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五(4月7日)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將舉行他作為日本央行行長的最後一次新聞發布會,結束10年的非常規政策,其中包括“火箭筒”刺激,以及用大量資金和彼得潘(Peter Pan)比喻來改變公眾看法。
黑田東彥是時任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欽點的帶領日本擺脫通貨緊縮的央行行長,他的第二個五年任期將於周六結束,並將接力棒交給繼任者植田和男(Kazuo Ueda)。
據日本央行透露,現年78歲的安倍將於香港時間周五14:30舉行新聞發布會。
休克療法是黑田東彥貨幣實驗的關鍵特征之一。根據該貨幣實驗,日本央行在2013年部署了一項龐大的資產購買計劃,部分原因是為了讓公眾相信,在經曆了數十年的通縮後,物價最終將開始上漲。
黑田東彥並不是第一個試圖通過放松貨幣政策來影響公眾看法的日本央行行長。2003年至2008年擔任日本央行行長的福井俊彥(Toshihiko Fukui)頻繁擴大量化寬松政策,以“顯示日本央行戰勝通縮的決心”,並“對公眾預期施加更大影響”。
但黑田東彥更進一步,將政策與2%的通脹目標綁定,並為實現這一目標設定了兩年的時間表。這一目標一直難以實現,直到最近,烏克蘭衝突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將通脹率推高至遠高於2%的水平。
簡單的溝通也是黑田東彥政策的一個關鍵特征。2015年,他在解釋為了推高通脹時提到了彼得·潘(Peter Pan)童話,日本央行需要通過大規模刺激讓公眾相信其貨幣魔力。
“我相信你們很多人都熟悉彼得·潘的故事,里面說,‘當你懷疑自己是否能飛起來的時候,你就已經不會飛了’,”他當時說,“大家要相信物價會上升,是的,我們需要的是積極的態度和信念。”
在當年的另一次演講中,黑田東彥描述了如何像一艘試圖遠離地球引力的宇宙飛船一樣,需要“巨大的速度”來結束日本的通縮平衡。
當彼得·潘和宇宙飛船的暗示失敗後,日本央行在2016年轉向了防禦性的長期策略,引入了收益率曲線控制(YCC)。當時的希望是,通過將長期利率限制在零附近,耐心地讓經濟再膨脹,通脹最終會回升。
轉向YCC的另一個目的是防止超長債券收益率跌得太多,這反映出人們越來越擔心,長期低利率可能會損害金融機構的利潤,使它們不願擴大放貸。
前日本央行董事會成員Takahide Kiuchi說:“2016年,日本央行對利率的想法發生了巨大變化。它放棄了借貸成本越低越好的想法。”
在日本央行繼續努力支撐通脹和工資的同時,其他主要央行在努力遏制通脹飆升,也發現自己的信譽岌岌可危。
如果日本通脹持續觸及2%,即將上任的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將面臨新的溝通挑戰,如何引導其前任的激進刺激政策平穩退出。
“在黑田東彥的時代,日本央行推出了一系列非常規措施,”Kiuchi說,“日本央行未能改變公眾預期,引發了很多關於非常規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