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尋求數十年來首次向中國出口小麥
阿根廷小麥出口中國
根據TodayUSstock.com報道,阿根廷小麥出口商正在尋求與中國達成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首次重要小麥銷售。阿根廷主要農產品出口集團Ciara-Cec的主席古斯塔沃·伊迪戈拉斯表示,中國今年已經批準了阿根廷小麥的出口,這使得阿根廷希望能夠與中國達成長期的供應協議。
在中國批準進口阿根廷小麥之後,阿根廷的農業出口商對未來出口市場充滿期待。除了小麥外,中國還批準了阿根廷玉米的進口,但至今尚未有貨物啟程。
阿根廷小麥產量增長
阿根廷是全球主要的小麥供應國之一,預計今年將迎來豐收。阿根廷南部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是該國小麥的主要產區,預計今年的產量將達到390萬噸,比去年增加18%。去年該地區曾遭遇幹旱,產量受損。
今年由於厄爾尼諾現象的減弱,加上最近幾個月的適時降雨,阿根廷小麥的產量得到了明顯提升。美國農業部預計,阿根廷今年的全國小麥產量將達到1750萬噸,比上年增長了約5%。
特朗普關稅威脅與阿根廷機會
阿根廷小麥出口商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後,密切關注其可能對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威脅。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為阿根廷及其他南美國家提供更多出口機會。阿根廷的出口商與巴西相似,也在關注特朗普是否會發起第二輪貿易戰,以及這輪貿易戰可能對農業市場產生的影響。
阿根廷的農業專家伊迪戈拉斯表示,如果第二輪貿易戰爆發,阿根廷可能能夠抓住來自中國市場的機會,類似於巴西在第一次貿易戰中獲得的農業市場份額。
阿根廷政府與出口商的博弈
盡管阿根廷的小麥和玉米出口機會正在增多,但阿根廷政府仍面臨財政收入的壓力,特別是在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承諾削減長期存在的農業出口關稅的背景下。米萊政府正在進行一系列政策改革,出口商則希望政府減少12%到33%的關稅,以提高全球競爭力。
然而,米萊政府的財政預算目標十分雄心勃勃,因此是否會放松出口關稅仍存在不確定性。
編輯觀點
阿根廷的小麥出口正面臨着全球市場和國內政策的雙重壓力。中國市場的潛力為阿根廷農產品提供了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在美國關稅威脅的背景下,阿根廷和其他南美國家有望從中獲益。然而,阿根廷政府如何平衡國內財政需要與促進出口競爭力之間的矛盾,將是決定未來貿易走向的關鍵。
名詞解釋
小麥出口:指一個國家將其生產的小麥銷售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小麥是全球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關稅:政府對進出口商品征收的稅費,通常用於保護本國生產者和增加政府收入。
厄爾尼諾現象:指太平洋赤道中東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導致全球氣候模式發生變化,影響農業產量。
貿易戰:指兩個或多個國家通過提高關稅或采取其他貿易限制措施,試圖迫使對方做出政治或經濟讓步的現象。
相關大事件
2024年11月:特朗普威脅加征新一輪關稅,南美出口商關注阿根廷和巴西的機會。
2024年10月:阿根廷農業部門預測小麥豐收,出口預期上升。
2024年6月:中國批準進口阿根廷小麥和玉米,開啟兩國農業貿易新篇章。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