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戰場從來不缺喧囂,各個參與者大展身手,但能將技術迭代、成本博弈與生態重構三者熔於一爐的玩家卻寥寥無幾。
3月21日,龍蟠科技(603906.SH/02465.HK)在南京隆重舉辦了首屆LOPAL DAY 全球新技術發布會,現場發布了包括四代高壓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代低電導率電動車冷卻液、二代燃料電池催化劑、一代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再生技術在內的四項前沿新技術,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龍蟠科技此次發布的四項技術——看似是孤立的各代際產品的技術突破,實則暗藏一條貫穿新能源產業鋰電、氫能、回收等多個關鍵領域的“珍珠鏈邏輯”。
這背後,是龍蟠科技用一場材料界的“煉金術”,奠定其在行業全新的生態站位。
01
四箭齊發
當“材料煉金術”撞上產業革命臨界點
動力電池技術迭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行業格局。
高壓實磷酸鐵鋰作為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利器,正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例如寧德時代的神行PLUS電池、比亞迪本周最新發布的“閃充刀片電池”等,使用的都是高壓實磷酸鐵鋰。欣旺達、蜂巢能源、億緯鋰能等電池廠商也在相繼推出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新品,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性能突破已成為產業鏈價值重構的關鍵變量。
高壓實磷酸鐵鋰憑借其顯著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特性,市場熱度持續攀升,下遊電池廠家對高壓實磷酸鐵鋰需求的顯著增加,使其在電池產業鏈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推動正極材料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隨着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要求的不斷提高,下遊電池廠商紛紛加快研發和生產高能量密度電池產品的步伐。這種市場趨勢
着眼2025年,采用多種新技術,在快充、能量密度、低溫性能上顯著改善的新一代鐵鋰電池將在中國衝擊高端市場。
作為全球排名前列的新能源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供應商,龍蟠科技最新發布的技術矩陣恰好切中了當前產業升級的核心命題:能量密度、產業協同和全生命周期。
在電池材料領域,龍蟠四代高壓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大於2.6g/cm3的壓實密度,通過一次燒結工藝突破生產效率瓶頸的技術路徑,是對傳統濕法工藝的一次重大變革與突破,既解決了高壓實磷酸鐵鋰成本過高的痛點,又打破了傳統鐵鋰材料的能量密度天花板。
技術突破帶來的協同效應在新能源汽車化學品領域更為顯著,用於確保電池散熱降溫,提升電池使用性能的冷卻液產品持續取得突破。龍蟠科技推出的三代低電導率冷卻液將抗金屬腐蝕保護性能提升至國標5倍。
此外,龍蟠此次通過在電池回收領域的新技術發布,構建了鋰電產業全生命周期的技術閉環。此次發布的一代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再生技術,巧妙利用廢舊磷酸鐵鋰極片和未注液電芯為原料,獨創了一種流程短、成本低、可制備高性能磷酸鐵鋰的一代火法再生技術。目前不僅與華為共同申請了專利,為2025年即將到來的動力電池退役潮提供前瞻解決方案,展現出龍蟠在技術創新與環保責任方面的雙重擔當。
此外,在目前尚處於產業發展起步階段的氫能領域,龍蟠本次也專門發布了性能更先進、成本更具競爭優勢的二代燃料電池催化劑產品,采用先進的鉑鈷合金工藝,在確保性能不打折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削減33%的貴金屬鉑載量,使得燃料電池汽車的進一步降本成為可能。
02
生態位升維:
重構產業價值鏈的“技術方程式”
作為新能源產業鏈的深耕者,龍蟠科技此次發布的四項新技術無疑是一次技術突圍與商業模式升維的里程碑事件。
其核心在於:通過材料性能突破、工藝革新與全生命周期布局,重塑新能源材料端的競爭格局,構建從研發到回收的閉環生態,以創新破除“內卷”、開拓藍海,在新能源產業的變革浪潮中,龍蟠科技以其獨特的技術組合和戰略眼光,正在實現從產業鏈的“工具人”到規則制定者的華麗轉身。
2024年,龍蟠科技確立了“全球綠色新能源核心材料領導者的”全新企業定位,這一轉變標誌着公司戰略方向的全面升級。
從單點、單個條線的技術突破,提升到面向綠色新能源核心材料領域的產品全生命周期創新,龍蟠科技展現出其對產業發展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布局。公司不僅關注材料本身的研發,更將視野拓展至“材料-電池-回收”的閉環戰略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致力於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能源生態。
龍蟠深知,單純的產品供應已不足以滿足產業的複雜需求,必須通過技術的不斷突破與迭代,構建從研發到應用的完整價值鏈。通過將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深度融合,龍蟠科技正在從單純的材料供應商轉型為綠色能源生態的構建者。
