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大逆轉!外資拚了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驚天大逆轉!外資拚了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時隔多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迎來難得大漲多個板塊強勢拉升刺激市場情緒不斷螺旋上升。

漲得讓人頭暈目眩。

截至收盤,滬指收漲2.06%,創業板指大漲3.51%,科創50指數暴漲4.70%,全市超過5000只個股上漲,110多只個股漲幅超過10%,僅有254只下跌,市場成交罕見放量,賺錢效應幾乎被拉滿。

據說很多人都對今天的A股突然大漲感到有點莫名其妙,但其實除了個別事件刺激外,反彈行情的基礎這幾日就已經悄然打下了。

問題重點在於,今天的A股大漲,是黎明的開始,還是調整的中繼?以及對於一些板塊,比如券商,是否等到了“困境反轉”?

01 三大重磅原因

今天A股行情有幾個讓人感到驚喜的表現。

一是,出現了巨額交易增量。今天不僅大盤資金淨流入了超237億元,兩市總成交額也來到了9033億元,比上個交易日一下子激增了3038億元,幅度超過1/3。

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增幅,顯著說明市場資金在重新變得活躍,投資者交易情緒在明顯提升。這是一個市場重新煥發生機最有力的說明。

不僅於此,今天北向資金也出現了“驚天大逆轉”,當日淨流入195.8億元,為4月26日以來新高,一改近兩月來頻頻小幅流出的局面。如此級別的流入規模,在北上資金史上也較為罕見,僅有在A股行情確定出現大利好或拐點時才會出現。

不確定這個增量能維持多久,但疊加近幾日持續的資金陸續流入,有了這麼多增量,可以為後續的股市走穩或者走強貢獻不小的助力基礎。

二是,風格切換。本周以來,A股就開始出現以高息股回調,成長股回暖的風格切換行情。今天高股息資產抱團進一步瓦解,在全市場顯著大漲的背景下,國有六大行竟然均跌超1%,電信、電力等大權重的高息股也在逆市下跌。

同時,今天的高位股尾盤繼續退潮,錦江在線觸及跌停,上演天地板,大眾公用逼近跌停,國中水務、金龍汽車、大眾交通等多只人氣股出現明顯退潮。

高息股回調和高位股的大跌,顯著意味了市場風格的切換。

今年來,高息股作為資金規避市場風險和押注業績增長獲得分紅的核心領域,吸引了海量的資金,同時導致高息股積累的漲幅已然很多,三桶油、幾大行、煤炭資源等很多行業的周期龍頭年內漲幅超過50%甚至翻倍不在少數。

但這也導致了A股其他領域的嚴重“失血”,進而導致大量原本業績表現還不至於太差的行業板塊個股出現“腰斬式”持續大跌。

近日,投資圈內流傳一個很火的觀點,大概是說上述提到的那些大權重股漲幅貢獻巨大導致A股指數失真,“如果A股滬指剔除這些大權重股,其他五千多只股票對應的滬指可能已經不足2000點”

這個說法真切反映了當前A股市場“高息股過強,中小股過弱”的分化結構問題,盡管這個結構很大程度是由市場資金自行選擇形成的,但因為這個結構形成的“馬太效應”也確實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大量小市值或有潛力的成長股過度失血,會讓A股整體的信心持續喪失,不利於對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的初衷。

如今,這個顯得極端的兩極分化行情隨着高息股退潮而得到緩解。近幾日,中小盤指數表現開始明顯強勢於大盤指數。

這里並不說高息股會從此瓦解,但確實會有階段調整和部分資金流出,這些資金會轉為流入中小盤,刺激市場交易情緒回暖。

第三,監管部門換人。近日,國務院決定,任命李明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免去方星海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職務。

往期每次證監部門的重要人員更替,都會給市場帶來非常的巨大關注,市場也基本都會出現階段性的大漲行情。

今年2月23日,在中國證監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時任證監會首席檢查官、稽查局局長李明表示,證監會將多措並舉,進一步加大對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以及大股東違規占用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證監會將持續投入更大人力、物力,通過年報審閱、公司曆史數據對比、行業數據對比、重大輿情監測、投訴舉報處置等多元化渠道識別造假線索,並通過現場檢查核實驗證,進一步提升線索發現能力。同時緊盯上市公司濫用會計政策調節利潤等惡劣行為,不讓造假者“瞞天過海”“蒙混過關”。

以此,很多投資者都對其寄予了“嚴守上市公司質量關”的深切期望,這或許也是今天市場情緒突然顯著高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02 券商為什麼領漲?

