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股價8.5%暴跌拖累日本股市,2025年2月創兩年最大跌幅凸顯特朗普關稅衝擊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英偉達股價8.5%暴跌拖累日本股市,2025年2月創兩年最大跌幅凸顯特朗普關稅衝擊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2025年日本股市與半導體動態內容導讀

日本股市2月暴跌背景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2月,日本股市正經曆自2022年以來最劇烈的單月下跌,日經225指數跌幅預計超過12%。此輪拋售潮的導火索是市場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新關稅政策的擔憂加劇,尤其是對墨西哥(25%關稅)和中國(額外10%關稅)的貿易限制措施,計劃於3月生效。這些政策不僅威脅到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還引發了對科技行業需求萎縮的恐慌。截至2月28日,日經225指數已跌至37500點附近,較去年10月的年內高點下滑約15%。市場人士指出,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是推動拋售的核心動力。

英偉達股價崩盤的影響

2月27日,英偉達Nvidia, NVDA.O)股價在美股市場暴跌8.5%,單日市值縮水超過2700億美元。盡管公司最新財報顯示第四財季收入增長至393億美元,但市場對其高增長預期的冷卻和對衝基金的看跌操作引發恐慌性拋售。英偉達CEO黃仁勳在財報後表示:“全球對AI計算的需求並未減弱,但外部經濟壓力可能帶來短期波動。”這一事件迅速波及日本市場,因英偉達不僅是全球AI芯片龍頭,其股價走勢也常被視為半導體行業的風向標。日本科技股在周四交易中普遍下挫,顯示出市場對英偉達表現的高度敏感性。

半導體類股的連鎖反應

英偉達的股價崩盤直接拖累了日本的半導體和AI相關股票。東京市場上,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和Advantest等公司股價在周四下跌超6%,而軟銀集團旗下與AI相關的資產也未能幸免。以下是主要公司近期表現對比:

公司 2月跌幅(截至2月28日) 主要業務
英偉達 -15% AI芯片設計
東京電子 -11% 半導體制造設備
Advantest -9% 芯片測試設備

分析認為,特朗普關稅可能推高芯片生產成本,同時削弱下遊客戶需求,導致半導體行業短期承壓。然而,日本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使其難以完全退出市場競爭。

專家觀點與市場預期

T&D資產管理高級交易員Yusuke Sakai指出:“英偉達業績公布後,東京科技股短暫回暖,但美國市場的拋售表明風險遠未消散,當前市場情緒極為脆弱。”同樣,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高級投資策略師Kohei Onishi分析:“日經225跌破38000點反映了市場對關稅影響的重新評估,此前投資者顯然低估了政策的衝擊力度。”兩位專家均認為,短期內拋售可能持續,但若全球經濟未陷入衰退,日本股市或在年中逐漸企穩。

編輯總結

2025年2月,日本股市因英偉達股價暴跌和特朗普關稅政策雙重打擊而大幅下挫,半導體行業成為重災區。日經225指數的跌勢凸顯了市場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高度警惕。盡管短期內恐慌情緒主導交易,但日本科技企業的技術儲備和市場地位為其提供了緩衝空間。若關稅影響可控且AI需求回升,股市有望在未來數月逐步修複。當前局勢下,投資者需關注美國經濟數據和特朗普政府的進一步政策動向。

名詞解釋

  • 日經225指數: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股票指數,涵蓋225家代表性企業。

  • 特朗普關稅:美國針對特定國家實施的高稅率貿易壁壘政策。

  • 半導體類股:涉及芯片設計、生產及設備制造的股票類別。

2025年相關大事件(倒序)

  • 2025年2月27日:英偉達發布第四財季財報,收入393億美元,股價卻暴跌8.5%(來源:彭博社)。

  • 2025年2月10日:特朗普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實施25%關稅(來源:華爾街日報)。

  • 2025年1月20日:日經225指數跌破39000點,創年內低點(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國際知名投行與專家點評

“英偉達的跌勢可能標誌着科技股熱潮的轉折點,市場需要冷靜。” —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Dan Ives,2025年2月28日

“日本股市的反應過度了,但關稅風險確實不容忽視。” — Goldman Sachs分析師Toshiya Hari,2025年2月27日

“半導體行業的調整是周期性的,長期前景依然向好。” — Morgan Stanley分析師Joseph Moore,2025年2月26日

“英偉達的波動加劇了全球芯片股的下行壓力。” — Mizuho分析師Vijay Rakesh,2025年2月27日

“日經225的底部可能在37000點附近,需觀察美國市場動向。” — UBS分析師Timothy Arcuri,2025年2月28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