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的是FX168财经网,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及信息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当地法律法规。× 关闭

FX168财经网>区块链>正文

金色相对论|风口之上 公链与DApp谁先起飞?(上)

文 / Zoe Lee来源:FX168财经网

广告
广告

“金色相对论”第十九期诚邀百余位嘉宾聚焦“风口之上,公链与DApp谁先起飞?”嘉宾们就公链落地难点、未来公链发展形态、DApp用户留存、DApp项目价值、如何吸引项目上链、建立生态等问题,展开精彩了的讨论。

金色相对论,干货来对阵!

本期主要嘉宾:

钟文斌:Qtum中国CTO

张湧:根源链联合创始人,产品合伙人

冉小波: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徐小龙(Stephen Xu):DREP联合创始人

丁伟:LinkEye联合创始人&CTO

子赢:BeeDApp Community创始人

(排名不分先后)

要点提示:

l 公链开发难点除了技术门槛,还涉及应用落地、生态建设、人才结构、资金保障等问题。

l 开源让code is law成为可能,公链生态的开源社区有更强的经济激励机制,是区块链发展的源动力。

l DApp用户留存关键看产品本身,此外还须考虑技术、Token机制、目标用户等因素。

l 现阶段诸多DApp或可能是伪需求,去中心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金色财经:2018年公链数量激增,但2017年以来主网上线的公链数量已经很有限,更不要谈大规模落地了。以各位看来,公链落地难在哪?主网上线后,这些公链真的能够解决所在领域的痛点吗?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首先,我们得承认公有链的开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特别是要创造一条好的公链,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公链的研发还涉及到经济上的问题以及治理上的问题。

从技术上来说,公有链底层技术包含了共识机制、密码算法、P2P网络、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账户或者UTXO模型等。虽然这些在独立存在的时候对于开发者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且很多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技术。

所以很多开发者认为把这些都能够摸清楚就能够开发一条公链了。其实不然,当我们把这些所有得技术都融入到一起要做一条公有链的时候,其中就有很多的问题会暴漏出来,虽然我们技术团队研究了多年的区块链技术,但这一路走来踩了很多的坑,现在也做得只完成了很小的一部分。

研发一个普通的程序,需要考虑的问题和逻辑都是相对独立的,而区块链则需要全网协调,这使得在实现任何一个功能的情况下都要考虑分布式的网络中数据和分布式参与的问题。例如:密码算法,现在大多数公链会选择现成的密码算法或者加一些特殊的处理来改进密码算法,让网络更加安全;共识机制,共识机制是公链运转的发动机,怎样能够去平衡去安全、效率、一致性的问题,都是需要值得探索的。另外,P2P网络协议和分布式存储在技术上能否让传输效率更高?有向无环图如何进行数据验证能够更加的安全?账户或者UTXO能否兼容并存?智能合约能否像计算机编程一样可以兼容多语言环境的编译?光在技术上来说已经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解决公有链商用,支持大规模的应用。当然,如果是直接Fork一下,分叉一些成熟的链来做一些应用还是相对容易很多的。

Qtum中国CTO 钟文斌:

其实个人并不认为公链项目难在技术,除了热衷于重复造轮子的项目,实际上很多公链项目在技术上都具备上线主网的能力,但公链项目成功与否的瓶颈不在于开发,而在于生态建设。目前大多数公链都同质化严重,如果没有新的应用场景,想只通过改改共识算法,做做分片扩容等,是很难和已有的公链竞争,并建立新生态的。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从经济问题上来说,在一个去中心的网络环境中,不可篡改的链式数据结构。这就使得经济模型一旦设定很难被更改,社区达成共识之后,一旦要对激励模型和交易费用等进行调节,这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有的社区成员思考问题都会站在利益角度出发,在生产关系模型中很容易产生矛盾。如果有很多人的意见不能够达成共识,又要推动这条区块链向前发展的时候就变得困难,甚至造成社区分裂。公有链上承载了多方利益,而且有时候很难平衡,这其中除了经济模型设计会影响生产关系矛盾,还充满了博弈。除此之外,公有链上有了生产关系模型,如何能让社区更好的运转,这就像社会治理一样。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公链难做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公链现在的状态可以类比早期的互联网电商。而且说起来现在公链之于区块链的环境,实际币互联网早期的电商要好很多。

