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美元近期走軟與信心疑慮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截至3月28日,美元持續走軟,美元指數最新報約103.9,較上周高點回落約0.5%。這一趨勢引發市場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信心的質疑。荷蘭國際集團(ING)外匯策略師克里斯・特納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元近期的疲態可能預示投資者情緒轉變,盡管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這一現象與美國2月核心PCE通脹超預期(2.8%)及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密切相關。
克里斯・特納的報告解析
特納在報告中強調,美元走軟可能反映投資者有意拋售美元資產的初步跡象。他建議密切關注這一趨勢的持續性及其潛在影響。特納指出:“盡管信心危機尚未成型,但市場動態值得警惕。”他特別提到兩個關鍵指標:一是美聯儲每周公布的外國賬戶持有的美國國債數據,二是外匯儲備管理者對美元的持有比例。這些數據可能揭示全球投資者對美元信心的變化,尤其是在地緣政治與經濟政策雙重壓力下。
監測美元拋售的關鍵指標
特納提出的指標為市場提供了觀察窗口。美聯儲數據顯示,截至3月中旬,外國官方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約為7.8萬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顯示部分國家可能在減持美元資產。外匯儲備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顯示,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仍約為58%,但中國等國已將美元占比降至曆史低位(約25%)。以下為近期美元相關數據對比:
指標 | 2025年3月 | 2024年12月 |
---|---|---|
美元指數 | 103.9 | 104.5 |
外國持有美債(萬億) | 7.8 | 8.0 |
美元占全球儲備 | 58% | 59% |
美元疲軟的全球影響與前景
美元走軟可能對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歐元兌美元(EUR/USD)已升至1.0795,黃金價格持穩於3,095美元/盎司,顯示避險需求與美元疲態並存。特朗普4月2日即將生效的25%汽車關稅可能進一步推高通脹預期,削弱美元吸引力。特納警告,若拋售趨勢持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可能面臨挑戰,尤其是中國、俄羅斯等國加大黃金儲備之際。市場預計,美元指數若跌破103,可能引發更大規模調整。
編輯總結
美元近期走軟引發對信心的擔憂,克里斯・特納的報告將其歸因於投資者可能的拋售情緒,並建議通過美聯儲美債數據和外匯儲備指標加以監測。當前,通脹壓力與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市場複雜性,美元疲態可能提振歐元與黃金,同時對美股構成壓力。短期內,美元走勢需視4月關稅落地效應而定,長期則取決於全球儲備多元化趨勢。
名詞解釋
美元指數:衡量美元對一籃子主要貨幣強弱的指標。
美國國債:美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全球儲備資產核心組成部分。
外匯儲備:中央銀行持有的外幣資產,用於穩定匯率與國際支付。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3月26日:特朗普簽署25%進口汽車關稅公告,4月2日起生效。(來源:白宮聲明)
2025年3月20日: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關注通脹數據。(來源:FOMC會議紀要)
2025年2月28日:美國2月核心PCE同比升至2.8%,超預期。(來源:商務部報告)
國際知名投行與專家點評
“美元走軟或為短期現象,但若美債拋售加劇,可能動搖其儲備地位。”——James Carter,高盛分析師,2025年3月28日
“特納的監測建議有理,外匯儲備數據將是關鍵風向標。”——Emily Wong,摩根士丹利研究員,2025年3月27日
“美元疲態提振黃金,4月關稅生效後波動性或加劇。”——Pierre Leclerc,瑞銀集團分析師,2025年3月28日
“美聯儲政策與特朗普關稅的雙重壓力正考驗美元韌性。”——Sophie Klein,巴克萊銀行專家,2025年3月27日
“全球去美元化趨勢雖存,但短期內美元主導地位難撼動。”——Mark Thompson,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2025年3月28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