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习近平而言,大手笔补贴制造业是值得的,贸易战和失落的居民保障网都不能阻挡继续投入
繁简切换

FX168财经网>合作>正文

深度:对习近平而言,大手笔补贴制造业是值得的,贸易战和失落的居民保障网都不能阻挡继续投入

文 / 第三方供稿 来源:第三方供稿

日经的深度报道指出,中国大陆的技术升级和科技自立的支持费用已达数万亿元人民币,很多专家认为这些钱更适合为中国人打造社会保障网,但是习近平显然认为这是值得的。

උත්සල ඉසල්,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直到最近,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在购买高性能汽车和卡车时,还是喜欢外国品牌的。

苇渡科技(Windrose Technology)正在改变这种趋势。这家中国创业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开始在中国交付其新一代重型电动卡车,首批客户包括中国最大物流集团顺丰控股的一家子公司。

苇渡科技还收到了来自美国客户的5000份订单,以及其他中国和欧洲客户的数百份订单。

苇渡科技得到了包括合肥和苏州地方政府投资者的支持,公司获得了土地优惠和靠近其总部所在地合肥的庞大电动车供应链的便利。

据34岁的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韩文介绍,这使得公司能够在本地采购卡车所需的所有零部件。

韩文表示:“我们重新设计了每一个零部件,从未依赖进口。”

韩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并曾在两家美国投资公司工作。他还说:“我们拥有远超同行的最佳技术。”

苇渡科技的崛起,是北京近十年“中国制造2025”政策蓝图正在逐步实现的一个缩影,这个计划旨在减少对外国技术进口的依赖,并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

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瞄准的10个主要产业中,中国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在电动车和太阳能系统等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军者。

然而,这一过程代价不菲。

北京向参与“中国制造”的企业投入了数万亿元的补贴和其他财政支持,加剧了经济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平衡。此外,这一蓝图减少技术进口的激进目标,也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埋下了伏笔。

随着“中国制造”推动工业升级,导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平衡进一步向有利于北京的方向倾斜,紧张关系正在向更多贸易伙伴扩散。

然而,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说,因此带来的种种麻烦和动荡,远不如通过这一自主创新战略获得的行动自由重要。

习近平在6月的一次讲话中表示:“国家因科技而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科技进步,国家高质量发展依赖于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的增长动能。”

在公开场合,习近平并未提及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目标,官方对这一计划的评估似乎也没有发布的打算。公开讨论推动取代外国产品的具体数字目标,事实证明对北京的贸易外交并无益处。

然而,以不同的形式或名称存在,“中国制造2025”的精神依然延续,推动全国各地的官员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资源,追求国家的技术自立。

深圳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表示:“一些官员认为这个口号不能完全体现中国产业政策的意图,并希望避免引发国外的误解。”

向松祚曾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一名官员,为“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提供建议。他还说,这项计划在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以及确立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斯·曾莱因指出,“从中国领导层的视角来看……目标不一定是需要在所有这些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而是要做到足够好,从而能够有一个中国的替代方案。”

他说,“在各个领域,中国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中国在研发上的支出,正迅速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合伙人成政珉介绍,从价值上看,中国现在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34%,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9%。

去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反映“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关键目标,北京在用本地版本替代外国工业零部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研究公司龙洲经讯的数据显示,制造业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16年至2021年约10%,已经下降到8.5%。

以苇渡科技为例,这种转变的风向在汽车市场中尤为明显。

2020年,中国出口了108万辆汽车,与进口量大致相当,仅为当时韩国出口量的一半。然而,自那时以来,中国不仅超越了韩国,还超过了日本、德国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今年的出口量预计接近600万辆。

“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曾设定,到2025年国内可再生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00万辆的目标。然而,2023年中国销售的电动车已经接近950万辆。

像比亚迪这样的本土电动车制造商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出口,与特斯拉以及其他领先的西方和日本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在“中国制造2025”的推动下,全球太阳能设备市场的变化更加剧烈。据能源行业研究机构伍德麦肯锡的数据显示,这种转变得益于去年超过130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资本投资。

