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醫藥外包服務龍頭企業藥明生物於3月25日發布2024年度業績公告,全年營收達到186.75億元,同比增長9.6%,但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3%至33.56億元。這是公司繼2023年淨利潤下滑21.5%之後,連續第二年出現利潤收縮。值得關注的是,北美市場收入同比激增32.5%,占總營收比例提升至57.3%,成為支撐公司穿越行業周期的關鍵力量。
業績曲線:增速放緩與結構性調整
2022-2024年,藥明生物營收增速分別為71.6%、11.6%、9.6%,呈現明顯放緩趨勢。2024年186.75億元的營收規模中,非新冠業務貢獻的收益同比增長13.1%,較2023年37.7%的增速顯著回落。這一變化折射出全球生物醫藥研發需求的結構性調整:疫情後時代常規藥物開發需求回升,但行業資本開支趨於謹慎。
在營收保持增長的同時,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承壓。2023年淨利潤同比下滑21.5%,2024年降幅收窄至1.3%,但純利率從2022年的25.9%降至18%。成本端壓力主要來自兩方面: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激增61.1%至4.74億元,行政開支增長11.9%至16.74億元。不過,研發費用通過數字化手段減少2.5%至7.66億元,展現出成本控制的靈活性。
區域收入結構變化成為重要特征:北美市場收入同比增長32.5%至106.96億元,占比提升至57.3%;歐洲市場收入同比下降15.9%至43.23億元;中國區收入下降9.6%至28.2億元。這種此消彼長的區域格局,既反映出地緣政治影響下的客戶遷移,也驗證了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戰略韌性。
研發管線:817個項目的技術突圍
2024年新增151個綜合項目,總數達到817個,其中超過半數來自美國客戶。公司通過“贏得分子”戰略獲得20個外部項目,包括13個臨床後期和商業化生產項目。截至報告期末,臨床Ⅲ期項目達66個,非新冠商業化生產項目21個,為後續收入增長奠定基礎。
抗體偶聯藥物(ADC)和雙特異性抗體技術成為新增長極。XDC(抗體偶聯藥物)分部收入達39.44億元,占總營收21.1%。公司在ADC領域已形成從發現到生產的全鏈條服務能力,工藝性能確認(PPQ)項目完成量從2023年的12個增至16個,2025年預計突破24個。
通過WBS(藥明生物智能系統)和數字化工具的應用,藥物開發周期顯著縮短。從DNA到IND(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的交付時間壓縮至9個月,幫助客戶節省約6個月開發周期。這種效率優勢在2024年轉化為7個分子發現全球項目,帶來1.4億美元近期付款,潛在總金額約23億美元。
市值博弈:185億美元訂單的估值重構
截至2024年末,未完成訂單總量185億美元,較2023年的205.92億美元下降11%。這一變化主要源於愛爾蘭疫苗工廠出售導致的30億美元訂單移除。但三年內未完成訂單保持37億美元,臨床後期項目轉化帶來的商業化訂單占比提升,訂單質量明顯改善。
公司在波士頓新設的研究服務中心強化北美市場服務能力,愛爾蘭基地產能爬坡支撐歐洲業務,蘇州疫苗基地專注高附加值產品。這種“三極聯動”的產能網絡,配合185億美元訂單儲備,為應對全球供應鏈波動提供緩衝空間。
在全球生物醫藥行業經曆資本寒冬的背景下,藥明生物通過技術平台升級和區域市場深耕,展現出頭部CXO企業的抗周期能力。盡管短期面臨利潤承壓和地緣政治擾動,但817個在研項目構築的護城河、57.3%的北美市場占比形成的安全墊,以及24個PPQ項目儲備的技術勢能,正在為下一階段的價值重估積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