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幅低於市場預期,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改善可能只是短暫現象。隨着美國政府對進口商品實施激進關稅政策,未來幾個月大部分商品的價格預計將面臨上漲壓力。
周三(3月12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CPI環比上漲0.2%,較1月0.5%的漲幅明顯放緩。同比上漲2.8%,低於1月的3.0%。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期CPI環比增長0.3%,同比上漲2.9%。
這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上任以來公布的首份完整通脹報告,盡管數據有所回落,但仍高於美聯儲設定的2%通脹目標。
市場觀點:
布萊恩·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安納財富管理公司(Annex Wealth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
“我們還沒脫離困境,甚至還沒進入困境。這份報告將成為基準,以衡量關稅對消費價格的影響。CPI數據向好可能對企業利潤率構成不利影響。關稅最終需要有人買單,關鍵問題在於企業是否有足夠的定價權,將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
彼得·卡迪洛(Peter Cardillo),斯巴達資本證券(Spartan Capital Securities)首席市場經濟學家
“通脹數據的下降是一個好消息,但考慮到關稅的實施,我們仍無法確定通脹的真正走向。不過,從環比和同比數據來看,目前趨勢是朝着正確方向發展的。”
“這是否會影響美聯儲的政策決策?我認為不會。在下周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他們可能會討論這一數據,並表示對通脹趨勢感到放心,但仍會關注關稅影響的不確定性。”
“經曆了長時間的大幅回調後,市場可能會迎來一輪反彈。今天的通脹數據可能讓投資者暫時放下對關稅的擔憂。”
珍妮特·加雷蒂(Jeanette Garretty),羅伯遜·史蒂芬斯(Robertson Stephens)首席經濟學家
“這份數據可能會暫時緩解市場對‘滯脹(Stagflation)’的擔憂。市場上周的主要擔憂是經濟增長放緩,隨後滯脹的討論開始升溫。但我可以明確表示,美國實際上從未真正經曆過滯脹,它更像是‘雪怪(Abominable Snowman)’——經常被討論,但從未真正出現。當經濟增長放緩時,我們通常會看到物價壓力有所緩解,而目前經濟確實正在降溫。”
“我不認為美聯儲在下次會議上需要采取任何行動,但這將為其制定2025年剩餘時間的政策提供更清晰的指導。我預計他們會釋放信號,表明未來仍有可能實施1-2次降息,正如他們此前的預測所示。”
解讀:
CPI數據低於預期,但未來通脹風險仍存: 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2%,低於市場預期的0.3%。但考慮到特朗普政府實施的高關稅政策,未來幾個月進口商品價格可能上行,推動通脹回升。
美聯儲短期內不太可能調整政策: 盡管通脹放緩,但美聯儲更關注長期趨勢,預計在下周FOMC會議上將維持**4.25%-4.50%**的基準利率不變。
市場短期情緒改善,股市或迎來反彈: 股指期貨上漲1.2%,投資者可能因通脹數據向好而短暫緩解對關稅的擔憂,但整體市場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滯脹風險被市場誇大: 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雖然經濟增長放緩,但目前並未出現高通脹 低增長的滯脹環境,市場對此的擔憂可能被放大。
綜合來看,盡管通脹數據短期回落,但未來幾個月的價格走勢仍取決於關稅政策的持續影響,市場波動性預計仍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