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一上台就持續揮舞關稅大棒,關稅範圍和力度都較其第一任期有所升級。經濟學家預計,特朗普關稅政策對外擾亂全球貿易格局,對內也未必符合特朗普的偉大設想。
特朗普政府目前政策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實施或威脅加征關稅,涉及鋼鋁、農產品、汽車等領域。
據彭博社統計,截至3月21日,特朗普新關稅將影響1.81萬億美元的貿易。
- 針對全球貿易:自3月12日起對輸美鋼鋁產品加征25%關稅;預計受影響貿易規模為2000億美元,影響美國GDP增幅-0.2%、通脹0.1%。
- 針對中國:自3月4日起對華商品加征20%關稅;預計受影響貿易規模為4450億美元,影響美國GDP增幅-0.2%、通脹0.1%;預計中國對美出口下降65%。
- 針對加墨:自3月4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一系列產品加征不同程度的關稅;預計受影響貿易規模為640億美元,影響美國GDP增幅-0.1%、通脹影響不大。
- 針對歐盟:威脅對歐盟產品征收25%關稅;預計受影響貿易規模為606億美元,可能拖累GDP增速0.7%,通脹增長0.4%。
美國通脹反彈、經濟增幅放緩的預期漸漸已然成為各大機構和組織的基本共識,美聯儲3月貨幣政策會議的經濟預測摘要也傳達了類似的擔憂。
Tax Foundation研究指出,特朗普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長期GDP下降0.2%、資本存量減少0.1%、就業機會減少14.2萬個。
經合組織(OECD)認為,特朗普新關稅將對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產生淨負面影響,但中國是個例外——可能反映了中國消費複蘇的潛力。
OECD將今明兩年加拿大GDP增速砍半至0.7%、將今年墨西哥GDP增長前景調向萎縮超1%、美國今明兩年增速預期放緩至2.4%和2.1%,但調升中國GDP增幅至4.8%。
讓美國再次富有?未必
特朗普指出,他的關稅措施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富有」,這與其「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如出一轍。
但有媒體指出,以史為鑒,特朗普政策帶來的「惡果」可能將使得特朗普的美好願景落空。
- 關稅帶來的通脹將由美國消費者承擔。研究發現,美國消費者幾乎承擔了特朗普第一任期關稅的全部影響。
- 關稅不僅不能帶動產出和就業,反而使其惡化。《Journal of Economics》指出,特朗普在2018年和2019年的關稅措施使得美國經濟遭受250億美元的淨損失。
- 貿易逆差難以減少。經濟學家分析稱,美國目前的貿易逆差實際上是由本國人儲蓄投資不足造成的,而不是特朗普說的外國不公平待遇。
- 難以縮減政府赤字。到2026年,關稅預計能給政府帶來3000億美元的可觀收入,但GDP的潛在下降將拖累國民收入和流入國庫的規模。
4月成為分水嶺?
特朗普將於4月2日開始實施對等關稅,人們也在試圖了解傳聞中的「海湖莊園協議」何時露面。
一部分專業人士認為,特朗普關稅可能只是想要與貿易國達成更有利於美國的協議的「談判手段」,最終將會逆轉關稅措施。
Vera Partners經濟政策主管亨利埃塔·特雷茲的名字,國會山莊正在形成一種觀點,即一旦過了4月1日,情況就會確定下來,市場就會平靜。
不過,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表示,即使特朗普最終削減關稅,這些關稅已經造成了損失。巨大的不確定性給經濟帶來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