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貿易戰致標普500跌9%,恒生指數漲17%:中國股市成全球避風港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特朗普貿易戰致標普500跌9%,恒生指數漲17%:中國股市成全球避風港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內容導讀

特朗普貿易戰下的全球市場轉向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特朗普的全面貿易戰政策引發全球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標普500指數自1月以來下跌9%,市值蒸發4萬億美元。與此同時,恒生指數上漲17%,中國股市意外成為新避風港。百達資產管理公司高管Andy Wong指出:“投資者正從‘TINA’(美國無可替代)轉向‘TIARA’(存在真正替代),中國市場因特朗普政策失誤而受益。”美股吸引力因關稅反複和政府支出削減而下降,全球資金流向發生顯著變化。

中國股市崛起的三大驅動力

中國股市反彈源於三大因素。首先,科技股表現強勁,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推出R1模型後,科技板塊年內上漲29%,上周創三年多新高。其次,財政刺激提振消費預期,增強市場信心。第三,低估值吸引資金,恒生指數較2021年高點低30%,遠期市盈率僅7倍。摩根大通銷售主管Serene Chen表示:“近期美元兌港元規模創紀錄,資金正大舉流入港股。”

中美股市表現與估值對比

中美股市表現迥異,以下為2025年迄今數據對比:

指數 年初至今漲幅 當前點位 遠期市盈率
標普500 -9% 約5400點 20倍
納斯達克100 -10% 約18000點 25倍
恒生指數 17% 約20000點 7倍
道瓊斯指數 -6% 約40000點 18倍

標普500跌入調整區,納斯達克100跌幅更大,而恒生指數憑借低估值和高增長逆勢上揚。

投行與專家的最新觀點

華爾街對美股態度轉謹慎,高盛將標普500年終目標從6500點下調至6200點,花旗將美股評級降至中性,同時上調中國股市至增持。花旗全球主管Dirk Willer稱:“美國例外論暫停,中國股市因技術突破和低估值更具吸引力。”Greenwoods資產管理公司Leo Gao表示,他在2月清倉美股,專注中國科技和消費領域。摩根士丹利數據則顯示,2月外資淨買入中國股票38億美元

編輯總結

特朗普貿易戰政策導致美股承壓,標普500跌入調整區,而中國股市因科技反彈、低估值和政策支持成為資金新寵。全球投資邏輯從美國主導轉向多元化,中國市場崛起反映了特朗普策略的意外後果。未來走勢取決於美國經濟數據和中國刺激政策的持續性。

名詞解釋

  • 貿易戰:通過關稅等措施針對他國經濟的競爭性政策。

  • 技術性調整:指數從高點下跌10%-20%的短期回調。

  • 遠期市盈率:基於未來12個月預期收益的估值指標。

2025年相關大事件(截至3月14日)

  • 3月13日:標普500跌超10%,進入技術性調整區間。

  • 2月28日:DeepSeek推出R1模型,推升中國科技股熱潮。

  • 1月20日:特朗普就職,貿易戰政策引發市場震蕩。

國際投行專家點評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適得其反,標普500跌9%而恒生指數漲17%,中國股市成為避風港。低估值和技術突破是關鍵驅動力,但需警惕全球衰退風險。”——Andy Wong,百達資產管理高管,2025年3月13日

美國股市高估值使其脆弱,標普500回調是必然結果。中國股市7倍市盈率和38億美元外資流入顯示資金重新配置趨勢明顯。”——Dirk Willer,花旗宏觀研究全球主管,2025年3月12日

“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削弱了美股吸引力,高盛下調目標至6200點。中國科技股29%的漲幅展現潛力,資金流向已不可逆轉。”——David Kostin,高盛首席策略師,2025年3月14日

“標普500蒸發4萬億美元市值,投資者轉向中國和歐洲是理性選擇。恒生指數的低估值和政策支持為其反彈提供了堅實基礎。”——Ross Mayfield,Baird投資策略師,2025年3月11日

“中國股市崛起是對特朗普策略失敗的諷刺回應。資金從美股撤出轉向香港,區域多元化配置正獲得回報,未來數月趨勢或延續。”——Lilian Haag,DWS高級投資經理,2025年3月13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