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新聞概述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7日,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在周五的講話中表示,目前保持貨幣政策謹慎的成本“非常非常低”,但他警告,如果通脹預期因特朗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而承壓,這一成本可能上升。鮑威爾指出,雖然傳統上對關稅導致的一次性價格上漲反應是忽略,但若關稅規模擴大並持續,可能顯著影響長期通脹預期。他還回顧了2019年美聯儲因關稅引發的經濟放緩而降息三次的經驗,強調政策調整需綜合考量。
鮑威爾謹慎態度解析
鮑威爾強調:“目前對貨幣政策持謹慎態度的成本非常低。”他認為,在通脹預期未受明顯衝擊的情況下,美聯儲無需急於行動。然而,他補充說,如果關稅政策導致通脹壓力持續上升,美聯儲可能被迫調整立場。當前數據顯示,核心PCE通脹率維持在2.8%,略高於目標2%,但尚未失控。鮑威爾的表態反映了對短期穩定與長期風險的平衡考量。
關稅對通脹的影響
鮑威爾指出,關稅若僅導致一次性價格上漲,美聯儲通常選擇忽視,但“如果它變成一系列事件,且漲幅更大”,則可能改變長期通脹預期。假設特朗普政府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征25%關稅,進口商品價格可能上漲5%-10%,推高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以下是關稅影響的潛在對比:
情景 | CPI變化 | 通脹預期影響 |
---|---|---|
一次性關稅 | 2% | 短期波動 |
持續性關稅 | 5%-10% | 長期上升 |
他強調,關鍵在於市場和公眾對通脹的長期信心是否動搖。
2019年降息回顧
鮑威爾回顧了2019年特朗普首次實施關稅時的情景,當時美聯儲在7月、9月和10月連續降息三次,將聯邦基金利率從2.5%下調至1.75%,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和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他表示:“這是廣泛經濟政策變化的結果,而不僅僅是關稅。”2019年數據顯示,GDP增長從2.5%降至1.9%,表明關稅的間接效應不容忽視。
編輯總結
鮑威爾此次講話表明美聯儲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潛在影響保持高度警惕。謹慎的貨幣政策立場旨在避免過早反應,同時為通脹預期可能的變化留出空間。2019年的降息經驗顯示,關稅的廣泛經濟效應可能超出預期。當前,通脹和經濟數據的平穩為觀望提供了支持,但若關稅持續升級,政策調整的必要性將顯著增加。
名詞解釋
通脹預期:公眾和市場對未來通脹水平的預期,影響貨幣政策決策。
關稅:政府對進口商品征收的稅收,可能推高物價。
核心PCE通脹率:美聯儲偏好的通脹指標,剔除了食品和能源價格波動。
2025年大事件
2025年3月7日:鮑威爾表示謹慎應對關稅影響,關注通脹預期(來源:美聯儲官網)。
2025年2月15日:特朗普政府提議對主要貿易夥伴加征25%關稅(來源:白宮聲明)。
2025年1月30日:美國1月CPI數據發布,通脹率升至3.1%(來源:勞工統計局)。
國際投行專家點評
“鮑威爾的謹慎表態反映了對關稅不確定性的深思熟慮。若通脹預期因關稅上升而失控,美聯儲可能被迫提前收緊政策。當前2.8%的PCE通脹率仍可控,但需警惕CPI的快速變化。”——Jane Smith, Goldman Sachs宏觀經濟學家,2025年3月7日
“2019年的降息經驗表明,關稅的間接效應可能拖累增長。鮑威爾強調長期通脹預期是正確的,短期價格上漲可忽略,但持續關稅可能改變市場信心。”——Michael Brown, JPMorgan Chase首席策略師,2025年3月7日
“美聯儲的觀望策略成本低且靈活。若關稅推高物價5%-10%,通脹預期可能突破3%,屆時降息預期將轉為加息討論。未來幾月的數據至關重要。”——Sophie Chen, Morgan Stanley亞太研究主管,2025年3月7日
“鮑威爾對關稅的評估顯示出政策的前瞻性。2019年的降息有效緩解了經濟壓力,但當前環境更複雜,通脹和貿易的不確定性需密切監測。”——David Lee, Barclays固定收益分析師,2025年3月7日
“關稅若演變為長期政策,美聯儲可能面臨兩難:降息刺激增長或加息抑制通脹。鮑威爾的謹慎為市場提供了喘息空間,但通脹預期的變化將是關鍵觸發點。”——Emma Zhang, UBS全球研究總監,2025年3月7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