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近期,中國央行向金融體系注入創紀錄資金,但貨幣市場的信號暗示,仍需要更多支持措施。
最近幾天,中國政府向金融體系注入了創紀錄數量的短期資金,以提振貸款,結果引發了中國觀察人士今年熟悉的重複——遠遠不夠,需要更多。
貨幣市場的信號顯示,交易員預計,盡管有資金注入,今年剩餘時間內借款成本仍將居高不下。一項衡量市場上銀行融資成本的一年期指標已飆升至中國央行(pboc)貸款水平之上,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不尋常現象,表明該體系流動性匱乏。
對政府債務激增的預期(這一點已經得到證實)和季節性稅收的支付已經耗盡銀行手中的大量現金,促使中國央行加大支持力度,以確保借貸成本不會達到脆弱的經濟無法承受的水平。
彭博社的計算顯示,央行在過去三天內淨增加創紀錄的1.96萬億元(2680億美元)短期現金,而在10月中旬的一次操作後,未償還的一年期政策貸款有望達到曆史最高的5.7萬億元。
但渣打銀行的中國宏觀策略主管Becky Liu等人預計,中國央行將提供更多支持。她預計,中國將在年底前通過多種工具提供支持,包括可能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通過中期借貸工具繼續注入現金。
中國央行也“極有可能”擴大包括再貸款和再貼現在內的結構性工具,因為這些工具將在銀行淨息差嚴重壓縮之際,為銀行提供成本更低的定期融資。
本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加大了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支持力度,發行了額外的主權債務,提高了預算赤字比率,甚至史無前例地訪問了中國人民銀行。該計劃包括在第四季度發行價值1萬億元(1370億美元)的額外主權債券,以支持救災和建設。
與此同時,貨幣市場交易員仍不確定中國央行是否計劃將於11月和12月到期的逾1.5萬億元政策性貸款展期。衍生品顯示出對未來借貸成本上升的預期,一年期利率掉期觸及5月以來最高水平。
信達證券分析師Li Yishuang表示,銀行面臨着保持資金穩定的壓力,今年剩餘時間內,它們的流動性狀況可能不會改善。他說,債券供應的激增和此前降息後存款的減少,可能會讓銀行今後更加依賴央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