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月17日 13:39,港股醫藥ETF(159718)上漲1.62%,最新價報0.56元,盤中成交額已達1321.37萬元,換手率6.23%。跟蹤指數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930965)強勢上漲2.31%,成分股微創機器人-B(02252)上漲7.31%,和黃醫藥(00013)上漲6.51%,信達生物(01801)上漲6.33%,三生制藥(01530),諾誠健華(09969)等個股跟漲。
醫療創新ETF(516820)上漲0.31%,最新價報0.32元,盤中成交額已達2089.33萬元%。跟蹤指數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931484)上漲0.42%,成分股奕瑞科技(688301)上漲8.13%,艾力斯(688578)上漲7.69%,特寶生物(688278)上漲6.37%,愛博醫療(688050)上漲2.72%,華潤三九(000999)上漲2.27%。
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1月16日,港股醫藥ETF近半年累計上漲7.78%,漲幅排名可比基金1/4。醫療創新ETF近1周累計上漲0.95%,漲幅排名可比基金1/2。
規模方面,醫療創新ETF近1周規模增長2340.64萬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1/2。
份額方面,醫療創新ETF本月以來份額增長1400.00萬份,實現顯著增長,新增份額位居可比基金1/2。
資金流入方面,醫療創新ETF最新資金淨流入674.89萬元。拉長時間看,近22個交易日內有13日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2654.64萬元,日均淨流入達120.67萬元。數據顯示,杠杆資金持續布局中。醫療創新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480.66萬元,最新融資餘額達8218.38萬元。
從估值層面來看,港股醫藥ETF跟蹤的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28.18倍,處於近5年13.83%的分位,即估值低於近5年86.17%以上的時間,處於曆史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創新ETF跟蹤的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估值處於曆史低位,最新市淨率PB為4.39倍,低於指數近5年86.88%以上的時間,估值性價比突出。


1月16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就推進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發布通知,明確改革目標,以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為支撐,在做好醫保基金預付的同時,充分考慮定點醫藥機構需求和能力,2025年全國80%左右統籌地區基本實現即時結算,2026年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實現即時結算。國家醫保局要求各地堅持優化傳統結算與創新結算方式相結合,充分壓縮流程和時長,由原來從定點醫藥機構申報截止次日到醫保基金撥付不超過30個工作日減少至20個工作日。堅持基金預付與即時結算相結合,既通過基金預付增加醫藥機構現金總量,也通過即時結算加快醫藥機構現金流速。堅持試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指導地方從實際出發,合理確定結算模式,以點及面,分步推開,按照時間節點逐步推進完成相關工作。
2025年1月17日,國家醫保局醫保部門“保障人民健康 賦能經濟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2024年我國醫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餘,醫保基金安全可持續。
港股醫藥ETF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50只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的醫療衛生行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範圍內醫藥衛生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930965)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藥明生物(02269)、百濟神州(06160)、信達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石藥集團(01093)、中國生物制藥(01177)、京東健康(06618)、國藥控股(01099)、再鼎醫藥(09688)、藥明康德(02359),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57.44%。
港股醫藥ETF(159718),場外聯接(平安中證港股醫藥ETF聯接A:019598;平安中證港股醫藥ETF聯接C:019599)。
醫療創新ETF緊密跟蹤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從醫藥衛生行業的上市公司中,選取30只盈利能力較好且具備一定成長性和研發創新能力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兼具盈利性與成長性的醫藥及醫療器械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931484)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邁瑞醫療(300760)、藥明康德(603259)、恒瑞醫藥(600276)、愛爾眼科(300015)、聯影醫療(688271)、科倫藥業(002422)、長春高新(000661)、智飛生物(300122)、華東醫藥(000963)、新產業(300832),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66.25%。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