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企業界對特朗普將帶來“黃金時代”的欣喜,迅速變成了痛苦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華爾街日報:美國企業界對特朗普將帶來“黃金時代”的欣喜,迅速變成了痛苦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美國的首席執行官和投資者越來越擔心特朗普反複無常的政策和經濟衰退的風險。

當特朗普走上講台,並宣布“美國的黃金時代正式開始”時,現場響起熱烈掌聲,觀眾舉起無數手機拍攝。

他上任還不到一個月,在邁阿密舉行的一場由沙特支持的投資者會議上,樂觀情緒滿滿。

特朗普說:“納斯達克在短短幾個月里上漲了近10%。”

他列舉了一系列經濟數據,“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了2200點。”

就在2月19日這一天,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曆史新高。

但隨着特朗普對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展開時斷時續的關稅戰,這些漲幅迅速被抹去。僅僅幾周內,因他反複無常的貿易政策、對人工智能熱潮的樂觀情緒消退,以及對價格上漲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導致的消費者情緒惡化,標普指數市值蒸發了4萬億美元。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本周二表示,3月份消費者情緒數據連續第四個月下滑,降至自2021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盡管過去一周市場有所回升,但特朗普正準備下一輪震蕩:他宣布4月2日為“解放日”,屆時將對所有對美國產品征收關稅或設置其他貿易壁壘的貿易夥伴,實施一攬子對等關稅措施。

知情人士透露,尋求明確政策並對特朗普雜亂無章做法感到憂慮的首席執行官和遊說者,已打爆了白宮電話。一些人表示,白宮願意聽取企業的擔憂,但尚不清楚是否有人成功說服特朗普采取更溫和、更有針對性的做法。

投資者還對特朗普突然對加拿大表現出的敵意措手不及,去年競選期間他並未表現出如此強的敵意。隨後,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的一次會晤演變成一場爭吵,全球市場因此受到嚴重衝擊。

這一場面,促使德國迅速批準了一項曾被認為不可能的1萬億歐元國防開支計劃,並將合同交由歐洲廠商承接。這項計劃推高了德國國債收益率,也可能削弱歐洲對美國國債的需求。

哥倫比亞Threadneedle投資公司的全球利率策略師艾德·侯賽因尼說:“去年年底的態度是,全力推進,這將是一個極度有利於增長的議程,並將以清晰的方式實施。這一切已經完全逆轉。”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多次讚揚關稅的使用,稱其為“字典里最美的詞”。但華爾街投資者和大型企業原以為他最終會收斂言辭,更專注於推動增長,僅對中國和關鍵產業使用有針對性的關稅,這與他第一任期的作法更為一致。

如今,曾因特朗普的減稅和放松監管政策而感到振奮的企業高管,卻越來越悲觀,但許多人仍不願公開發聲,擔心遭到得罪特朗普政府。

去年還曾因價格普遍回落而感到欣慰的美聯儲官員,如今則預計關稅將在今年推高價格,同時削弱經濟增長。

就連一向無視壞消息的特朗普,如今在形容他重塑全球貿易聯盟、振興國內制造業的過渡階段時,也不排除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

他上周在福克斯新聞中承認:“一切皆有可能。”

白宮官員聲稱,特朗普正在做的,正是他在競選期間所承諾的,並強調市場總會有波動。他們表示,與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關於關稅的反複,是出於國家安全、移民以及打擊芬太尼的考慮。他們還指出其他一些積極的經濟指標,包括失業率保持穩定,以及近期住房建設的激增。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上周在一次采訪中表示:“經濟的基本面其實相當不錯。”

他說,特朗普的減稅和放松監管政策將開始產生效果,並堅持認為關稅是有效,“我們專注於打造美國曆史上最強勁、最優質的經濟,以及總統所說的黃金時代。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

錯覺

特朗普政府已經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征收20%的關稅,對不在現有貿易協議涵蓋範圍內的、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並對鋼鐵和鋁產品征收25%的關稅。還計劃對銅和木材加征更多關稅。

特朗普接手的是一個增長穩定但存在漏洞的經濟體,問題包括房地產業仍處於凍結狀態、勞動力市場走軟、股市估值偏高,以及多年高物價帶來的後遺症。投資者在年初並不在意這些問題,因為他們預計新政府將專注於刺激增長。

前副總統彭斯的長期高級顧問馬克·肖特表示,新政府上任初期解決了與加拿大、墨西哥和哥倫比亞之間的關稅威脅,這讓人產生了一種錯誤的安全感,以為特朗普只是以關稅相威脅以換取讓步。

在特朗普在邁阿密誇耀股市之後的幾天內,股市跌幅不斷擴大。沃爾瑪警告稱,其即將公布的利潤將低於分析師預期,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也下滑。

Point72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科恩在兩天後於邁阿密舉行的另一場會議上表示:“現實是,你面對的是粘性通脹、經濟增長放緩和政府緊縮政策。所以我現在的態度是,這段時間里頭一次這麼悲觀。”

在接下來的兩周內,隨着特朗普及其顧問釋放出願意承受短期陣痛、以重塑全球貿易體系的信號,市場拋售進一步加劇。

這個體系在過去三十年里一直推動消費品價格持續下降。

特朗普3月9日在福克斯新聞的一次采訪中說:“看看中國,他們有百年遠景。”

第二天,自特朗普當選以來三大股指的所有漲幅全部抹去。

3月11日,在華盛頓舉行的耶魯大學活動上,摩根大通的傑米·戴蒙、億萬富翁邁克爾·戴爾以及輝瑞的阿爾伯特·博爾拉等企業高管出席。當宣布特朗普正考慮將來自加拿大的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加倍時,現場的企業高管發出了低聲抱怨和震驚的苦笑聲。

