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快手公布了四季報,業績不及預期: $快手-W(01024)$
其中,四季度營收353.8億,同比增長8.7%,增速創上市以來新低,不及分析師預期的357億:
分業務看,快手在線營銷服務營收206億,同比增長13.3%,不及分析師預期的209.7億;直播營收98.5億,同比下滑2%,為連續4個季度同比下滑;其他收入49億,同比增長14%,不及分析師預期的51億:
在線營銷服務的增長主要來自客戶營銷服務出價(eCPM)實現高單位數的同比提升,除此之外,外循環營銷服務依然是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特別是包括短劇、小遊戲和小說等在內的內容消費行業取得了更快的增長,其中,商業化短劇的營銷消耗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超300%。
直播業務下滑並不意外,強監管之下,直播類業務前景難言樂觀,不過,在快手大力增加主播供給的情況下,如2024年第四季度末,快手簽約公會機構數量同比提升超30 %,簽約公會主播數量同比增長超60%。另外,快手持續建設多人直播、團播、直播大舞台等頭部品類,把直播大舞台的互動人氣下沉至鄉鎮,加速發掘和扶持本地化成長的中小主播,帶動直播收入降幅收窄,也超過了分析師預期的96.6億。
最有潛力的電商業務,快手依托內容場與泛貨架的電商優勢,2024年第四季度電商GMV同比增長14.4%至人民幣4,621億元。得益於電商供給進一步豐富、全域流量協同效率提升,快手用戶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滿足。2024年第四季度,電商月活躍買家數同比增長10%至1.43億,月活躍用戶滲透率達19.5%:
但從電商GMV增速上看,快手已經從之前的30%左右進一步降到15%左右,隨着用戶規模增長緩慢和短視頻平台競爭激烈,電商業務重回高增長的概率也不大。
分地區看,快手在國內的營收340.9億,同比增長7.5%,海外業務雖然有52.9%的高增速,但奈何收入規模只有13億,再高的增速對大盤也是於事無補。
總的來說,快手的成長性大不如從前,未來也一片黯淡。
從用戶數上看,快手四季度日活用戶數4.01億,環比減少650萬,同比增長4.8%:
日活沒有大的增長空間,使用時長方面,四季度為125.6分鍾,較2023年同期的124.5略有增長,但有見頂跡象,很難突破130分鍾,也見頂了。
流量觸頂,快手只能深度挖掘用戶價值,提升單用戶收入,去年四季度,快手每名日活躍用戶平均線上營銷服務收入達到51.4元,明顯高於2023年同期的47.6元。
新業務本地生活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本地生活業務GMV同比超翻倍增長,月均支付用戶數同比增長52.4%,本地生活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2.6倍。
可惜,本地生活有美團這個霸主,還有抖音這個新貴,快手雖然可以做本地,但難成新的增長點,四季報中都沒提到本地生物具體的收入數字。
從利潤上看,快手四季度毛利率為54%,但淨利率只有11.2%,巨大的營銷費用,蠶食了快手的盈利能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季度,快手銷售費用達到113億,同比增長11%,增速明顯高於營收,銷售費用率也達到了32%,帶動總費用率達到44.2%,讓高毛利的生意,最終變得平庸。
從估值上看,快手的市盈率只有15倍,並不貴,但可惜,沒了成長的互聯網公司,還能吸引到投資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