LinkEye联合创始人&CTO丁伟:

公链更像是早期pc上的操作系统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商城。不单要提供稳定高效的基础设置,还要对链上的应用进行治理。就目前来说window系统有1.2w的研发人员,我想这是任何公链很难达到的规模。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对,而且公链对于区块链是一种基础设施,本来距离实际使用至少还隔着一层应用,也就是DApp,它这些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面向DApp的支持问题,而不是实际使用问题。

从“落地难”这个问题来看,除了一些基础的技术,譬如共识算法、存储容量、TPS、安全性等以外,制约公链落地的问题显然更偏向应用落地,或者说有什么可以广泛使用的应用,以及该应用的普及程度。但很遗憾,这方面目前并不太理想。而基础技术又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短期内又难以变现。很多项目都描绘宏大的愿景,但对如何落地和落地后的商业模式避而不谈,又或者照搬比特币、以太坊,甚至fork(这个确实不难),这种形式做的“公链”,结局很可能像千团大战只剩美团,只有少数真正试图解决基础技术或者某些特定基础需求的公链最终存活,比如EOS,IPFS。

DREP联合创始人 徐小龙:

首先公链开发到底难不难这个事情,如果是分叉已有的项目,或者基于某个项目做二次开发比较容易。如果是要从零开发,并且做出一些技术突破,这个比较难。首先,人才稀缺,区块链本身是多门技术的集合,所以在开发人才的要求上也更高、更全面。从我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行业内的技术人员只懂得上层的应用方法,比如智能合约的开发、私链的搭建等等,对底层技术一知半解,更别说密码学,P2P网络等等。所以整个行业的开发人才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到达一定的规模。其次,资金保障,有钱不一定行,但是没钱一定不行,尤其是研发。很多项目募资之后,没有很好的财务规划,在宣传、市值、交易所等等诸多环节消耗太多,反倒是最重要的研发经费得不到保障。再次,技术门槛,现在很多公链提出的想法都很超前,有些甚至是短期内都不可能实现的,客观的技术难度也造成了公链难的局面。

LinkEye联合创始人&CTO丁伟:

同意。今年这次深不见底的超级熊市,可谓雪上加霜。这次熊市对公链影响最大的是资产贬值、资金短缺。由于不少团队金融操作经验较少,未能及时将募集而来的ETH或BTC兑换为现金,私募到的资金都缩水严重。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性和复杂性,公链从开始开发到测试网上线、主网上线、主网迭代、大规模应用落地通常需要2-3年时间,资金的短缺使得这部分新兴公链被迫开源节流,同时公链开发与推广进展缓慢。

BeeDApp Community创始人 子赢:

从外部环境来看,ICO二级市场的冲击,也对公链团队自身的规划方向非常考验。DApp开发方这块,其实更看重的是公链的具体落地情况。只有足够吸引优质开发方入场的门槛环境,才能进一步考虑存量与增量用户,推动公链生态真正走向繁荣。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至于治理上的问题,区块链从BTC起源至今,当然BTC面向的是一个应用,所以不需要太多能够认为参与的因素,它只有一个简单的BIP治理模型。那么在公有链发展需求越来越大的时候,以ETH为例,它面向的是一个庞大的生态,这就不得不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以及一个更好的治理方式。有时候我们也会怀疑,在区块链的发展中,去中心的网络形态下是否需要一个治理结构,例如投票、仲裁、执行、角色管理等。甚至整个公有链的设计需要达成共识升级迭代,适应发展,这些都需要复杂的逻辑架构。

Qtum中国CTO 钟文斌:

