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近年來迅速崛起,成為資本市場矚目的焦點。從2024年末的指數大漲到2025年初的認購熱潮,這一兼具分紅與增值屬性的資產類別正吸引着普通投資者的目光。本文結合當前市場動態與政策環境,為投資者梳理其核心邏輯與參與路徑。
市場熱度:供需兩旺下的擴容提速
2025年公募REITs市場延續了供需兩旺的格局。一級市場發行節奏顯著加快,截至3月23日已有5只產品上市,南方順豐物流REIT、匯添富上海地產租賃住房REIT等多只產品因認購火爆提前結募,公眾配售比例低至0.08%,創下曆史新低。二級市場同樣活躍,年內平均漲幅超10%,消費類REITs如嘉實物美消費REIT漲幅接近30%,數據中心、清潔能源等新基建類項目也備受資金追捧。
底層資產類型的創新成為重要驅動力。首單城市更新項目華夏金隅智造工場REIT上市首日觸及漲停,首單市政供熱項目國泰君安濟南能源供熱REIT開盤即封板,南方潤澤科技數據中心REIT的申報則標誌着算力基礎設施正式納入REITs版圖。政策層面,北京市率先啟動常態化項目儲備征集,覆蓋人工智能、養老等新興領域,為市場持續擴容鋪路。
投資價值:穩健分紅的另類選擇
公募REITs的核心吸引力在於其“強制分紅 資產增值”的雙重收益機制。根據監管要求,每年至少90%的可分配收益需以現金形式派發,2024年全市場分紅總額達83.87億元,21只產品分紅收益率超5%,其中高速公路類項目平均分派率超過7%,顯著高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
從資產配置角度看,REITs與傳統股債相關性較低,2024年中證REITs全收益指數跑贏滬深300指數,消費類項目年化波動率僅0.46,低於股票市場平均水平。政策紅利與利率環境進一步強化其配置價值:貨幣政策寬松背景下,市場利率下行凸顯REITs的派息優勢;《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導意見》等文件明確支持清潔能源、數據中心等領域發行,為底層資產注入長期增長動能。
風險考量:高光背後的隱憂
盡管市場熱度攀升,投資者需警惕多重風險。二級市場價格波動首當其衝,部分產品溢價率超50%,如北京保障房REIT的市價較淨值偏離顯著,存在估值回調壓力。流動性風險亦不容忽視,當前市場日均成交額約7億元,換手率不足1%,部分交通基礎設施類REITs長期折價交易。
底層資產運營的不確定性可能影響收益。2024年部分安居保障房項目因租金調整政策導致現金流不及預期,產業園類REITs則面臨經濟下行周期中的空置率上升風險。此外,2025年將有34只產品迎來解禁,潛在拋壓可能加劇市場波動。
未來展望:制度完善與長期機遇
市場發展正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常態化發行機制下,文旅、養老等新領域“首單”項目有望加速落地,底層資產類型預計從當前的13類拓展至更多創新領域。流動性改善可期,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長期投資者占比提升,REITs指數基金等工具的開發或將降低散戶參與門檻。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需建立“資產運營 市場波動”的雙重視角。一方面關注底層項目的租金增長率、出租率等運營指標,例如數據中心類REITs需評估算力需求增長潛力;另一方面需警惕短期炒作,理性看待溢價率與分派率的平衡。監管層近期已多次提示避免盲目追漲,強調長期持有分享資產增值紅利。
理解其“不動產證券化”的本質邏輯,在分紅收益與資本利得間尋求平衡,方能把握這一兼具穩健與彈性的配置工具。隨着政策支持深化與市場生態完善,REITs有望成為中國家庭資產組合中不可或缺的“壓艙石”。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