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83.68億港元,招商銀行獲15.8億加倉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3月26日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83.68億港元,招商銀行獲15.8億加倉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內容導讀

南向資金3月26日淨買入83.68億港元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26日(周三),南向資金繼續活躍於港股市場,當日淨買入總額達到83.68億港元,顯示出內地投資者對港股的持續信心。相較於今年首季累計淨流入超4200億港元的強勁勢頭,單日資金動向進一步反映了市場對特定板塊和個股的偏好。業內人士指出,南向資金的流入不僅推動了港股成交量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市場的定價格局。海通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吳信坤近期表示:“南向資金的邊際影響力正在增強,尤其在金融和消費領域的布局值得關注。”

淨買入個股分析

當日南向資金淨買入的前三大個股分別為招商銀行 (03968.HK)美團-W (03690.HK)紫金礦業 (02899.HK),淨買入額分別達到15.8億港元3.78億港元3.51億港元。招商銀行作為金融板塊的龍頭,因其穩定的盈利能力和高股息特性受到資金青睞。美團則受益於非必需性消費領域的複蘇預期,而紫金礦業則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以下表格展示了淨買入個股的關鍵數據對比:

個股 代碼 淨買入額(億港元) 行業
招商銀行 03968.HK 15.8 金融
美團-W 03690.HK 3.78 非必需性消費
紫金礦業 02899.HK 3.51 原材料

淨賣出個股動態

與此同時,南向資金對部分科技股的態度出現分化,小米集團-W (01810.HK)阿里巴巴-W (09988.HK)小鵬汽車-W (09868.HK)分別遭遇淨賣出4.44億港元3.5億港元1.67億港元。小米和阿里巴巴作為科技巨頭,近期因估值修複後的獲利了結壓力而被減持。小鵬汽車則可能受到電動車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天風證券分析師陳明在3月23日報告中指出:“科技股短期內可能面臨調整,但長期成長性仍具潛力。”

市場影響與未來趨勢

3月26日的資金流向表明,南向資金正從科技股轉向金融和消費等更具防禦性的板塊。這一趨勢可能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有關,投資者更傾向於選擇估值合理且現金流穩定的標的。招商銀行的大幅淨買入顯示出資金對高股息金融股的偏好,而美團和紫金礦業的加倉則反映了消費複蘇和大宗商品的潛在機會。未來,若科技股估值回調到位,南向資金或將重新回流,但短期內非必需性消費和金融板塊可能繼續領跑。

編輯總結

南向資金在3月26日以83.68億港元的淨買入額為港股注入活力,招商銀行等金融股成為資金追逐的重點,而科技股如小米和阿里巴巴則面臨減持壓力。資金流向的結構性變化揭示了市場對防禦性資產的青睞,同時也預示着行業輪動的加速。港股市場的後續表現將取決於內外資的協同作用及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

名詞解釋

  • 南向資金:通過港股通機制從內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

  • 淨買入額:某股票當日買入金額減去賣出金額的淨值。

  • 非必需性消費:消費者在基本需求之外的可選消費品行業,如餐飲和電商。

2025年相關大事件(倒序)

2025年3月26日: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83.68億港元,招商銀行獲15.8億港元加倉,來源:港交所數據。
2025年3月19日:天風證券發布報告,南向資金首季流入港股超3967億港元,來源:天風證券官網。
2025年2月10日:DeepSeek AI熱潮引發科技股搶籌,南向資金淨買入超300億港元,來源:中國銀河證券報告。

國際投行與專家點評

“南向資金對招商銀行的青睞反映了其對高股息資產的偏好,若經濟複蘇持續,金融板塊有望進一步受益。”——James Sullivan,高盛亞太區股票研究主管,2025年3月25日。
“科技股的淨賣出可能是短期獲利了結,阿里巴巴和小米的長期價值仍未被充分挖掘。”——Sarah Hunt,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分析師,2025年3月24日。
“紫金礦業因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獲資金關注,但需警惕全球供需變化帶來的風險。”——Neil Campling,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2025年3月23日。
“南向資金的行業輪動表明市場正在重新評估風險與收益,消費和金融板塊的吸引力正在上升。”——Laura Chen,德意誌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3月26日。
“小鵬汽車的淨賣出可能與電動車行業競爭加劇有關,但其技術創新仍具長期潛力。”——Daniel Ives,Wedbush證券分析師,2025年3月22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