这个机构估算,中国现在占据了全球太阳能供应链中超过80%的总制造能力,达成了“中国制造2025”在可再生能源设备领域设定的目标。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中国产业政策的社会学讲师陈凯新(Kyle Chan)表示:“有些产业更像是赢家通吃。”

他还说,“现在中国有了一个完整的太阳能产业,而实际上世界其他地方却没有。”

不过,“中国制造2025”中的部分目标仍在实现过程中。

例如计划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本土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达到70%。根据市场信息公司深圳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这一目标看起来将难以实现。

不过,去年本土品牌的销量首次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不过,这些数据并未包含德国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库卡的销量。库卡由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收购。得益于库卡的支持,中国在15个政府部门设定的目标上进展顺利,即到2025年将2020年每万名工厂工人246台工业机器人的部署率翻倍,去年已经达到470台。

在造船行业,中国现在的产量远远超过任何竞争对手。然而,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中,中国尚未实现占据全球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专业船舶市场一半份额的目标,而这些仍是韩国的强项。

同样,尽管战略设定了到2025年开始生产国产宽体客机的目标,但中国航空公司目前才刚刚开始投入使用首款国产窄体客机,中国商飞C919。

2015年的政策制定者还提出,到2020年用国产生产的芯片满足国内需求的49%,并在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75%。但2020年的实际比例仅为16.6%,而且很少有人认为2030年的目标能够实现。

龙洲经讯科技分析师兼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研究员王丹表示:“这些目标应该被认真看待,但不应被字面解读。”

他说,对中国领导层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在提升自立能力和缩小技术差距方面所取得的成功。

然而,这些成功的代价高得惊人。据两项估算,仅在2019年,中国用于工业补贴的拨款(并非全部与“中国制造2025”直接相关)就高达约2310亿美元。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仅在芯片开发领域,中国到2021年就提供了超过123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

显然,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被浪费了。例如,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公司曾获近200亿美元支持,但在2020年倒闭,没有卖出一颗芯片。

去年,芯片集团清华紫光的前负责人因侵吞4.7亿元(约合6450万美元)国家资产的罪名认罪。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这些资金可能更适合用于建立更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鼓励中国公民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然而,“中国制造2025”耗费的数万亿元资金,反而使中国经济更加以生产为中心,而非将私人消费打造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2019年,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因将“中国制造2025”称为“浪费纳税人钱”的计划,被免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职务。

尽管如此,官员们并未改变方向,仍继续将资金导向支持生产风力涡轮、电动车及其他技术相关产品的企业。比亚迪这样的生产商已经变得极具效率。

但一项对1100家接受“中国制造2025”支持的上市公司研究显示,这些公司在创新专利申请、盈利能力或劳动生产率方面没有明显提升。这项研究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布兰斯泰特与其他人共同领导完成。

布兰斯泰特表示:“花了很多钱,但似乎并没有弥合生产力差距。这并不是中国可以无限期改进的事情,因为数千万劳动者即将退休离开劳动力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常常缺乏盈利能力的产品输出,例如太阳能电池板,也加剧了与美国、欧盟、印度及其他国家的贸易紧张关系。

曾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中任职的官员,如彼得·纳瓦罗,曾因“中国制造2025”中“针对美国技术基础的歧视性做法”,推动启动全面贸易战。他将回归担任高级贸易顾问。

最近几个月,即使是土耳其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对中国电动车及其他技术产品加征了关税。

然而,来自贸易伙伴的反对,似乎没有迹象表明会促使北京放弃增强工业实力的执念。尤其是在美国加大限制中国获取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措施的情况下。

龙洲经讯的王丹表示:“显然,习近平正试图将中国打造为一个主导先进制造业的国家。美国政府试图拖慢中国发展的每一步行动,只会进一步增强中国建设技术基础的决心。”

来源:加美财经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资讯,下载FX168财经APP

相关文章

48小时/周排行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