确实,任何领域的技术突破都是艰难的。回过头看看公链解决的问题本质上是trustless网络中的信任问题,而且目前看来都是价值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信任问题,这里的价值可以是Token,也可以是有价值的数据。比特币最为直接,点到点的电子现金系统,实现价值传输;以太坊和其他很多早期的公链也能实现类似功能,为什么不如比特币成功?因为当时大多数公链都高度同质化,比特币有先发优势,大量的价值已经转移到链上,网络也足够去中心化,在上面已经有一定的生态,其他同质化的公链很难与其竞争。而以太坊的最成功的应用其实是爱西欧。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其实谈不上强大,绝大部分大家常用的应用不可能在以太坊上实现。然而智能合约用于管理价值流转是绰绰有余的,最成功的例子就是爱西欧,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价值分配和流转方式;至于cryptokitties,fomo3d等应用,本质上都涉及到无信任环境下的价值转移。如果比特币从一开始就支持智能合约,我想以太坊不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许ETH的TPS比BTC高,但ETH的成功和TPS并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在于其它高深的技术,而在于提供了一种比BTC更加灵活的去中心化价值转移方式。


金色财经:公链生态可以类比最好的技术开源社区,未来公链的发展形态对比开源社区成熟组织化的模式有哪些不同?

根源链联合创始人,产品合伙人 张湧:

没什么疑问,不开源的不是底层公链,公链必须是开源社区形式。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公链生态的开源社区是区块链发展的源动力,追求的是价值观的认同和对未来价值的共识,开源社区的开源精神讲究的是奉献,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之处的,但是公链的开源社区形式上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都是开源社区但是服务的主体完全不同,公链的开源世界是为社区服务和为自己服务,成熟的一些开源社区是为社区服务和为某个主体服务。区块链的开源社区是在为自己做事情,这也是公链最大的魅力所在,这更像一种新的组织型态,在这个形态中有多种方式来激励开源社区,以此推动项目的发展。

公链的开源社区: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情,在做一个小团体内的事情;成熟化的开源社区:大部分在围绕一个事情做。

根源链联合创始人,产品合伙人 张湧:

基于激励做关于一个小目标的事情。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是的,公链本身可以协调开源社区的生产关系,开源社区就是公链的发动机。就像这些多开发者都是有了价值的认同,想要共同参与,并且热爱区块链,他们都持有Token,开源社区是在为自己服务,为自己工作。

DREP联合创始人 徐小龙:

区块链技术本身来源于开源社区,也因为开源才让code is law成为可能。在公链的发展过程当中,社区的共识非常重要,这里的社区不是指现在币圈所谈论的社区,我指的是开发者社区,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比特币也好还是以太坊也好,只有得到开发者的共识,才能走得长远,拥有活力。

Qtum中国CTO 钟文斌:

最大的不同在于比普通开源社区更强的经济激励机制,比特币可以说是开创了开源项目的”盈利模式“,也正是因为有利可图,才能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个人还是比较推崇一种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小龙说的code is law。铁打的项目流水的码农,这种状态是最好的。但目前来看,大多数公链项目的发展还是偏中心化,BTC项目由于中本聪的消失,个人认为是最接近去中心化开源社区的,但无论矿工还是开发团队,实际都呈现了一些中心化的趋势。

LinkEye联合创始人&CTO丁伟:

公链的开源社区,可以通过Token激励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这是比传统的开源社区更有优势的地方。

NULS CEO Liesa:

社区才是区块链的核心中的核心。


金色财经:如何以区块链“底层公链”的标签为基础促进全球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像ios、安卓、lunix、windows这样的国际开源产品模式吗?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底层公链”是一个标签,很多人对此是非常热爱的,也来自于对项目的价值共识,有了价值共识才会有社区基础。当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吸引技术爱好者的眼光,但是标签并不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内容,内在价值才是。

