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为什么中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更多只停留在口头上

2024/12/12 00:00来源:第三方供稿

任淑莉是彭博观点专栏作家,专注于亚洲市场报道。她曾是一名投资银行家,并担任《巴伦周刊》的市场记者。她在彭博的专栏中认为,中国政府关于刺激经济的宏伟言辞并未付诸实际行动,可能有两种合理的解释。 

中国已经讨论经济刺激措施近三个月了,但言辞大多未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9月底,在传统上专注于非经济议题的季度政治局会议上,北京承诺将增加财政支出。而根据本周一晚些时候从12月会议传出的报道,相关表态的调门正在升高。

高层官员对明年的货币政策采取了温和立场,并承诺在2025年“稳定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住宅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第四年的低迷期。

这些表述上的变化堪称重大。9月的会议标志着自2018年以来,高层决策者首次在会议中讨论经济问题,而本周提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立场,则是政府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重大调整。

因此,有外国观察人士评论称,中国或将终于动用重拳。

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尽管本周一的表态引发了市场兴奋,但我并不认为本周召开的定调性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提供更多细节。

这次会议通常只会确立政策方向。今年11月初宣布的一项10万亿元人民币(1.4万亿美元)的地方债务置换计划,并未涉及新增借款,因此不应被视为财政刺激。

这引发了外界猜测,认为北京不愿进行大规模支出,并担心更多财政赤字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官僚主义或许是行动迟缓的一个原因。在过去,中国通常在3月的年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具体的经济指标,例如增长目标和财政赤字。

但国家主席习近平并不忌讳打破常规,仅凭传统并不足以阻止他在现在采取行动。

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高层决策者希望通过模糊但宏大的承诺,来重新点燃市场活力,从而将中国从通缩螺旋中拉出来。

这种思路背后有一定的逻辑。

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这四大一线城市的房价似乎已经触底。同时,自9月底市场出现回暖以来,股市表现相对稳健,并对乐观的市场传闻做出了积极反应,尽管经济学家们下调了对2025年的增长预测。追踪在美上市中国最大股票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上涨了8.5%,创下自9月底以来的最大涨幅。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中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正如政府本周承诺的那样。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曾经能够制定出令人惊叹经济政策,并让中国在几十年内摆脱贫困的官僚机构,现在已不再高效。今年刚上任的国防部长董军因前任因腐败被免职后接手职位,但近期传出他正在接受调查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对习近平选拔关键人事以及这些人是否胜任的质疑。

此外,习近平还因其亲信外交部长秦刚被免职而受到关注。此前有报道指秦因婚外情在美国生下一名孩子。

那些跻身高位的人可能只是忠诚者和善于空谈者,而没有更多的实际能力。对于董军的传闻,中国方面称之为“纯属捏造”,并宣布忠于习近平的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苗华正在接受调查。

夸夸其谈是危险的。看看整个经济现状就能明白。虽然一线城市的房价可能已经企稳,但仅占商品房销售面积的4%。在数百个小城市中,供应过剩的问题依然严重,“烂尾楼”(即未完工但已预售的楼盘)随处可见。

同时,只要生产者价格的通缩持续,10万亿美元的股市命运依然难以明朗。而且,在美国华尔街的表现并不能反映普通大众的经济状况,中国也一样。

宏大的承诺已经做出,必须兑现。

这一次,习近平自己的信誉正面临考验。

来源:加美财经

编辑:第三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