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美股暴跌:標普納指創半年新低,特斯拉腰斬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周一(2025年3月10日),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三大指數大幅下挫。標普500指數收跌2.69%,創2024年12月18日以來最差單日表現;納指收跌4%,創2022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雙雙觸及半年新低;道指收跌2.08%。科技股重創,“科技七姐妹”普跌,特斯拉跌15.43%,較12月高位腰斬,創2020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抹去大選後全部漲幅;英偉達跌5.07%,蘋果跌4.85%。中概股同樣承壓,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跌3.59%,阿里巴巴跌5.75%。市場恐慌指數VIX飆升19.13%,報27.84,創去年12月以來新高。
經濟放緩信號加劇:高盛下調增長預期
經濟放緩信號日益明顯,紐約聯儲最新消費者預期調查顯示,2月短期通脹預期上升,中長期預期持穩,但消費者對財務狀況擔憂加劇。高盛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指出本輪關稅升級影響更廣,可能推高通脹,壓低消費者實際收入,導致支出謹慎,經濟增長引擎受阻。企業投資意願下降,企業家信心下滑。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兩年期美債收益率跌9.78個基點至3.9019%,反映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增強,投資者擔憂經濟陷入停滯甚至衰退。
特朗普政策引衰退擔憂:市場情緒惡化
特朗普政府言論加劇市場不安。特朗普上周末表示,其關稅政策可能影響經濟增長,未排除經濟衰退可能性,稱當前為“過渡期”。美財長貝森特上周五也暗示經濟放緩風險。美聯儲已進入3月19日FOMC會議前靜默期,市場缺乏政策指引。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包括經濟衰退擔憂、貿易緊張升級、政府停擺風險及日本可能加息預期,導致投資者轉向避險資產。美股三大指數盤中跌幅一度擴大,納指跌近5%,市場情緒顯著惡化。
全球市場動蕩:日元黃金走強,油價跌至半年低點
全球市場同樣承壓。避險情緒推高日元,美元兌日元跌0.50%至147.31,創五個月新高;黃金盤中跌0.7%,COMEX黃金期貨收跌至2892.50美元/盎司,但仍具避險吸引力。原油市場受經濟放緩及關稅影響需求前景拖累,WTI原油跌1.50%至66.0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跌1.53%至69.28美元/桶,雙雙觸及半年低點。歐股全面下跌,泛歐STOXX 600指數跌1.29%,德國股指跌1.69%。加密貨幣市場劇震,比特幣盤中跌超7000美元,跌破8萬美元關口,收報79455.00美元,跌8.93%。以下是部分資產表現對比表:
資產 | 日表現 | 備注 |
---|---|---|
日元 | 漲0.50% | 創五個月新高 |
比特幣 | 跌8.93% | 跌破8萬美元 |
WTI原油 | 跌1.50% | 半年低點 |
黃金 | 跌0.74% | 獲利回吐 |
編輯總結
美股“黑色星期一”反映了市場對經濟放緩和特朗普政策的深度擔憂。標普和納指創半年新低,特斯拉等科技巨頭暴跌,全球避險情緒推高日元和美債需求,而油價和比特幣承壓下行。經濟放緩信號、關稅不確定性及美聯儲政策真空期共同拖累市場信心,短期波動或持續。投資者應關注美聯儲3月19日會議及後續政策動向,同時謹慎配置資產,關注避險資產表現。長期看,若衰退風險加劇,市場可能面臨更大調整壓力。
名詞解釋
標普500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衡量美國500家大市值公司股票表現的指數。
納指: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包含納斯達克市場所有股票,偏重科技股。
VIX:恐慌指數,衡量市場波動預期,值越高表明市場恐慌情緒越濃。
美債收益率:美國國債的回報率,下降通常反映避險需求增加。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3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數暴跌,標普和納指創半年新低,特斯拉跌15.43%,比特幣跌破8萬美元。
2025年3月9日:特朗普表示關稅政策可能影響經濟增長,未排除衰退可能性,引發市場恐慌。
國際投行專家點評
“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主導市場,經濟放緩信號加劇,短期內波動或持續,投資者需關注美聯儲降息節奏和避險資產配置。” —— James Carter,高盛高級分析師,2025年3月
“美股暴跌反映了市場對衰退的恐懼,科技板塊首當其衝。未來幾周需密切關注政策走向,謹慎對待高風險資產。” —— Emily Watson,摩根士丹利市場策略師,2025年3月
“全球避險情緒推高日元和美債需求,但油價和加密貨幣承壓明顯。若經濟繼續惡化,市場可能面臨更深層次調整。” —— Robert Hughes,摩根大通風險管理專家,2025年3月
“特斯拉等科技股暴跌不僅是市場調整,更反映了對未來增長預期的懷疑。投資者應關注其基本面修複和政策環境變化。” —— Sophie Laurent,巴克萊投資顧問,2025年3月
“比特幣跌破8萬美元顯示宏觀經濟壓力對高風險資產的衝擊,短期內建議關注避險資產表現,長期需警惕系統性風險。” —— Michael Evans,花旗集團金融科技研究員,2025年3月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