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的分析指出,埃爾多安通過打壓主要反對派伊馬莫盧,正將土耳其從有瑕疵的民主制度推向徹底的獨裁統治。
埃爾多安執政土耳其已有22年,在這段時間里,他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削弱土耳其民主制度的根基上。
自2017年修改憲法以來,土耳其總統幾乎沒有任何權力制衡。他的政府控制着法院、安全機構以及幾乎所有媒體。
然而直到上周,土耳其仍被政治學家稱為“競爭性威權政權”:一種存在缺陷的多黨民主體制,在理論上反對派可以贏得選舉,而且在地方層級經常如此。
但自3月19日伊斯坦布爾市長、埃爾多安最強勁對手埃克雷姆·伊馬莫盧被捕之後,這一說法可能已經不再成立。
早在1990年代,埃爾多安作為伊斯蘭主義者公開反對當時嚴格執行的世俗主義時,一些人就認為他有成為獨裁者的野心。他曾將民主比作“到站就下車的電車”。
盡管如此,他執政初期還是令人感到安心。但後來,他打壓公民社會組織,利用捏造的起訴攻擊軍方和司法系統的反對者。2015年,他對庫爾德組織發動軍事打擊並監禁庫爾德領導人。
第二年,在挫敗政變企圖後,他監禁了數萬人,其中只有一部分人真正參與了政變,並壓制媒體。
盡管如此,土耳其總統在選舉中仍能持續擊敗反對派。這些選舉基本自由,但遠非公平。
伊馬莫盧的被捕是一個轉折點。
數月來,這位極具個人魅力的市長在民調中一直領先於埃爾多安,下一次總統選舉定於2028年之前舉行。去年,他所屬的共和人民黨在地方選舉中擊敗了埃爾多安的正義與發展黨,令外界震驚。
多年的經濟管理不善和腐敗醜聞削弱了埃爾多安的民望。伊馬莫盧成為共和人民黨領導人,為權力實現民主過渡帶來了希望。但他因腐敗指控被捕,而這些指控被專家認為毫無根據,這表明土耳其總統寧願終結民主,也不願冒選舉失敗的風險。
埃爾多安選擇此時出手,部分原因是當前的國際環境對他有利。
世界上的傳統民主捍衛者如今大多缺席。特朗普對他國的民主狀況幾乎毫不關心。歐洲則因烏克蘭戰爭和特朗普帶來的挑戰而分身乏術。事實上,歐洲正拉攏埃爾多安,希望土耳其派兵參與烏克蘭可能的維和任務。隨着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下降,土耳其軍隊作為北約第二大軍力,變得比以往更重要。
自2015至2016年爆發的移民危機以來,歐盟也一直依賴土耳其阻擋難民潮。
歐盟委員會對伊馬莫盧被捕的回應十分軟弱,僅呼籲土耳其“維護民主價值”。相比之下,法國和德國的聲明更為強硬。事實上,歐洲可以采取比現在更多的行動。
希臘和保加利亞已經加強邊境防守,使土耳其不再那麼容易以大量難民來威脅歐盟。埃爾多安似乎仍然重視土耳其長期擱置的歐盟成員國候選地位,本月早些時候他還堅持要求該進程繼續推進。他也希望擴大土耳其與歐盟的關稅同盟,歐盟應暫停這一進程。
讓土耳其企業參與歐盟1,500億歐元(約合1.62萬億元人民幣)的“重振歐洲防務”項目,也可作為一種杠杆。
然而,外部力量無法阻止埃爾多安將土耳其變成獨裁國家。只有土耳其公民才能做到這一點。一些人可能會因他日益擴張的威權統治而感到擔憂,也有人會因為經濟前景惡化、投資者對改革派是否能發聲失去信心而感到焦慮。
數十萬人不懼警察的警棍和高壓水炮,走上街頭抗議伊馬莫盧被捕,他們得到了民主世界的同情。
可惜,他們不會得到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