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導言:蘋果股價承壓新挑戰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13日,華爾街巨頭摩根士丹利下調了對蘋果公司未來12個月目標股價,從275美元降至252美元,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此次調整源於蘋果備受期待的Apple Intelligence核心功能——升級版Siri數字助手的延遲推出,以及中美貿易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蘋果股價年內已下跌近15%,遠遜於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投資者對其增長前景的信心受到考驗。本文將深入分析摩根士丹利的研報要點,探討Siri延遲與關稅對蘋果的影響,並結合機構觀點展望未來。
摩根士丹利下調目標價:252美元背後的邏輯
摩根士丹利在3月12日發布的研報中,將蘋果目標股價從275美元下調至252美元,但維持“增持”評級。調整主要基於兩大利空因素:一是Siri升級的推遲,導致iPhone換機周期放緩;二是中美關稅帶來的20億美元額外成本,侵蝕利潤空間。研報預測,蘋果2025年日曆年(CY25)iPhone出貨量為2.30億台,同比持平;2026年(CY26)為2.43億台,同比增長6%,較此前預期分別下調1%和5%。受此影響,2026財年(FY26)營收預期降至4360億美元,每股收益(EPS)下調至8美元,較市場共識低1%-2%,市盈率從32倍降至30倍。
年度 | 出貨量(億台) | 同比增長 | 調整前預期 |
---|---|---|---|
CY25 | 2.30 | 0% | 2.32 |
CY26 | 2.43 | 6% | 2.56 |
Siri延遲:iPhone換機周期承壓
蘋果原計劃在iPhone 16系列中推出的升級版Siri,因AI技術開發滯後被推遲至“未來一年”逐步上線,未給出具體時間表。摩根士丹利指出,Siri的延遲將直接削弱iPhone銷量增長曲線斜率。AlphaWise調查顯示,50%的iPhone用戶因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延期未升級至iPhone 16,且“更先進的AI功能”已成為換機前五大驅動力,其中升級版Siri被視為“頭號AI應用”。蘋果高管曾表示,新Siri將具備個人上下文理解與深度應用交互能力,但目前進度緩慢,或錯失2025年換機熱潮。
關稅衝擊:成本上升擠壓利潤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為蘋果帶來額外挑戰。摩根士丹利預計,2025年蘋果將因關稅面臨20億美元的進口成本壓力。雖然蘋果可能通過談判爭取部分豁免,但若無廣泛減免,利潤率將受明顯擠壓。研報分析,若蘋果選擇轉嫁成本,可能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若自行消化,則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承壓。特朗普政府重啟的貿易戰已導致蘋果股價年內跌幅超標普500,市場對其供應鏈韌性提出質疑。
機構觀點:蘋果AI戰略前景分歧
“Siri延遲將拖累iPhone換機周期,疊加關稅成本,蘋果短期增長面臨阻力。但長期看,AI戰略落地仍具潛力,建議逢低布局。”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2025年3月12日
“蘋果錯失AI驅動的換機窗口,iPhone作為核心收入來源的地位受撼動,短期內難見反彈動力。” ——花旗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2025年3月11日
“盡管Siri推遲令人失望,蘋果在硬件與生態上的優勢未變,252美元目標價仍具吸引力。” ——高盛分析師Tammy Qiu,2025年3月13日
“關稅和AI進度雙重打擊下,蘋果需加速非英語市場布局,否則估值溢價將持續縮水。” ——瑞銀分析師David Lesne,2025年3月12日
“蘋果AI戰略的緩慢推進可能讓競爭對手搶占先機,但其現金流與品牌力仍是護城河。” ——巴克萊分析師Tom O’Malley,2025年3月13日
編輯總結
摩根士丹利下調蘋果目標價反映了市場對其短期增長的擔憂,Siri升級延遲削弱了iPhone換機動力,關稅成本則加劇了盈利壓力。然而,蘋果在硬件與生態系統上的長期優勢仍未動搖,252美元目標價暗示一定上行空間。未來AI戰略的執行效率與供應鏈調整能力,將決定其能否重拾增長動能。
名詞解釋
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推出的人工智能功能模塊,旨在提升設備智能化體驗。
Siri:蘋果的數字語音助手,提供語音交互與任務執行功能。
換機周期:消費者更換智能手機的平均時間長度。
2025年相關大事件(截至3月13日)
3月7日:蘋果宣布Siri升級推遲,預計2026年上線。
2月14日:特朗普政府確認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影響科技供應鏈。
1月10日:iPhone 16銷量不及預期,蘋果股價跌破220美元。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