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國通脹與經濟壓力內容導讀
通脹指標全面惡化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初,美國通脹再度抬頭,多個關鍵指標顯示價格壓力正朝着錯誤方向發展。美聯儲首選的通脹衡量指標——核心PCE物價指數(剔除食品和能源)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2.7%,高於此前報告的2.5%。將於2月28日公布的1月核心PCE預計同比增長2.6%,整體PCE環比增長預計為0.3%,高於前值0.2%。這一趨勢表明,通脹不僅未接近美聯儲2%的目標,反而在疫情後供需失衡和勞動力市場壓力的推動下持續上升。總統特朗普擬議的關稅政策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價格上漲的擔憂,可能使得通脹雪上加霜。
投入成本飆升與關稅效應
美國工廠的投入成本已攀升至兩年來的最高水平。標普全球數據顯示,2月制造商投入價格指數創2022年10月以來新高,達拉斯聯儲調查顯示原材料價格指數翻倍至2022年9月峰值水平。疫情後,木材、鋼鐵等關鍵材料價格居高不下,而特朗普計劃對墨西哥和中國加征關稅進一步推高進口成本。一家食品制造商警告:“關稅將使進口商品更貴,最終由消費者買單。”與此同時,史上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導致雞蛋價格飆升至曆史新高,食品雜貨價格成為通脹焦點。住房、醫療和汽車保險成本的持續上漲,抵消了家具和家電價格的回落,整體通脹壓力有增無減。
通脹預期創30年新高
通脹預期的上升為價格壓力火上澆油。密歇根大學2月調查顯示,長期通脹預期(未來5至10年)升至3.5%,為1995年以來最高水平;未來一年預期升至4.3%,拖累消費者信心指數。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高級經濟學家斯蒂芬妮·吉查德指出:“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擔憂主導了市場情緒。”企業已開始調整策略,例如史蒂夫·馬登(SHOO.US)計劃秋季提價以應對中國關稅,而Kontoor Brands(KTB.US)考慮轉移生產或進一步漲價。以下是近期通脹預期變化對比:
指標 | 1月數值 | 2月數值 |
---|---|---|
一年通脹預期 | 3.3% | 4.3% |
長期通脹預期 | 3.2% | 3.5% |
工資上漲加劇價格壓力
工資增長成為通脹的另一推手,盡管疫情期間的勞動力短缺已緩解,但部分指標顯示壓力再起。ADP Research報告稱,1月在職人員工資兩年多來首次上漲,政府就業數據顯示,平均時薪增幅達0.4%,為2022年初以來最大漲幅。美國豪斯特酒店(HST.US)首席財務官警告,2025年工資和福利成本將顯著高於去年,成為盈利最大威脅。孩之寶(HAS.US)首席財務官也在財報中表示:“勞動力成本上升正在推高制造和物流費用,短期內難以緩解。”工資壓力可能通過企業成本轉嫁進一步推高消費品價格。
編輯總結
美國通脹在2025年初呈現全面回升態勢,核心PCE超預期增長、投入成本創兩年新高以及工資上漲共同構成了價格壓力。特朗普關稅政策和禽流感疫情等外部因素加劇了通脹風險,消費者和企業對未來價格的悲觀預期已推高至近30年峰值。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的立場反映了對通脹失控的警惕,短期內經濟可能面臨滯脹隱憂。未來數月,關稅實施細節和勞動力市場動態將成為關鍵觀察點,投資者需謹慎應對潛在波動。
名詞解釋
核心PCE物價指數: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美聯儲衡量通脹的核心指標。
通脹預期:消費者和企業對未來價格漲幅的預測,可能影響實際通脹走勢。
投入成本:企業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支出,直接影響商品價格。
2025年相關大事件(倒序)
2025年2月27日:標普全球報告美國制造商投入價格指數創2022年10月以來新高(來源:標普全球)。
2025年2月10日:特朗普簽署對墨西哥和中國加征關稅的行政命令(來源:彭博社)。
2025年1月31日:核心PCE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通脹達2.7%(來源:美國商務部)。
國際知名投行與專家點評
“通脹壓力提前到來,關稅將使情況惡化。” — ITR Economics經濟學家Lauren Saidel-Baker,2025年2月27日
“美國經濟面臨滯脹風險,美聯儲可能被迫調整政策。” — Goldman Sachs分析師Toshiya Hari,2025年2月26日
“工資和投入成本上升將推高消費品價格,通脹短期難降。” — Morgan Stanley分析師Joseph Moore,2025年2月25日
“特朗普關稅可能引發新一輪通脹循環。” — Mizuho分析師Vijay Rakesh,2025年2月27日
“通脹預期升至30年高點,市場信心岌岌可危。” — UBS分析師Timothy Arcuri,2025年2月28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