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eepSeek引領下,今年中概股在技術迭代與市場預期共振下迎來價值重估。
聰明的資金已經做出選擇,快手年初至今漲幅近50%,背後邏輯與AI戰略的實質性突破緊密相關。通過視頻大模型可靈AI的快速商業化,其已經驗證了AI技術從技術領先到商業落地的閉環能力。
3月25日,快手發布2024年全年財報,總收入同比增長11.8%至人民幣1269億元,全年經調整淨利潤人民幣177億元,同比增長72.5%,全年經調整淨利潤率14%,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在財報電話會上,快手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一笑指出,作為全球和中國領先的短視頻平台和內容社區,快手正站在AI技術與視頻大模型重塑產業格局的關鍵節點,AI不僅是效率提升工具,更是驅動平台在流量增長的同時,創造更多商業生態價值的核心引擎。
市場對於這份財報的重點,早應當超越傳統業務增長,轉向AI如何重構快手的生態想象力。
1、業務底盤持續鞏固,商業化能力再突破
在AI戰略縱深推進的同時,快手基本盤展現出超預期的韌性。
2024年Q4,快手應用的平均日活躍用戶和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達到了4.01億及7.36億,分別同比增長4.8%和5.0%。主站用戶規模與使用時長(日均125.6分鍾)的穩健增長,為商業化提供了持續擴容的流量池。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抓住包括商業化短劇等內容形態創新拓寬營銷場景,並通過AI大模型優化推薦算法、全自動投放工具UAX及全站推廣產品降低客戶運營門檻,持續提升廣告主全生命周期經營效率。快手全年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1至724億元,其中Q4首次實現突破200億大關達206億元,創曆史新高。這一數字直接超越百度同期179億元的廣告收入規模,市占率持續提升。
電商生態建設同樣呈現全域繁榮態勢。去年雙11期間,依托內容場與泛貨架場域的全域爆發,快手電商GMV、品牌商家數量、用戶活躍度均創曆史新高。例如,快手電商雙11首日GMV破曆史峰值,同比增長94%,大促期間快手電商新增用戶數超700萬人,加入達人粉絲購物團的用戶數超3900萬人,GMV成交破百萬的直播間數超2500個,多維數據持續印證平台商業生態的持續進化。
通過用戶資產沉澱、產品創新突破與商業生態優化的戰略協同,快手正以“用戶價值 商業價值”的乘數效應,構築起穿越周期的增長引擎。
2、AI驅動商業化躍遷,快手的效率革命與生態擴容
快手對AI技術的全站滲透,正在重構其商業生態的底層邏輯。通過升級多模態大模型與推薦算法,平台實現了用戶、內容、商品三者匹配效率的質變。
在多模態大模型方面,根據行業調研來看,目前可靈AI圖生視頻的綜合效果位列全球第一。
自去年6月可靈AI上線以來,這款視頻生成工具已服務數千家國內外企業客戶,截至今年2月累計營收突破1億元,其API接口接入小米、亞馬遜雲科技等巨頭,驗證了AI技術在B端市場的規模化落地能力。
對於品牌方而言,AI生成的營銷素材和虛擬數字人直播解決方案正掀起效率革命。日均消耗超3000萬元的AIGC內容,預計可以將短視頻內容制作成本降低60%至70%,釋放的預算進一步轉化為流量采買與效果優化的空間,形成從降本增效到擴量的正向循環。與此同時,AI試衣、智能講品等工具賦能主播和商家的電商營銷能力提升。
技術紅利更催生了生態級變量。快手運用大模型顛覆傳統人工標注模式,對每日新增的數億級短視頻、直播及評論數據進行自動解析,從畫面元素識別到用戶情緒捕捉,算法可自主完成高階推理與匹配,為商業化提供了持續擴容的底層支撐。
當AI將內容創作、流量分發、交易轉化的全鏈條效率提升至新高度,快手的商業化天花板可以說已從“流量規模驅動”升級為“技術密度驅動”
3、結語
快手管理層明確,未來三年將加大AI研發投入,改造升級現有業務並創造AI視頻內容生產的新賽道,進一步保持和升級快手作為短視頻生產和消費社區的領先地位。
這種戰略定力源於兩層考量:一方面,可靈AI的技術領先需要持續算力與算法投入鞏固壁壘;另一方面,AI與主站的協同效應已進入正向循環。程一笑表示,AI技術發展並逐步成熟的進程中,市場必然會有冷熱周期的變化,對於快手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依托AI對現有業務進行升級,迅速形成研發投入和收益的正循環,這樣才具有穿越市場周期的能力。
據悉,在大語言模型研發方面,快手從去年Q3開始已經將研發重心轉向數百億參數規模的快意MoE模型,該模型在保持模型綜合性能的同時,既能大幅降低模型訓練推理成本,也能更好適配現有的業務場景。
當同行仍在探索大模型落地場景時,快手已跑通從技術投入到商業生態變現的正向循環。這種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的能力,或許正是資本市場對其估值邏輯切換的關鍵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