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法国激光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加入北京大学,筹建新研究所

2024/10/26 00:01来源:第三方供稿

据南华早报报道,法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热拉尔·穆鲁已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担任讲席教授,将为创建一个专注于前沿研究和国际合作的研究所发挥“关键作用”。

周一在北京大学官网宣布了穆鲁的任命。这位80岁的科学家从10月12日起开始履新,目前正与学生和研究人员见面,并参观教学和研究设施。

声明称,穆鲁的贡献对新研究所的建立至关重要。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将涵盖激光物理、粒子和核物理、医学物理以及天体物理等。

穆鲁因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上的开创性工作,与他人共同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技术使超快激光在眼科手术和精密制造等领域得以应用。

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简称CPA)是一种激光放大技术。它通过将超短激光脉冲展宽、放大,然后再压缩,来获得极高功率的激光脉冲。这项技术解决了直接放大超短激光脉冲时容易导致材料损坏的问题,从而实现了更高的激光强度。

他的职业生涯中,与中国多所大学和机构有长期且全面的合作,并且他对中国的科技进步评价很高。

在一个由北京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全球技术公司泰雷兹共同开发的激光驱动多束设施项目中,穆鲁是关键人物。

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不久的北京一场公开活动中,穆鲁表达了对中国科技进步的钦佩。他说:“差距真的在缩小。我很惊讶看到这样的进步。我不知道你们还能怎么做得更好。”

他还表示,中国政府在优先发展科学方面做得比当时由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更好。

“科学在这里非常非常受尊重……但特朗普谁的建议都不听,”他当时说道。

根据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办公室的说法,讲席教授是2009年设立的全职合同制职位,旨在“吸引并留住大量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

穆鲁1944年出生于法国阿尔贝维尔,1973年在皮埃尔与玛丽·居里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后来加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并在那里进行了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

这位物理学家与他的学生、加拿大的唐娜·斯特里克兰分享了奖项,斯特里克兰是55年来首位获得物理学奖的女性。

穆鲁之后在密歇根大学工作,创立了超快光学科学中心,随后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工作,后来迁居北京。

他还因发起了极端光基础设施项目而闻名,这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功率激光基础设施,设施位于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

2020年,穆鲁因与中国学术和科研机构的长期联系,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来源:加美财经

编辑:第三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