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从效率到公平、效率的转变 市场定位有微妙变化
繁简切换

FX168财经网>合作>正文

券商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从效率到公平、效率的转变 市场定位有微妙变化

文 / 第三方供稿 来源:第三方供稿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根据公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对于二十届三中全会内容,券商纷纷做出解读: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指出虽然会期有所推迟,但今天公布的三中全会公报的发布时间(16点30分)比往届都要早,比如比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公报的发出早了一个多小时,可见中央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定力。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研报中指出,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相比的主要变化:延续与升华。1、总目标延续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调,增加了“继续”二字,同时更加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间设计上,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具体任务期限为五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十年。3、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均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但增加了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4、突出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教育人才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体现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5、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及举措相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更加细致,既抓长远,又抓当前。

海通证券荀玉根、侯欢指出有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八大亮点1: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及完成时间表。2:凸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3:提出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4:提出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5: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的重要性。我们认为,财税改革或聚焦央、地再平衡,其中,消费税改革、央地事权划分等或是重点方向。6: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对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我们预计土地要素或向优势地区倾斜。7: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的理解是为了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会议强调的“制度型开放”、“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共建一带一路”或是接下来改革的重点方向。8: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大任务。

民生证券宏观团队表示可以从本次会议的公告一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重要信号:

一是海外形势更复杂。相对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国内的“全面小康”、“中国梦”,本次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国际国内形势描述为“严峻复杂”,改革立意中对海外因素的考量明显更多,这也是在系统部署上提高“安全”顺位,进而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引领全球治理,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出发点。

二是目标导向更明确。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到7年后的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而本次二十届则要求到5年后的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奠定了本轮改革“时间紧,目标重”的基调。

三是市场:从效率到公平、效率的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沿用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效率优先、把蛋糕做大的思路。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市场的定位又有了微妙的变化——市场功能的定位变成了“ 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相比去掉了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更加突出要“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从“决定性作用“到”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之间差了什么?让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捷径。而通过制度性的管理,让更多的人受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重要的使命,在此基础上尽量避免对市场机制的扭曲,激发各方活力。从逻辑上来看,目前是先要有更为成熟的制度管理、从而才能使市场更公平化、最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四是科技与安全“含量”更高。在系统部署上,本次公报与十八届三中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入了“新质生产力”与“全面创新体制”。在面临当下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无疑是发展的首要,而这又需要“教育-科研-人才”体系,以及国家安全、产业安全的支撑。

五是宏观政策的系统化转变。从之前更多强调财税体制,到现在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这说明往后将更加注重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以及财政、货币、金融的统筹。譬如央地之间的财税体制改革,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仅涉及到央地财权和事权的划分,还要与央地之间债务的分配、地方隐性债务的处理相结合,可以说财税体制不单单是财政的改革、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未来可能会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传统产业是“基本盘”,不能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要加快升级改造。发展传统产业应与“设备更新改造”“绿色减碳”等政策结合来看,整体思路是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通过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不仅能带来技改投资增长,更有利于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新兴产业是“中坚力量”,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发展方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推进应用场景建设,打通政策堵点,拓展发展空间。例如,低空空域放开并完成立法,使得产业发展有法可依。

未来产业是“关键变量”,要注重前瞻部署和梯次培育,加快打造标志性产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等),未来信息(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未来材料(先进半导体、超导材料等),未来能源(核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未来空间(空天、深海、深地等)和未来健康(合成生物、基因技术等)六大方向产业发展。

2、强化“因地制宜”的导向,避免同质化竞争。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可以鼓励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但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各异,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就要鼓励其稳住传统产业的大盘,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例如现代化农业、生态旅游等等。相应地,对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也有必要“因地制宜”地调整。

3、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会进一步提速。另一方面,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基础制度等会加速完善。包括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存储等软硬件通用标准等;完善数据产权登记制度等。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资讯,下载FX168财经APP

相关文章

48小时/周排行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