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被中國政府以國安法懸賞通緝的19歲香港女生,擔心英國政府為貿易放棄對香港人的保護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BBC:被中國政府以國安法懸賞通緝的19歲香港女生,擔心英國政府為貿易放棄對香港人的保護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BBC報道,大約一年前,張晞晴(Chloe Cheung)還在參加A-level考試(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是英國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高中生在完成兩年制高級中學課程後參加的大學入學考試)。而現在,她的名字已經出現在中國政府通緝異見人士的名單上。

這位曾是合唱團成員、如今成為民主運動人士的女孩,在去年12月醒來後得知,香港警方懸賞100萬港元,征集能促成她在海外被捕的信息。

“我本來只是想在高中畢業後休息一年。” 現年19歲、居住在倫敦的張晞晴告訴BBC,“但現在竟然成了被懸賞通緝的人!”

張晞晴是19名被指控違反《國安法》的活動人士中最年輕的一位。這部法律是北京在五年前香港爆發大規模民主抗議後推出的。

2021年,她和家人通過英國為香港人提供的特殊簽證計劃移居英國。

她可能永遠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並且表示自己在旅行時必須格外小心。

香港官員在平安夜發布了針對張晞晴的通緝令,並使用了他們手頭唯一的一張她的照片——那是一張她11歲時的照片。

“剛開始我真的嚇壞了。” 她說。但隨後,她選擇了公開回應。

“我不想讓政府以為我害怕。因為如果香港人已經無法在香港為自己發聲,那麼我們這些身處海外、可以自由表達而無需恐懼的人,就必須站出來為他們發聲。”

2019年香港抗議活動初期,張晞晴和學校的朋友們一起參加了她的第一次示威。

當時,大批抗議者走上街頭,反對一項被視為擴大中國政府對香港控制權的法案。自1997年英國將香港移交給中國以來,這座城市一直享有半自治地位。

“在那之前,政治對我來說從來都沒有存在過……所以我第一次參加抗議時,帶着的是好奇心。” 她回憶道。

然而,她目睹了警方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並看到一名警察用腳踩在抗議者的脖子上。

“我感到極度震驚。” 她說,“那個瞬間,徹底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在香港長大的張晞晴,曾以為自己生活在一個雖屬於中國,但仍然保留許多自由的城市。

她以為,香港人可以“談論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事情”,並且“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但當當局進行暴力鎮壓後,她意識到事實並非如此。她開始參加抗議活動,起初並沒有告訴父母。

“當時我沒告訴他們,因為他們對政治不關心。” 她說。但當局勢變得“越來越瘋狂”時,她強迫父母和她一起去抗議。

遊行中,警方向他們發射催淚彈,他們不得不跑進地鐵躲避。她說,父母終於親身經曆了抗議現場的真實情況,而不是電視上那些將責任歸咎於示威者的報道。

在經曆了數月的示威後,北京在2020年通過了《國安法》。這一刻,香港曾有的許多自由——言論自由、政治集會的權利,幾乎瞬間消失。

城市中象征民主的事物,包括雕像和獨立報紙,不是被拆除就是被關閉或抹去。那些公開批評政府的人——從教師到像英國公民黎智英這樣的企業家紛紛遭到審判,最終被關進監獄。

面對鎮壓,英國推出了針對香港人的英國國民(海外)(BNO)簽證計劃。張晞晴的家人是最早接受這一計劃的家庭之一。

他們搬到了利茲,只因為那里有最便宜的Airbnb可租住。當時,張晞晴不得不在學期中途完成GCSE考試,而且正值新冠疫情封鎖期間。

起初,她感到非常孤獨。她說,很難交到朋友,英語交流也有困難。而且身邊幾乎沒有其他香港人。

由於無法負擔每年超過2萬英鎊的國際學生學費,她開始在支持民主的非政府組織“香港自由委員會”工作。

2023年,中國開始對異見人士懸賞通緝,最初的目標是知名抗議領袖和反對派政治人物。當時還在完成A-level考試的張晞晴,認為自己“太無名”而不會成為目標。

但她的名字出現在通緝名單上,表明北京當局決心追捕海外的活動人士。

她說,這個懸賞讓她成為被監視的對象,也鼓勵第三方向當局舉報她在英國的活動。

根據本周的一份報告,過去十年,中國是全球範圍內打壓流亡異見人士最積極的國家。

另一名香港流亡人士曾在倫敦遭襲,並指控這是與中國政府有關的勢力所為。

去年5月,英國警方指控三名男子為香港政府收集情報,並闖入一所民宅。其中一人隨後在不明情況下死亡。

“他們盯上香港人,只是想用這種方式嚇退其他人。” 張晞晴說。

她表示,近年來移居英國的許多香港人都保持沉默,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家人仍然在香港。

“大多數BNO簽證持有者都告訴我,他們不想冒風險。” 她說。“這很讓人難過,但我們不能責怪他們。”

在張晞晴被通緝的當天,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表示,英國不會容忍“任何外國政府試圖脅迫、恐嚇、騷擾或傷害其海外批評者的行為”,英國政府承諾支持在英國的香港人。

但張晞晴認為,英國應該采取更多行動。今年年初,她花了幾周時間在威斯敏斯特進行遊說。

過去兩周,她在唐寧街的新年慶祝活動上會見了首相基爾·斯塔默,還會見了影子外交大臣普麗蒂·帕特爾。後者隨後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我們絕不能對英國境內的跨國鎮壓行為退讓分毫。”

然而,她擔心英國近期對中國的示好,可能會讓香港人在英國的保護減少。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如果英國政府真的想維護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他們是否還會保護我們?”

她在倫敦街頭會感到害怕嗎?

她說,相比香港的政治活動人士正在面臨的風險,自己的遭遇其實不算什麼。

“當我想到他們所承受的事情……那相比之下,我在海外被懸賞通緝根本算不上什麼大事。”

來源:加美財經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