這種轉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圍繞戰略布局、產品性能、成本、可持續等關鍵維度上的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在戰略布局層面,龍蟠科技在新能源領域確立了國際化、垂直一體化布局和產品差異化三大戰略,與韓國LG簽訂了價值近百億元的合作訂單,並成功打造了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中國以外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工廠,並在這一項目上獲得了印尼國家主權基金等機構的注資合作。
在性能維度上,龍蟠科技通過高壓密材料等關鍵技術的突破,有效提升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續航能力,為新能源汽車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堅實支撐。與國內外頭部知名電池制造商的緊密合作,更是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鞏固了其行業領先地位。
在成本維度上,龍蟠科技通過工藝革新和再生技術的應用,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特別是通過回收利用廢舊電池中的鋰資源,不僅緩解了鋰資源短缺問題,同時進一步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使企業在資源價格波動中保持穩定盈利能力。
在可持續維度上,龍蟠科技在氫能領域的布局,體現了其對新興產業未來可持續發展前景的高度重視,以及堅持長期主義的深遠戰略思維。
龍蟠科技的組合拳不僅在戰略布局、性能、成本和可持續這四個維度上展現了強大的優勢,更在對上下遊企業以及跨界者的影響力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全新的生態站位逐步改寫材料行業的遊戲規則。
對上遊而言,龍蟠科技的再生技術增強了其在鋰資源領域的話語權。通過與電池企業的合作,龍蟠科技能有效回收廢舊電池中的鋰資源,降低對原生鋰資源的依賴,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對下遊客戶,龍蟠科技憑借冷卻液和高壓密材料等高性能產品,建立了緊密的技術捆綁關系。通過定制化服務、技術協同與支持以及聯合研發與創新等方式,龍蟠科技不僅滿足了客戶的需求,還與客戶形成了深度的合作關系。
03
三大維度捕捉市場認知差
當下,資本市場卻尚未充分反映出龍蟠的內在價值和增長潛力。
其一,技術突破與市場定價的“時間錯配”。
當前產業正經曆從技術驗證到商業變現的關鍵轉折,而市場對龍蟠四項新技術的商業化潛力卻存在“短期鈍感”,目前公司的技術溢價已通過訂單鎖定逐步兌現。
去年底,龍蟠已與LGES達成合作,合計向LGES銷售26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中國材料企業開始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技術輸出者角色。若按目前的市場價格測算,這一訂單的整體市場價值接近百億。
此外,龍蟠還與Blue Oval達成合作,將自2026年至2030年向Blue Oval銷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具體單價由雙方根據協議條款逐月確定。
其二,行業景氣與基本面拐點的雙重驗證:從“虧損收窄”到“盈利彈性”。
進入2024年,磷酸鐵鋰行業逐步迎來新一輪行情修複,尤其在四季度,行業一反傳統淡季常態,企業產銷量提升,業績好轉。在出口方面表現搶眼,去年12月,中國磷酸鐵鋰出口量創下曆史新高,達到了910.93噸,環比增加172.37%。
行業頭部企業的技術突破正引發連鎖反應,技術溢價正加速兌現為市場份額。
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下,龍蟠的虧損同比收窄,且經營性現金流呈現轉正趨勢,業績拐點逐步明朗。此前龍蟠管理層曾在2024年Q3業績說明會上指出,公司磷酸鐵鋰板塊從Q2起一直處於較高的產能利用率狀態,公司前三季度的磷酸鐵鋰銷量較2023年同比增長77.6%。
從“虧損收窄”到“盈利彈性”,龍蟠在磷酸鐵鋰領域的布局正逐漸進入新的收獲周期,隨着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和公司基本面的不斷改善,龍蟠有望持續兌現業績與估值彈性。
其三,從周期股切換到成長股。
當前,市場仍習慣用“周期股”的思維框架為龍蟠科技定價,但其實,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持續的創新突破,龍蟠的業務屬性已經悄然轉型,在當下市場供需兩端合力之下,其成長性正持續凸顯。
此次發布的四項新技術顯示出,公司通過材料性能的顯著突破、工藝流程的全面革新以及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精心布局,正在有力地重塑新能源材料領域的競爭格局,並成功構建起從研發前端到回收利用末端的完整閉環生態,行業護城河進一步鞏固。
此前,中信建投的研報指出,供給側在經曆2年的價格下行之後,當前已經見底,企業漲價的訴求十分強烈。目前,龍頭企業和材料價格談判基本已經完成。根據測算的供需比例,預計在年底以及2025年二季度末開始,行業供需形勢將得到有效扭轉,逐步進入價格修複區間,看好3月、4月行業旺季到來,疊加年報、一季報業績期,龍頭公司的股價機會。
從周期股到成長股,龍蟠科技的價值成長路徑清晰。隨着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自身技術優勢的不斷釋放,龍蟠科技有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持續脫穎而出,收獲龍頭成長溢價。
04
結語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如今,在新能源產業的戰場上,誰掌握了新能源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能源話語權。
在這場新能源文明的重構中,真正的權力永遠屬於那些掌握材料“源代碼”的規則書寫者。而龍蟠科技,正不斷用創新的技術編織屬於自己的生態王冠。
龍蟠的野心不僅是賣材料,更是定義下一代新能源生態的規則!(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