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无匹的欧洲,缘何衰落至此?
繁简切换

FX168财经网>合作>正文

强大无匹的欧洲,缘何衰落至此?

文 / 第三方供稿 来源:第三方供稿

谈股论金,侃天侃地。大家好,我是格隆。今天我们继续聚焦国家解剖这个系列: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足,而有的国家如同受到诅咒一样,在苦难的沼泽里一遍遍轮回?他们各自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今天我们来聚焦两次工业革命发源地,曾经的世界霸主—欧洲。

有一种说法是,上帝把这个星球上最好的那块土地给了欧洲人。这句话基本成立。

欧洲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没有之一。它是全球海拔最低的洲,全州海拔500 米以上的山地仅占17%,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占比达到了全州总面积的60%,这是全球所有其他大洲都难望其项背的,而且气候温和,风调雨顺,极少有地震、洪水等天灾。这也是为什么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基本都起源于欧洲的原因。

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以及上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欧洲毫无疑问是过往五千年世界史叙事中最浓墨重彩的那一笔。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五百年,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十个世界性大国,它们分别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前苏联、中国和美国。这十个大国中,有7个来自欧洲。

如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闪耀在欧洲历史中的遥远荣光,但,同时我们也无法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如今的欧洲,更像一个只剩下空架子的没落贵族,不但垂垂老去,甚至在加速衰败,在这个星球上的影响力日渐暗淡。

比如,最新的欧元汇率,已经跌到了两年来最低的水平。

欧元区PMI指数,也在10月也跌入荣枯线之下,48.1这个水平是疫情危机以来最差的,远远弱过预期。无独有偶,欧洲央行最近警告,欧元区可能面临又一次债务危机。

那么,欧洲究竟衰微到了什么程度?格隆说一些核心数据,你就清楚了。

先看GDP。2008年,在那一年美国和欧盟在经济规模上不分上下,然而,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先看这张1990年以来中美欧三大经济体GDP全球占比走势图:

很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欧洲GDP为18.6万亿美元,中国GDP是4.58万亿,欧洲是中国的4倍还要多。

但13年后,中国已实现反超。

如果说与中国这个后起之秀比不公平,那与同为老牌的美国比会更明显。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看似应该导致“美国的衰落”,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最后美国扛住了,倒下的是欧洲。

2008年,美国GDP为14.8万亿美元,美国GDP只有欧盟GDP的80%。

16年后的2023年呢?

2023年,欧盟GDP为18.58万亿美元,美国的GDP却已飙升至27.7万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比整个欧盟大了50%。

这也就意味着,过去16年的时间,美国GDP大幅增长了87%,年均增速达4%。欧盟呢?16年时间,GDP不仅没有增长,还下降了0.3%。

另一个欧洲衰败的关键数据,体现在金融市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欧洲的Stock600强企业市值,与美国标普500指数的总市值,不相上下。

现如今呢?标普500的总市值已飙升至55.4万亿美元,而欧洲Stock600强企业的总市值仍11万亿美元,标普500总市值为欧洲600强企业5倍还有多。

在全球市值超万亿美元的9家公司中,美国独占8家,欧洲是0,一家都没有,连踪影都找不到。

美国五大公司Nvidia、苹果 、微软、亚马逊和 Alphabet 的总市值超过 14 万亿美元,这五家公司的市值比整个欧洲600强企业的市值(约为 11 万亿美元)还多出3万亿美元。

经济、资本市场的落后,折射的是欧洲在科技领域生产力远落后于美国。衡量上市科技企业每单位投入产出比的科技生产率为例,在2008年,欧洲和美国科技企业的生产力还不分上下。16年之后呢?美国企业生产力提升了40%,欧洲企业呢?自2005年以来,就几乎完全停滞不前。

欧洲衰落的另一个显性特征,是全欧洲的最优等生、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经济的没落。

德国自2021年后就再没有见到像样的增长,以致被戏称为“欧洲病夫”。它缺席了美国引领的AI革命,曾经的优势产业汽车、化工和精密机械也不约而同地进入萎缩。扣除建筑后的工业生产,比2017年萎缩了16%。企业投资在过去20个季度里有12个季度负增长。德国正在经历战后最严重的结构性衰退,曾经傲视天下的德国模式在崩塌。

问题是,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的增长引擎和财政补贴者,它三分之二的进口订单是发往其他欧洲国家的。德国倒下,对欧洲整体经济将是灾难性的。

曾经人人艳羡的欧洲,因何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要知道,欧洲是亚当斯密和《国富论》的诞生地,是诺贝尔奖的故乡,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有着辉煌的创新历史和科技研发土壤?

答案其实很简单,两个字—制度。

更具体点说,集体向左转的思潮与做派。欧洲已经越来越滑向19世纪流行于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大政府、强监管、高福利、高税收、仇视资本、仇视市场、绝对自由、绝对公平。这些极左思潮与做法,严重戕害了欧洲的经济潜力与活力,并引致了欧洲经济竞争力的持续衰退。

欧洲具体做了什么呢?

第一,过度监管

网上有一个段子“US innovates,EU regulates(美国创新,欧盟监管)”,调侃欧盟过于繁杂的监管规定。你会发现,当美国在建设发展AI的时候,欧洲在讨论AI的伦理,;当美国在研究创新加密货币时,欧洲在强监管加密货币;当美国在创造新产业时,欧洲在保护旧产业。

尤其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欧洲却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法律。

具体有哪些呢?

