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7日,世界衛生日,中國以“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為主題,強調了衛生習慣對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良好的衛生習慣:
1、勤洗手:這是預防疾病傳播的基本措施。在接觸公共物品、上廁所、準備食物前後,以及咳嗽、打噴嚏後,都應該用肥皂和流動水徹底洗手。
2、保持身體清潔:定期洗澡,更換幹淨的內衣和衣物,避免長時間穿着同一套衣物。這有助於減少皮膚上的細菌和汙垢,預防皮膚病和其他感染。
3、口腔衛生:每天至少刷牙兩次,使用牙線和漱口水來清潔口腔。定期到牙醫處進行口腔檢查和清潔,以預防蛀牙和牙周病。
4、飲食衛生: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避免過期或變質食品。在準備和食用食物前,確保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遵循“生熟分開”的原則,避免交叉汙染。
5、定期鍛煉: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疾病。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6、充足睡眠:保證每晚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有助於身體恢複和免疫力提升。成年人一般需要每晚7至9小時的睡眠。
7、保持環境整潔:定期打掃居住和工作場所,清理灰塵和垃圾。保持室內通風,減少細菌和病毒的滋生。
8、避免共用個人物品:如毛巾、牙刷、餐具等,以減少疾病傳播的風險。
良好的飲食習慣:
1、多樣化飲食:確保飲食中包含多種不同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質來源(如肉類、魚類、豆類和堅果)以及健康的脂肪(如橄欖油和魚油)。這樣可以確保身體獲得所需的各種營養素。
2、控制食量:適量控制飲食是保持健康的關鍵。避免暴飲暴食,盡量遵循“三餐有規律,少食多餐”的原則。使用小盤子盛飯,慢慢咀嚼食物,有助於更好地控制食量。
3、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對身體健康有很多好處。建議每天攝入多樣化的蔬菜和水果,以滿足身體對營養素的需求。
4、選擇健康蛋白質:優質蛋白質對於維持肌肉、骨骼和免疫系統健康至關重要。選擇瘦肉、禽類、魚類、豆類、低脂奶制品和堅果等健康蛋白質來源。
5、減少鹽和糖攝入:過多的鹽和糖攝入可能導致高血壓、心髒病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盡量減少加工食品和高糖飲料的攝入,使用香料和香草替代部分鹽和糖來調味。
6、定時定量:盡量保持每天吃飯的時間和量相對固定,避免長時間饑餓或暴飲暴食。這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血糖水平和消化系統的健康。
7、飲食與活動平衡:飲食習慣應與日常活動量相匹配。如果你進行大量的體力活動,可能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素來支持身體的需求。
8、保持水分平衡:每天喝足夠的水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水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和排毒。
這些對於個人健康至關重要,它們不僅有助於預防疾病,還能提升生活質量。
摒棄不良生活習慣,擁抱健康人生
滾燙食物是食道癌的溫床,當食物溫度過高時,它會灼傷食管黏膜,長期下來,這種傷害可能誘發癌變。研究顯示,那些常飲熱奶茶或熱衷功夫茶的地區,食管癌、賁門癌、口腔癌的發病率明顯偏高。
久坐不動則是結腸癌的隱形殺手。別以為久坐只傷頸椎、脊椎,它還可能悄悄侵襲你的腸道。醫學家發現,胃癌患者多因飲食過量且缺乏運動;而長時間坐着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比經常運動的人高出40%至50%。
吸煙無疑是肺癌的頭號元凶。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吸煙是導致多種癌症的首要因素。長期大量吸煙會極大增加患肺癌的風險,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也面臨更高的肺癌幾率。
酗酒則是肝癌的催化劑。酒精進入體內,需依賴肝髒進行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若長期積累,將對肝細胞造成嚴重損傷,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吃剩飯也是胃癌的隱患。隔夜菜和黴變食物中的亞硝酸鹽,會在體內逐漸積累,長期下來可能誘發消化道癌症。
憋大便的習慣則是大腸癌的助推器。糞便中的有害物質在腸道內長時間滯留,會被重複吸收,刺激腸黏膜,增加患癌風險。
現代女性面臨的熬夜、壓力大等問題,也可能成為乳腺癌的誘因。長期熬夜會擾亂女性內分泌,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
因此,我們強烈建議:遠離這些不良生活習慣,讓身體遠離疾病的威脅,享受真正的健康人生。特別是女性,從20歲起就應定期進行乳房自查,40歲後更需加強乳腺檢查,守護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