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報道,兩位知情的美國官員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曾向美國總統拜登提出,希望美國調整對台灣獨立立場的措辭,但是被拜登拒絕。
消息人士稱,在去年11月於舊金山附近舉行的拜登與習近平會晤中,習近平及團隊要求拜登政府在美國官方聲明中,使用“我們反對台灣獨立”,而非現行的“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
兩位美國官員及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習近平的團隊在隨後的幾個月里多次提出這一請求。
美國方面拒絕做出改變。
白宮在回應置評請求時重申了“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立場。聲明中寫道:“拜登-哈里斯政府對我們長期的‘一個中國’政策保持一致。”
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你應該問美國政府。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明確且一致。”
實際控制台灣的中華民國外交部則拒絕置評。
1949年,敗退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與毛澤東的共產黨內戰失敗後撤至台灣。中華民國至今仍是台灣的正式名稱。台灣政府表示,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不會更改國號,而北京也無權聲稱台灣為其一部分。
近年來,中國外交官一直推動美國在台灣地位問題上的措辭上做出改變,這是美中關系中最敏感的領域之一。此次在國家元首層面的直接施壓尚未被報道過。
美國1979年與台北政府斷絕正式關系,但依據法律,美國仍需向台灣提供防禦能力。北京則宣稱台灣為其領土,並未放棄使用武力將其納入控制之下。
目前尚不清楚為何習近平選擇向拜登提及此事,但自他執政以來,反對台灣獨立一直是他的重點之一。
近年中國軍方也大幅增加了在台周邊的軍事活動。
拜登政府視這一措辭變更提議為不可能接受的選項。據知情人士稱,美國方面已向中華民國高層通報了中國的最新要求。
一位拜登政府高級官員表示,北京的領導人“無疑希望拜登在台灣問題上發表非常不同的立場”,但拜登將堅持美國對台獨立問題的一貫表述。
拜登在任期間曾發表過美國將防衛台灣的言論,這令中國政府不滿,因為這偏離了美國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立場。
如果美國將表述更改為“反對台灣獨立”,這一變化可能會在貿易密集的亞太地區引發廣泛影響,並引起美國盟友、競爭對手及對手的關注。
消息人士稱,亞太地區的兩個政府表示,任何類似表述的變化都將被視為美國政策轉向,即減少對台北的防務和外交支持,尤其是在北京加大軍事壓力的情況下。
過去五年中,中國幾乎每天都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活動。本月早些時候,北京進行了演習,台灣稱其中有153架軍機參與,模擬封鎖港口並攻擊海上和地面目標。
如果美國在措辭上發生變化,可能會被解讀為美國政策的轉向,即從支持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台灣未來問題,變為在任何情況下都反對台灣獨立的主張。
民意調查顯示,台灣多數民眾支持維持現狀,既不謀求與中國統一,也不打算宣布成立新國家。
2022年,美國國務院曾在官網上調整台灣問題表述,刪除了“不支持台灣獨立”及“承認北京對台灣主權的立場”的內容,這一舉動激怒了中國。後來,美國恢複了“不支持台灣獨立”的表述。
預計在拜登任期結束前,兩國領導人將再次對話,可能通過電話或在下月巴西G20峰會或秘魯APEC峰會的間隙舉行會晤。
APEC是少數幾個北京與台灣均參與的國際論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