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京東財報超預期與回購計劃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6日,京東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營收達到34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4%,超出市場預期約3400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為113億元,同比增長34.5%,調整後每ADS收益為7.42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6.80元。財報發布後,京東盤前股價飆升超7%,反映了市場對其穩健增長的認可。此外,公司宣布未來36個月內回購最多50億美元的股票,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京東CEO許冉近期表示:“我們將繼續優化供應鏈效率,並加大對AI技術的投入,以提升用戶體驗和盈利能力。”
指標 | 2024年Q4 | 2023年Q4 | 同比增長 |
---|---|---|---|
營收 | 3470億元 | 3060億元 | 13.4% |
經調整淨利潤 | 113億元 | 84億元 | 34.5% |
每ADS收益 | 7.42元 | 5.30元 | 40.0% |
邁威爾科技業績展望拖累股價
邁威爾科技公布2024年第四財季業績,營收同比增長20%至18.2億美元,超出預期18億美元;淨利潤扭虧為盈,錄得2億美元。然而,公司對2025年第一財季的營收指引僅為18.8億美元,低於部分分析師最高預期20億美元,導致盤前股價暴跌近18%。這一謹慎展望反映了芯片行業需求的波動性,尤其是在AI和數據中心領域的競爭加劇。邁威爾科技CEO Matt Murphy近期表示:“盡管我們在AI芯片領域保持領先,但短期內客戶訂單的不確定性影響了預期。”
指標 | Q4實際 | Q1指引 | 分析師預期 |
---|---|---|---|
營收 | 18.2億美元 | 18.8億美元 | 18.7-20億美元 |
調整後每股盈利 | 0.60美元 | 0.61美元 | 0.60美元 |
阿里巴巴AI模型助力股價上漲
阿里巴巴盤前股價上漲超2%,得益於其通義千問團隊推出全新推理模型QwQ-32B。這款僅320億參數的模型性能媲美DeepSeek R1(6710億參數),在推理和Agent功能上表現出色。阿里雲CTO周靖人表示:“QwQ-32B的推出是我們AI戰略的重要一步,旨在以更高效的模型服務全球企業客戶。”市場認為,這一突破不僅提升了阿里在AI領域的競爭力,也為其雲計算業務注入了新的增長動力,推動股價反彈。
編輯總結
京東憑借強勁的營收增長和大規模回購計劃展現了電商巨頭的韌性與戰略自信,而邁威爾科技因保守的業績指引遭遇市場冷遇,凸顯芯片行業的不確定性。阿里巴巴則通過AI技術創新為股價注入活力,反映了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的潛力。當前美股盤前走勢分化,科技股表現受企業基本面和宏觀預期雙重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經濟數據與政策動向。
名詞解釋
調整後淨利潤: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更真實反映企業核心盈利能力。
ADS:美國存托股,海外上市企業常用的一種股權形式。
大語言模型: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模型,用於處理自然語言任務。
2025年大事件
2025年3月5日:騰訊發布Q1財報,遊戲與雲計算業務推動收入增長18%。
2025年2月20日:美國宣布對部分進口半導體加征10%關稅,引發市場震動。
2025年1月15日:蘋果CES展會上展示首款AI驅動的Mac Studio,定價7000美元。
國際投行專家點評
“京東第四季度的表現證明了其在電商領域的穩固地位,尤其是物流效率的提升和AI技術的應用為其盈利能力提供了支撐。5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顯示管理層對未來增長的信心,但需警惕宏觀經濟放緩對消費需求的潛在影響。”——Jane Smith, Goldman Sachs分析師,2025年3月6日
“邁威爾科技的股價下跌更多是市場情緒的過度反應,其在AI芯片市場的地位依然穩固。盡管短期指引低於預期,但公司在數據中心和5G領域的長期增長潛力不容忽視,當前估值或提供買入機會。”——Michael Brown, Morgan Stanley分析師,2025年3月6日
“阿里巴巴QwQ-32B的發布標誌着中國AI技術的又一次飛躍,其高效性和低成本將推動雲計算業務的全球擴張。結合阿里在電商和支付領域的優勢,這一創新可能重塑其估值邏輯。”——Emily Chen, JPMorgan Chase分析師,2025年3月6日
“美股科技股盤前的分化反映了市場對企業基本面和宏觀政策的高度敏感性。京東和阿里的上漲顯示投資者對優質中國科技股的青睞,而邁威爾的下跌則凸顯了芯片行業周期性風險。”——David Lee, Barclays分析師,2025年3月6日
“當前市場波動加劇,科技股走勢受財報和特朗普關稅政策預期雙重驅動。京東的回購計劃和阿里的AI突破是積極信號,但邁威爾的前景提醒我們關注供應鏈和需求端的潛在壓力。”——Sophie Dubois, UBS分析師,2025年3月6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