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特朗普連發降息指令未果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26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一周內第三次公開要求美聯儲降低利率,試圖通過降息緩解其關稅政策對經濟的潛在衝擊。然而,無論是美聯儲內部的表態,還是市場動態,均未顯示出對降息的迫切響應。相反,市場對年內降息幅度的預期持續縮水,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謹慎態度。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的長期分歧再度浮出水面,但此次“降息聖旨”似乎未能在政策層面掀起波瀾。
美聯儲官員態度趨謹慎
美聯儲官員在3月決議後的表態顯示出明顯的分化與保守。上周決議後,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將年內降息預期從兩次調整為一次,美聯儲理事庫格勒則明確支持“一段時間內”維持利率不變。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作為傳統“鴿派”,周二警告稱,若長期通脹預期升至3.9%(密歇根大學調查數據),將構成重大風險,迫使美聯儲采取更鷹派立場。他表示:“面對不確定性,觀望是正確的,但這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漸進調整的機會。”以下表格對比了主要官員的最新觀點:
官員 | 職位 | 最新表態 | 年內降息預期 |
---|---|---|---|
博斯蒂克 |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 | 支持謹慎調整 | 1次 |
庫格勒 | 美聯儲理事 | 維持利率不變 | 暫無 |
古爾斯比 | 芝加哥聯儲主席 | 觀望為主 | 視通脹而定 |
市場預期與美債動態
利率期貨和期權市場對降息的預期持續冷卻。本周一至周二,SOFR期權市場出現一筆超1000萬美元的頭寸,押注美聯儲年內不降息甚至可能加息。與此同時,美債市場情緒轉悲觀,摩根大通客戶調查顯示,淨多頭倉位降至五周低點,純多頭倉位連續三周下滑。市場分析認為,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疊加通脹預期升溫,是導致投資者信心回落的主要原因。古爾斯比指出:“如果市場通脹預期與民調數據趨同,美聯儲必須采取行動。”
通脹壓力與關稅影響
特朗普的關稅計劃成為美聯儲決策的關鍵變量。美聯儲上周上調通脹預期並下調經濟增長預測,反映出關稅對物價的潛在推升作用。密歇根大學調查顯示,消費者預計未來5-10年通脹率達3.9%,創30年新高。古爾斯比強調,4月2日的“解放日”將是觀察關稅落地的關鍵節點,企業高管普遍擔憂汽車行業因北美供應鏈整合而受衝擊。鮑威爾雖以“通脹暫時論”淡化擔憂,但全球央行普遍認為,控制長期通脹預期是當前核心任務,若失守可能引發工資-物價螺旋上升。
編輯總結
特朗普一周內三度施壓美聯儲降息,但官員表態與市場反應均呈現冷淡態度。美聯儲內部從鴿派到鷹派的立場調整,凸顯了對通脹風險的高度警惕,尤其是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連鎖效應。市場預期降息空間縮小,美債持倉趨於悲觀,顯示出投資者對經濟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未來數周,特別是4月2日的關稅落地,將是決定美聯儲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名詞解釋
SOFR: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反映短期融資成本,與聯邦基金利率密切相關。
通脹預期:公眾對未來物價上漲的預測,影響央行貨幣政策方向。
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負責制定美聯儲利率政策。
2025年相關大事件(倒序)
2025年3月26日:特朗普第三次要求美聯儲降息,SOFR期權市場押注年內不降息,來源:財聯社。
2025年3月19日:美聯儲決議維持利率4.25%-4.5%,上調通脹預期,來源:美聯儲官網。
2025年1月23日:特朗普在達沃斯論壇首次呼籲降息,引發市場熱議,來源:路透社。
國際投行與專家點評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增加了通脹不確定性,美聯儲可能推遲降息至年中甚至更晚。”——James Sullivan,高盛亞太區股票研究主管,2025年3月25日。
“古爾斯比的警告表明,即使鴿派也對通脹預期失控感到擔憂,美聯儲或將保持鷹派姿態。”——Sarah Hunt,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分析師,2025年3月24日。
“SOFR期權頭寸反映市場對降息的悲觀預期,特朗普的壓力難以改變美聯儲數據驅動的決策。”——Neil Campling,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2025年3月23日。
“4月2日的關稅落地將是關鍵,若力度超預期,美聯儲可能被迫加息而非降息。”——Laura Chen,德意誌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3月26日。
“通脹預期升至3.9%敲響警鍾,美聯儲需平衡經濟增長與物價穩定,降息窗口正在收窄。”——Daniel Ives,Wedbush證券分析師,2025年3月22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