比如用于隐私保护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用于可持续性披露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和《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用于安全透明在线平台的《数字服务法案》以及近期出台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而这是全球第一部监管AI的法案。

过于严苛的监管,意味着企业进行商业活动需要进行繁琐的官僚审批程序,间接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在法国,创办一家公司需要84天,而在美国则只需4天。普华永道调研结果也显示,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一项法案,68%的美国公司预计需要花费100万到1000万美元来满足其合规要求,9%的企业预算超过1000万美元。

与政府四处伸手强监管一脉相承的,是全欧洲泛滥的对资本的仇视。无论是在柏林、巴黎还是斯德哥尔摩,每个欧洲国家都有相同的反创业心态。比如在柏林,“创业者”等同于“剥削者”,科技创始人在当地聚会上被称为“资本主义寄生虫”。当马斯克准备在柏林建造一个超级工厂时,德国人集体上街抗议,“不要技术殖民主义”。

前不久,一名阿富汗移民闯入德国一个小镇的民宅,用刀袭击了正在开party的三个人。一名德国政治家对此发表言论:“我们喂养他们(移民),他们却刺伤我们。”因为这个言论他被罚款18,000欧元。欧洲的极度左倾可见一斑。

与此对应的是,在硅谷和纽约这样的地方,创始人备受推崇,冒险精神得到奖励,失败被视为学习,而非耻辱。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资金、企业、人才纷纷出逃。

2013-2023年,欧洲风险资本投资,也就是投向初创企业的资金为80亿美元,美国则高达520亿美元,是欧洲的6.5倍;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独角兽公司份额为66%,欧洲仅为8%。

截至2024年11月18日,全球最大的7家科技公司都是美国公司,市值排名前10的科技公司中,没有一家欧洲公司,排名前二十的科技公司中,也只有两家欧洲公司—SAP和阿斯麦(ASML),位列第14、15位。

他们的市值呢?均不足3000亿美元,还不到英伟达、苹果和微软的十分之一。

而欧洲本土为数不多的成功的科技公司,大多数也选择迁往美国:比如Spotify迁到了纽约,Klarna在美国有大量业务。

企业不景气,意味着就业机会少,工资低,这必然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大多数欧洲企业家会做出两个选择:第一,去美国,追求高薪工作(35万美元以上的科技职位);第二,去东南亚,追求低生活成本来创业。

欧洲大学毕业生也会选择逃离,大家看看下面这张各国大学毕业生流向图,可以清楚看到,欧洲大学毕业生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工作,留在欧洲本土的人数在不断减少。去了哪里呢?

去了美国。

第二,高福利、激进移民与高税收的相互捆绑与反噬

欧洲的那些政治精英们,已越来越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解变成了意识形态的教条。他们热衷于谈论多样性,却在思想上越来越趋于单一;他们标榜包容,却把不同意见推向敌对边缘。他们不努力为人们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却大力鼓吹不劳而获的结果平等,拥抱大政府、激进自由化、高福利高税收、娱乐至死、对抗甚至仇视资本和创新,最后失去进取和奋斗精神。

表现之一,就是不断强化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建立的一套号称从摇篮开始一直管到坟墓的高福利制度。

表现之二,就是像圣母一样热情拥抱移民,把左倾演绎到了极致。这是这些年欧洲最大的变化与政治正确。欧洲对非洲与中东国家实施开放的边境政策和激进的移民政策,大量难民涌入,导致欧洲国家穆斯林人口激增。

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欧洲的穆斯林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7%。欧盟共计19个国家中的穆斯林总数达到2300多万,其中法国穆斯林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7.5%。

这些移民人口导致欧洲族群摩擦和社会撕裂日益加剧,治安日益恶化。根据欧盟统计局的信息,2022年,盗窃案件较之上一年上升17.9%,抢劫案件增加了9.7%,入室盗窃案件增长了7.4%。

同时,宽松的移民政策也加大了国家机器的负担,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直线上升。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福利的背后必然是高税收。欧洲的税率高到什么程度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这张全球高税率国家图:

2024年,全球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40%的国家有28个,分布在欧洲的有多少个呢?

17个,占比超过60%。

其中全球个人所得税税率超过50%的国家有9个,欧洲就占了6席。

这必然让许多为高福利托底的人觉得高度不公,从而加剧欧洲的资金和人才外流。

要知道,一个国家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核心就在于创新、资金和人才。欧洲“极左”思潮与政策,压制的恰恰是创新、资笨、人才,最后形成 “经济死亡螺旋”。

其实,美国和欧盟,16年拉开的巨大差距,也是对今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美国政策包容稳定、严格保护私有财产,鼓励创新,当然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多资金,进而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欧洲则选择了固步自封,更多的政府监管与干涉,更多的反资本、反创业、反创新,再厚实的家底,不被折腾完都是不可能的。

看明白了吗,关键的关键,在于制度。

我是格隆。关注我,做个清醒的人。虽然有时太清醒了,也会伴随很多苦恼,但,我向你保证,稀里糊涂的代价一定会更大。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资讯,下载FX168财经APP

相关文章

48小时/周排行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