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美中两个大国不能只透过一根吸管对视

文/第三方供稿2024-12-27 00:00:58来源:第三方供稿

纽约时报的记者和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写了他对特朗普时代美中关系的看法,认为两个大国必须在竞争的同时保持合作。

本月,当特朗普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华盛顿参加他的就职典礼时,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和暗地里的笑声。

当然,外国领导人并不会参加美国的就职典礼,但实际上,特朗普的这个想法并不是没有道理。刚从中国归来的我可以告诉你,如果要描绘今天中美关系的状况,那就是两头大象透过一根吸管互相对视。

这并不是好现象。

因为突然之间,美国和中国之间需要讨论的话题远不止贸易和台湾,也不只是谁会成为21世纪无可争议的重量级冠军。

当下,世界正面临三大历史性挑战:失控的人工智能、气候变化,以及因国家崩溃而蔓延的混乱。美国和中国是全球的人工智能超级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两大碳排放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两支海军力量,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投射实力。

换句话说,美国和中国是仅有的两大力量,可以共同为应对超级智能、超级风暴、以及失败国家中那些强大而愤怒的小群体——可能还有人类不得不面对的超级病毒——提供真正的希望,而此时的世界已经高度融合。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升级版的《上海公报》。这份文件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会晤时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确立了框架。

但目前很遗憾,我们正在走向“非正常化”。两国在各个层面都越走越远。在过去30年里,我一直在访问北京和上海,但这次,我从未像现在这样的感觉,仿佛我是在中国唯一的美国人。

当然我并不是,但在上海的大火车站或北京的酒店大堂里,平时可以听到的美国口音显得特别稀少。中国家长表示,很多家庭已经不想让孩子去美国留学了,因为他们害怕美国变得危险——FBI可能会在他们留学期间监视他们,而他们回国后本国政府也可能对他们产生怀疑。

同样的情况现在也发生在美国学生身上。一位与外国学生合作的中国教授告诉我,一些美国学生不想再到中国进行海外学期的学习,部分原因是他们不愿意与那些学习强度极大的中国本科生竞争,部分原因是如今在中国学习或工作过,可能会引发未来美国潜在雇主的安全疑虑。

的确,在关于“中美新冷战”的讨论背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数据显示,仍然有超过27万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但现在只有大约1100名美国大学生在中国学习。而这个数字十年前约为1.5万人,2022年新冠疫情高峰后仅为几百人。

如果这些趋势继续下去,未来的美国中文学者和外交官会从哪里来?

同样地,又有多少懂得美国的中国人会出现?

“我们必须与中国竞争,因为是我们在全球军事、技术和经济力量上的最强竞争对手,”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在北京告诉我,“但现实是,我们也需要与中国合作,在气候变化、芬太尼等问题上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稳定的世界。因此,我们需要一群会说普通话的年轻美国人,并与年轻的中国人建立友谊。我们必须为两国人民创造联系的空间。他们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我们曾经每年有500万游客往返于中美两国,而现在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小部分。”

伯恩斯的观点非常重要。

正是商业界、游客和学生,在中国超过俄罗斯成为美国主要全球竞争对手的过程中,缓和了中美关系中日益尖锐的对抗。中美关系逐渐从竞争与合作的平衡,倾向于直接对抗。

而随着这种“压舱石”的不断缩小,两国关系现在越来越被单纯的对立所定义,留下的合作空间越来越少。

特朗普为驻华大使提名了大卫·珀杜,他曾在2015年至2021年担任乔治亚州参议员。在进入参议院之前,珀杜曾在东亚从事商业活动,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他在2024年9月的《华盛顿观察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中国共产党时写道:“通过我在中国及这一地区的所有活动,有一件事让我痛苦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坚定地相信,他们的天命是恢复其历史上作为世界秩序霸主的地位——并将世界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嗯,我对所谓的“霸主”部分不持异议,但“将世界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在上任之前,我希望珀杜能接受更多简报,了解今天的中国有更多“马斯克主义者”——想成为埃隆·马斯克的年轻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试图在我们的资本主义游戏中击败我们,而不是将我们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确实,中国共产党现在对国内的控制程度达到了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最高点,但其只是名义上的共产党。中国所推动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与放任资本主义的结合。

在这种体系下,大量私营公司和国有企业在一系列高科技行业中进行适者生存的竞争,以壮大中国的中产阶级。

尽管特朗普在中国常被描绘为“抨击中国者”和“关税男”,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我接触的许多中国经济专家表示,中国更愿意与他打交道,而不是民主党人。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的世界观》一书的作者李稻葵向我指出:“许多中国人觉得他们能理解特朗普。他们把他看作是邓小平。中国人能够与特朗普产生共鸣,因为他认为经济是最重要的。”