在過去幾年中,高企的股價和持續增長的收入是推動經濟擴張的關鍵動力。一場市場暴跌如果導致高收入消費者減少支出,可能會讓美國經濟出現喘息。

本月早些時候,當特朗普政府加大關稅威脅、並對衰退風險表現出漠然態度時,投資者感到震驚。

摩根大通的邁克爾·森巴列斯特在3月12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股市的有趣之處在於,無法被起訴、逮捕或驅逐;也無法被恐嚇、威脅或欺淩。”

這份報告在整個華爾街的交易部門流傳很廣。

並購熱潮那些人

在特朗普當選後,交易撮合者和金融高管是最為興奮的一批人。

去年10月在大選前,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馬克·羅文在沙特的一次會議上對聽眾表示,拜登政府對並購交易造成了負面影響。

羅文說:“當前的政策讓並購活動明顯降溫,如果政權更迭,我認為你們會看到這種局面被打破。”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數據,截至3月24日,美國今年的交易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7%,遠低於企業高管原本預期的交易熱潮。

如果不計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斥資320億美元收購網絡安全創業公司Wiz這一交易,總體交易額較去年下降超過9%。

在私募股權公司內部,那些真正參與交易的人,對於特朗普當選後並購市場迅速回暖一直比高層更為謹慎。他們認為,與其指望放松監管,利率的大幅下降對交易量的影響會更大。

然而,美聯儲擱置了降息計劃,正在等待評估特朗普政策的影響。

美聯儲官員認為,他們的責任是長期保持通脹的低位和穩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3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央行本已接近完成這一目標,直到關稅變化出現。他在講話中五次提到“關稅通脹”,暗示今年物價上漲的原因,將是白宮的政策,而不是經濟基本面。

周二,特朗普在白宮對媒體表示,美國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盡管他希望看到利率下降。

他說:“你們很快就會看到數十億,甚至數萬億美元,以關稅的形式流入我們國家。”

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在2月的一次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將對美國工業造成沉重打擊。”

知情人士透露,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與美國三大汽車制造商的負責人進行了一次虛擬會議,為安撫他們,他強調了自己削減監管和電動車強制政策的計劃。

但這導致一個尷尬時刻,一位高管指出,如果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生效,這些舉措也無濟於事。因為這些國家與美國之間複雜的跨境供應鏈一旦被征稅,將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成本,完全抹去放松監管所帶來的成本節省。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芭拉在會議上陳述了反對關稅的理由,但也強調了通用汽車在美國制造業的投資。

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隨後將話題從關稅轉向了如何擴大投資和創造就業。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當時表示,特朗普告訴這些高管,他會再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但只有一個月,“他告訴他們,現在就該行動了,開始投資,開始轉移。”

知情人士透露,芭拉最近親自會見了特朗普,並詳細說明了公司計劃在美國投入600億美元的計劃。

“無力感”

然而,從整體上看,企業在當前對經濟和政府政策日益不確定的背景下,一直不願意招聘或投資。

根據費城聯儲的調查,今年3月,三分之一的制造企業預計未來六個月新訂單將增加,而在1月,這一比例是三分之二。這個兩個月內的下滑,是自1968年該調查開始以來最大的一次。

軟件公司Hence Technologies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新書《現代商業風險》作者肖恩·韋斯特表示:“如今企業高管普遍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CEO們感到震驚,他們不習慣沒有可行選擇的感覺。”

生產S’well水瓶和Farberware餐具與廚房工具的Lifetime Brands首席執行官羅布·凱,在本月一次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中抱怨了關稅政策缺乏透明度,“明天可能會改變,後天也可能會完全不同。”

投資者原本有理由認為,特朗普的經濟團隊可能會引導他遠離這種不可預測性。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是一位對衝基金投資者,他一年前曾提醒客戶把特朗普的貿易叫囂當作談判策略。

他在2024年1月寫道:“關稅會導致通脹,並推高美元匯率——這根本不是美國工業複興的良好起點。”

但他最近的表態卻發生了變化,開始對關稅可能重創企業利潤和經濟增長的擔憂不以為意。他本月在CNBC表示:“MAGA並不代表‘讓並購再次偉大’。”

在同一次采訪中,他對關稅引發市場恐慌不屑一顧,稱美國經濟在多年政府大舉支出後或許需要一個“排毒期”。

特朗普的顧問有時還會提出互相矛盾的論點,一方面聲稱關稅不太可能推高物價,另一方面又貶低服裝、玩具和電子產品等外國廉價進口商品的價值。

一些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老將對此感到擔憂。

3月4日,在等待特朗普向國會兩院聯席會議發表講話時,前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對福克斯新聞表示,他“更希望換一種順序”來推出經濟議程,“我會建議先搞定減稅,再推進關稅。”

貝森特本月在與華爾街高管的午餐會上宣稱,“美國夢不僅僅是能買到便宜商品”。

這一說法遭到了彭斯的駁斥,後者表示,自由貿易提升了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對此,貝森特在上周的一期播客中反擊說:“彭斯副總統那種‘讓大家都買得起平板電視’的經濟政策,並不是人們想要的。他們不想要來自中國的小玩意。”

彭斯的顧問肖特表示,特朗普團隊可能誤判了選民對拜登政府下經濟狀況的失望,認為那是推動大幅改革的授權。

肖特說,貝森特也許不會“在意日用品的價格,但很多美國人確實在意。”

一位經濟學家指出,關稅造成的經濟損害,最終可能會動搖那種認為“只有出口多於進口才能讓國家變富”的政策基礎。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研究主管、保守派經濟學家邁克爾·斯特雷恩說:“總統是真正的重商主義者,他不會相信那些看跌預測。”

他說,“他非得把手放在熱爐子上,直到受不了才會松開。問題是,這要多久?”

來源:加美財經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