区块链的开源社区模式逐渐将会得到更多技术爱好者的追捧,但是区块链的开源社区形态很多都在探索发展阶段,和Linux、Windows、Android这种开源社区的规模都还相差很远,我认为在未来区块链的这种开源社区形式逐渐会走进这些相对成熟的开源社区。开源社区和产品不同的一点在于人,所以这些开源社区会逐渐改变一些模式,想要被取代是非常困难的,开源社区最核心的资源是人才,人才都是对未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是敏感的。就像大家做DApp都是在把区块链应用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DREP联合创始人 徐小龙:

我相信只要”底层公链“的技术在创新,区块链行业会自然而然的获得收益,只有底层的技术提升了,才能有上层的应用不因为底子差而失败,这是个前提。顺便说一句,IOS跟Windows都不是开源的,Android和Linux是开源的,两者并存,同样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也一定是并存的,从目前来看,我觉的区块链还是互联网的一个子集。


金色财经:DApp通过Token激励方式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用户而受到业内关注,为什么后期会发生大量的用户流失?

DREP联合创始人 徐小龙:

无论是不是DApp,回归到做产品的本质,从零到一去获取新用户都是很难的,相比与互联网领域里的买流量,Token激励更加直接,因为用户可以直接获利,理论上效果也会更好。1. 基数问题。现在区块链行业最缺的就是用户和流量,DApp覆盖的”大量“跟互联网比的话只能叫九牛一毛,即使是同样的流失率,会发现DApp留下的好少。2. 产品问题。不管是以什么样的经济激励方式,用户留存最终还是要落到产品本身好不好。现在的DApp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是粗制滥造,再加上很多做DApp的初始动机也不纯粹,没有长远的规划。3. 投机心理。Dapp的Token激励也好,或者是Airdrop也好,吸引而来的很多就是来投机的羊毛党,他们不关注DApp本身,只要Token到账了他们就会撤,现在连帮别人做Airdrop都变成了一个生意。

根源链联合创始人,产品合伙人 张湧:

先表个态,早期快速流失是因为投机,中后期流失是因为产品

现阶段的流失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种假DApp上。事实上现在大量DApp是”假DApp”:App+Token。这种情况下用户流失最根本的原因是早期流入的用户并非APP自身的目标用户——假定这个App是有正常商业模式的App。真实的分布式运行的DAPP的流失原因很多,首先是DApp自身的用户粘性,其次是技术问题和Token机制问题,最后同样也有非目标用户问题。

BeeDApp Community创始人 子赢:

区块链的天然属性,重构了基于此之上应用的价值分配关系。用户即持股者的玩法其实早就存在,但在去中心化的领域里,信任问题相对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而之所以出现大多数DApp短期一波暴热,后期用户大量流失的现象,归根结底还在于Token激励方式的设计,这不是随便发个代币通证就打发完事的。一个真正优质的DApp项目,不管承载着何种内容,其底层的经济系统都应该是良性循环。对于DApp项目开发者而言,无论面对的是投机或投资者还是内容消费者,如何合理的设计跑得通的Token流转机制才是关键。在匹配用户盈利预期的基础上,结合内容价值,增加生态黏性,才是决定DApp是否长久稳定的根本。

NULS联合发起人&社区负责人 冉小波:

DApp的发展和公链也密不可分,DApp的使用用户体验差,处理比较慢,这大部分原因应该还是底层公链不够成熟。现在用得最多的DApp应该是钱包吧。

LinkEye联合创始人&CTO丁伟:

流失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产品的粘性不足,早前通过Token刺激,吸引大量的“羊毛党”。这批“羊毛党”根本不算用户,所以从统计上来说,用户的流失是必然的。

Qtum中国CTO 钟文斌: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DApp都是伪需求,Token激励方式也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根本没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支撑,价格和价值严重不匹配。这里所谓的”用户“,大多应该是投机者,而真正使用Token的用户,在大多数项目中是不存在的。所以个人认为这不叫流失,因为很多只是空想出来的场景,而这些场景中从来就没有用户。去中心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现在行业有点本末倒置了

更多精彩讨论内容详见《金色相对论|风口之上,公链与DApp谁先起飞?(下)》

来源:金色财经

分享

相关文章

48小时/周排行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