邓小平是以务实、交易导向和擅长达成协议著称的中国领导人。他以完全非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推动中国经济向世界开放,并提倡中国抛弃共产主义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转而采用任何能够促进增长的措施——正如他著名的说法:“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并不排除美中之间在网络攻击、跟踪彼此的飞机和舰艇等方面的战略竞争。无论中国在这些领域对美国做了什么,我希望美国也在同样地回应。但像美国和中国这样两大强国——每年双边贸易额仍接近6000亿美元(美国从中国进口约4300亿美元,同时向中国出口接近1500亿美元)——也有共同利益需要去合作。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试图打破常规,邀请习近平访问华盛顿是有道理的。

本月我在上海时,我的同事、《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基思·布拉德舍尔建议我们去锦江饭店参观。1972年2月27日晚,尼克松和周恩来在这里签署了《上海公报》,为美中关系的恢复指明了方向。在公报中,美国承认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是在台湾问题上向北京的一个妥协,但同时主张台湾未来的任何解决都必须是和平的。

双方还在经济和人文交流的目标上达成一致。签署仪式的大厅中,挂着尼克松和周恩来热烈举杯庆祝新关系的老照片。

今天再看这些照片,我不禁想:“这真的发生过吗?”

一个新版的《上海公报》。或许可以帮助应对两国和世界当前面临的新现实。首先,美国和中国的科技公司正在竞相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更多地将其应用于提升工业生产和监控技术,而美国则广泛应用于从编写电影剧本到设计新药的多个领域。

即使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拥有感知能力的机器,还需要五到七年才能实现,北京和华盛顿也需要共同合作,制定一套双方都认可的规则,并让全世界遵守。

这意味着需要在所有人工智能系统中嵌入算法,以确保这些系统不会被恶意分子用来制造破坏性行为,也不会自行脱离控制,威胁人类的安全。

在一场不太受关注的事件中,拜登和习近平已经迈出了建立这样一个规则框架的第一步。在他们最近的秘鲁峰会上,两国领导人达成了一项声明,表示“双方确认需要保持对使用核武器的决策由人类控制。”

这意味着,任何发射核武器的决定都不能仅由人工智能系统单独作出。决策中必须始终有人类参与。

美国官员告诉我,为了达成那17个字的协议,花了数月时间进行谈判。而在围绕人工智能使用建立“防护栏”时,这绝不应该是最后一步。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与第二大排放国美国需要就一系列策略达成一致,以在2050年前实现全球净零碳排放。这不仅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健康问题、经济损失和极端天气的挑战,也能缓解这些问题在濒临失败的国家中制造的日益增长的混乱。

在这次行程中,我试图向我的中国对话者解释:你们认为我们彼此是敌人。或许是,但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巨大敌人,就像1972年一样。不过这次不是俄罗斯,而是“混乱”。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崩溃,陷入混乱,并导致大批民众流离失所,争相涌向秩序区域。

不仅仅是中东的利比亚、也门、苏丹、黎巴嫩、叙利亚和索马里被混乱所困扰;也包括中国在全球南方的一些好友,如委内瑞拉、津巴布韦和缅甸。而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许多参与国也在挣扎,中国向这些国家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贷款,

这些国家包括斯里兰卡、阿根廷、肯尼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黑山和坦桑尼亚。北京现在开始要求这些国家偿还贷款,同时大幅减少新贷款的发放。这让一些国家雪上加霜。

只有美中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合作,才能拥有足够的资源、力量和影响力来遏制部分混乱。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再向我的中国对话者提出挑战:你们为什么要和像普京领导的俄罗斯和伊朗这样的失败者混在一起?你们怎么能在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保持中立?中国从一个贫穷、孤立的国家,发展成一个工业巨头和崛起的中产阶级社会,这一切都得益于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以贸易和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全球规则体系,这套规则的目标是为所有国家提供利益和稳定。

认为中国能够在一个由普京这样的“混乱制造者”主导的价值观体系中繁荣是荒唐的。普京是一个制造混乱的“杀人窃贼”;或者由另一个混乱推动者、可能是下一个崩溃的国家——伊朗主导;又或者由全球南方,甚至仅由中国自身来定义的世界规则体系下,中国都不可能真正繁荣。

如果我是特朗普,我会探索一个类似“尼克松访华”的举动——促成美中之间的和解,从而完全孤立俄罗斯和伊朗。这才是结束乌克兰战争、削弱伊朗在中东影响力、并缓解与北京紧张关系的关键一步。

而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或许会让他尝试这一点。

无论如何,如果要让21世纪保持稳定,中国和美国必须合作。如果竞争和合作完全让位于对抗,一个混乱的21世纪将等待着我们两国。

来源:加美财经

掌握最新全球资讯,下载FX168财经APP

相关推荐

关闭

弗里德曼:美中两个大国不能只透过一根吸管对视


纽约时报的记者和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写了他对特朗普时代美中关系的看法,认为两个大国必须在竞争的同时保持合作。 本月,当特朗普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华盛顿参加他的就职典礼时,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和暗地里的笑声。 ...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