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等大型機構悄然展開競賽 爭相探索將私募資產納入ETF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貝萊德等大型機構悄然展開競賽 爭相探索將私募資產納入ETF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一場事關重大的競賽正在包括貝萊德和景順在內的大型投資管理機構之間悄悄展開,它們正在競相考慮如何將華爾街勢頭最盛的投資工具與增長最快的資產類別結合起來。

這些機構正在暗示希望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向投資者提供進入私募市場的渠道,從而使這個一向封閉的市場向各種類型的投資者開放。此外,在私募市場經曆了多年的高速擴張之後,此舉還有助於吸引新的資金從而維持持續繁榮。

但也不乏挑戰,即使是這些投資巨頭也需要克服一系列技術和監管障礙,才能將房地產和上市前公司之類的資產納入ETF。

景順的美洲和歐洲、中東和非洲業務負責人Doug Sharp證實該公司正在探索這個想法,但表示“不會像買一堆大樓然後把它們做成ETF基金那樣簡單。我預計這個領域會出現創新,但路徑還看不太清。”

鑒於私募市場現在規模超過13萬億美元,與此同時每個月都有數以十億美元資金湧入ETF,而老式的共同基金則被擠出市場,因此打通這個路徑的動機很強烈。

貝萊德在7月初宣布以32億美元收購另類資產數據提供商Preqin。該公司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後來表示,這是該公司使私募市場指數化雄心的一部分。Fink稱,這家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相信自己可以將指數化及其ETF部門iShares的原則引入私募資產領域。

雖然短期內可能不會實現,但“私募資產包裝成類似ETF在未來可能對投資者非常重要”,貝萊德的ETF和指數投資首席投資官Samara Cohen本周在節目中表示。“我們已經仔細考慮了我們已有的ETF和指數化能力在私募市場的延伸。”

與此同時,規模6,710億美元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阿波羅資產管理已經表示,計劃通過ETF等零售渠道出售私募信貸。高盛資產管理表示正在思考私募資產ETF應該如何運作。

貝萊德ETF和指數投資首席投資官Samara Cohen討論私募資產是否可以成為ETF的一部分。

最大的挑戰是弄清楚資產和工具之間的流動性錯配。作為上市證券,ETF在現貨市場、盤後交易甚至隔夜時段每時每刻都在換手。相比之下私募投資則以幾乎沒有交易而聞名。

“根據定義,另類投資缺乏流動性,而ETF其整個核心理念就是流動性,” 高盛資產管理的資產與財富管理全球負責人Marc Nachmann說。“我認為很多人,包括我們自己,都在思考如何運作。”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