今天還有一個讓人驚喜的表現——牛市旗手的券商領漲。

今天券商、生物醫藥、軟件、消費、半導體等板塊漲幅居前,其中券商板塊主力資金明顯流入,成交額規模也顯著放大,是今天最活躍也最受關注的重點大板塊。

證券ETF易方達(512570)收盤大漲了5.33%,板塊中首創證券、太平洋證券、天風證券近10只個股漲停,同時港股的眾多券商也漲幅亮眼,不少A H券商的港股漲幅甚至還強過A股,香港證券ETF(513090)漲4.59%。

券商的大漲,除了上述提到的幾大原因,還有個關鍵刺激是“券商合並”傳聞,有市場傳言稱“中金公司和銀河證券合並已獲批”。

隨後,中金公司、中國銀河股價雙雙異動,帶動券商板塊整體大漲。盡管相關人士回應稱:“沒聽說這樣的消息,不知道為什麼有傳言但市場先相信了。

券商重組是近兩年一個很重要的政策主線之一,監管層面很早就明確支持打造金融國家隊,推動頭部證券公司做強做優。

比如今年4月12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及一系列配套政策中就明確,支持頭部證券公司通過並購重組迅速擴大規模、增強實力,提升在資本市場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從而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格局。

在此背景下,市場多次出現券商合並的傳聞,今年初就傳聞國泰君安將與海通證券合並,以打造券商行業的“超級航母”。還有國聯證券收購民生證券、浙商證券收購國都證券等。這些傳聞反映了券商行業整合的趨勢和市場對大型券商的期待。

而每次出現這類傳聞,券商板塊都會迎來一輪集體大漲行情。

目前不知道這一波券商大漲行情能走多遠,但從行業的基本面來判斷,未來表現也值得關注一下。

今年以來,由於市場遇冷交易萎縮,同時監管層對轉融券、IPO、量化交易等監管趨嚴格,券商的業務也受到了衝擊。

上半年A股大部分券商的業績出現了同步下降,根據披露的中報數據顯示基本面確實還在承壓。

但同時券商板塊也跟着大幅下跌,整體估值和機構配置都處在了曆史底部,目前A股千億市值的頭部券商估值普遍僅有十幾倍,目前A股券商整體的市淨率僅為1.12倍,香港證券的PB更低,僅有0.47倍,都相對處於曆史低位。可以說是跌出了較強安全邊際和配置性價比。

下半年來看,隨着市場逐漸預期回穩,股融節奏逐步回歸、債融保持旺盛,疊加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形成的低基數低估值效應,下半年的業績修複契機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

所以如果看好這個行業,不妨關注券商中有重組預期傳聞,或者估值已經顯著較低(尤其是1倍PB左右的頭部券商)。如果個股不好挖掘,可以關注相關的ETF。

比如證券ETF易方達(512570),這個ETF的重倉股中包括了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等頭部巨頭,也包括了多家有過“券商合並”傳聞的券商,還包括了互聯網券商“一哥”的東方財富。這樣一鍵投資全體證券龍頭,更具有穩健性。

當然,港股的券商也值得關注,比如香港證券ETF(513090),跟蹤指數為中證香港證券投資主題指數,是全市場唯一的一只跟蹤該指數的ETF,也是今年資金最為青睞的證券主題ETF(年初至今資金淨流入規模高達10.3億元,為證券主題淨流入規模最多)。

香港證券ETF可以T 0交易,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額6.3億元,流動性足夠好,其管理費率僅有0.15%,托管費率0.05%,投資成本低,性價比也是杠杠的。

03 尾聲

其實對於今天的股市大漲,拋開上述提到的原因,市場本身也有一些底層邏輯在持續默默努力形成支撐。

比如經曆三年回調,A股和港股的估值都已經顯著處於低位,有反彈需求。尤其今年5月底來,A股的跌幅過大,很多行業“茅”相繼失守平台調整區間再墜入跌勢,PE估值跌到剩下十幾倍甚至個位數的都不在少數,甚至茅台都差點扛不住了。但也是這個時候,市場對於重大利好的刺激反應會很大。

更底層的支撐在於,這兩年來高層持續關切金融市場表現,把“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當做重要工作抓手,監管部門也不斷響應投資者的呼聲,對轉融券、IPO、高頻量化交易采取嚴格監管措施。這些市場制度改革短期可能會看不出政策效果,但對A股的長期是有巨大利好的。

盡管目前主導國內股票市場的另一個關鍵基礎要素——經濟,還未看到完全的強勢複蘇態勢,但長期下跌的股票市場已經對此給出足夠定價。畢竟承受的代價總是要有個底,不可能跌到“一文不值”。

而如果到時候國內股市真的開始迎來了困境反轉,那麼作為牛市旗手的券商,將是一個具備高確定性高反彈空間的優秀板塊。所以現在國內股市迎來“黎明時刻”之際,不妨也關注一下券商板塊,尤其是類似證券ETF易方達(512570)、香港證券ETF(513090)這類的基金。(全文完)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