliNews采访时将中国经济放缓的间接影响列为影响该地区的因素之一。

“尽管天然气价格回到战前水平,但仍是美国价格的4倍。这意味着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的竞争力将受到削弱。鉴于中国是德国的重要市场,中国经济放缓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一些中欧国家的竞争力正在下降。”Javorcik说。

影响更远的东部

这与中国作为西侧中亚经济体的商品进口国所扮演的更为重要的角色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些国家,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最新的区域经济展望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前景构成显着风险,特别是对中亚和高加索地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疲软正在给投资带来压力。由于投资水平较低,结构性增长可能低于过去十年……中国结构性增长放缓可能反过来导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地区通过全球供应链直接或间接出口的需求减弱。”

此前,随着中国对中亚国家产品的需求复苏,中国也在一些中亚国家的疫情后反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需求的复苏、连接塔旺陶勒盖煤矿与中国的两条新铁路线的开通以及奥尤陶勒盖矿井开始地下生产,蒙古国的出口在 2023 年出现增长。

然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报告补充道,“中国经济放缓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中国作为出口市场的依赖——特别是在蒙古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是前景的主要风险。”

由于制裁切断了俄罗斯与西方市场的联系,俄罗斯也变得更加依赖中国。报告称:“随着西方在俄乌危机后实施制裁,俄罗斯的经济命运也日益与中国交织在一起,俄罗斯已将其出口转向亚洲市场。”

这在能源领域尤为明显,考虑到俄乌危机的政治影响,俄罗斯正在积极将其出口从欧洲转向亚洲。目前,该国通过西伯利亚力量一号管道向中国出口天然气,多年来一直在就建设西伯利亚力量二号管道进行谈判,以进一步增加出口。

经济放缓

多种因素导致对中国的情绪恶化,包括债务问题以及与美国的贸易战。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但随着俄乌危机,北京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在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形势日益令人担忧。评级机构惠誉在9月份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中特别指出了这一点。惠誉评论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下滑给全球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而货币紧缩也日益影响着美国和欧洲的需求前景。”

这最初是针对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的危机。恒大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开发商,在扩张过程中积累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债务,导致其他开发商发生一系列违约,并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量未完工的建筑项目。其创始人许家印曾经身家420亿美元,刚刚完全失去了亿万富翁的地位,但其影响超出了许家印和他的公司。

现在,中国最大的私营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未能支付其美元债券到期的1540万美元利息。该公司未能在9月17日最初付款截止日期后的30天宽限期内付款。碧桂园负债110亿美元,另有60亿美元境内贷款,如果违约,将引发中国最重大的企业债务之一重组。

“房地产行业的下滑一直是中国经济放缓的主要表现,因为该行业在高峰时期占GDP的20%至25%。年度新屋开工量下降了 57%,未来十年,该行业的规模可能仍低于之前的一半,”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CSIS) 高级研究员 Logan Wright 在最近的评论中写道。“中国经济中没有任何其他行业可以取代房地产行业作为增长动力,这解释了为什么过去两年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挑战不仅限于房地产行业,还包括经济增长疲弱、地方政府债务飙升和青年失业率高企。

全球影响

新兴欧洲和中亚只是受影响的地区中的两个。当人口超过14亿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临挑战时,其全球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对于影响程度存在一些争议。对全球灾难的担忧有些夸大,但中国困境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毫无疑问,中国面临着许多结构性和其他挑战:生产率下降、劳动力萎缩、美国和其他国家对技术转让的限制、持续的房地产泡沫修正、年轻工人失业率上升以及领导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R·拉迪(Nicholas R. Lardy)写道:“这似乎将政党控制和国家安全置于经济增长之上。”

“这些挑战意味着中国的增长将不会恢复到1980年至2010 年的惊人速度,当时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但仔细解读当前形势,并不支持这样的观点:中国的增长目前正陷入严重的周期性螺旋式下降,而且这种下降将持续数年。”

尽管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繁荣引擎的地位可能被夸大了,但国内支出的减少导致世界其他地方对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少。除了中亚大宗商品出口国之外,需求下降还影响到澳大利亚和巴西等主要出口国以及某些非洲国家。

中国与新兴欧洲

中欧和东南欧国家不属于这些出口国,但中国作为投资者在该地区的一些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经济危机后出现了一波中国投资热潮,当时中国投资者抢购廉价工业资产,并为该地区的知名投资项目提供资金。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开始放缓,此类项目帮助释放了中国大型工程公司的过剩产能。随后,中国投资者将业务扩展到工业等其他领域。

近年来,中国与该地区几个国家的关系恶化,正如维也纳东方咨询公司研究与分析主管、bne IntelliNews专栏作家马库斯·豪 (Marcus How)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FDI) 有所下降。 2020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未达预期。政治考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CESEE国家与美国的政策重点保持一致或维持大国之间的微妙平衡。

尽管如此,中国仍在某些中欧和东南欧国家继续进行大规模投资,其中包括匈牙利、黑山和塞尔维亚。10月初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上,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国家的领导人与所有五个中亚共和国的领导人一起出席了此次峰会。例如,尽管中国国内存在问题,塞尔维亚还是在峰会期间达成了三项总价值达40亿欧元的重大商业协议,并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这只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的1000亿美元的一部分。然而,已经有迹象表明,北中国不再那么热衷于在世界各地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上大手笔投入,而是将重点转向规模较小、更有针对性的项目。

编辑:He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