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日航天智造(300446)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25年4月2日召開分析師會議,博時基金、華龍證券、交銀施羅德基金、金科投資、景順長城基金、諾安基金、上海證券、深圳創富兆業基金、西南證券、汐泰投資、信達澳亞基金、長城基金、興業證券、中航證券、中金公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郵證券、財通基金、長江證券、東吳證券、廣發證券、國聯民生證券、國壽安保基金、華福證券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問:公司今年業績取得大幅增長,請問驅動因素是什麼?答:從公司2024年的營業收入來看,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同比增長37.73%,貢獻了大部分的收入增長。從行業趨勢來看,2024年汽車行業發展依舊保持強勁勢頭,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擴張。其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超過40%,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65.2%。從客戶結構來看,汽車零部件板塊重要客戶與行業排名趨同,客戶包括吉利、長安、一汽、奇瑞、廣汽、比亞迪等主流車企,並與華為鴻蒙智行、蔚來等主流新興造車新勢力廠商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從產品結構來看,產品結構中大總成項目收入占比持續提升,達到67.97%,從而為公司實現更多的利潤。公司緊跟汽車智能化發展方向,圍繞“智能光電、電驅電控、輕量環保、精致裝飾”研發的智慧座艙等創新產品已形成批量供應。在精細化管理方面,基於“五精管理”模式,從產品研發到總成配套與服務,嚴格把控整個供應鏈,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另外,技術研發方面,全資子公司航天模塑擁有1個國家認可實驗室,500餘項專利授權,已經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少有的同時具備汽車零部件和模具設計生產同步研發、制造以及試驗檢測能力的公司。油氣裝備業務,油氣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國內油氣產量當量首次超過4億噸,連續8年保持千萬噸級快速增長勢頭。海洋、非常規油氣成為上產“主陣地”。2024年海洋油氣產量當量超8500萬噸,其中原油產量連續5年增產超200萬噸。頁岩油產量快速提升至600萬噸,同比增長超過30%;頁岩氣產量保持250億立方米以上規模。技術層面上,航天能源多項技術保持行業領先,為我國深海深地油氣資源開發提供了關鍵裝備支撐,其中頁岩油氣分簇射孔裝備產品2024年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客戶上,與“三桶油”及國外油服巨頭一直保持穩定的合作關系。高性能功能材料,隨着中國消費電子市場持續複蘇,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公司以壓力測試膜為主導的電子功能材料市場進一步拓展,收入同比增長14.05%。壓力測試膜產品已與行業龍頭企業京東方、比亞迪、天馬微電子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耐候功能材料市場逐步回暖,收入同比增長54.82%。另外,INS汽車內飾膜也已形成小批量銷售。報告期內,公司高性能功能材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32億元,同比增長18.84%。謝謝!問:公司領導對2025年的業績有何預期?答:對於2025年的經營情況,首先從經營計劃來說,公司將確保經營發展穩中求進。從行業發展態勢來說,汽車行業仍將保持增長態勢,國家持續加大汽車等消費補貼,市場普遍預測2025年為智駕元年,且有行業協會也預測,2025年中國汽車總銷量有望同比增長4.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同比增長24.4%。油氣裝備行業,深海科技在2025年“兩會”中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國家對深海開發的重視。隨着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實施以及油氣增儲上產計劃,國內油氣產量仍將保持穩步增長。高性能功能材料,隨着全面推廣電子發票,熱敏磁票業務需求面臨下降,但公司正在加快市場轉型,推動壓力測試膜成為主導產品。隨着AI、5G網絡通信、新能源車等新科技應用的發展,公司PCB(含FPC)用電子功能材料市場前景可觀。客戶結構方面,公司與重要客戶保持穩定合作關系,並且持續突破戰略級客戶、海外市場,開拓新興市場。技術創新方面,公司加大專項牽引資金投入,重點支持“航天 ”、戰新產業類重點項目。因此,我們預測公司2025年仍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問:公司新能源汽車配套情況?答:您好,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緊跟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從技術研發、智能制造、客戶結構等方面,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趨勢,圍繞“內外飾 ”的戰略,實現汽車內外飾、智慧座艙等方面的創新和迭代。2024年,公司持續加大新能源汽車內外飾件市場開拓力度,充分發揮核心技術優勢及客戶資源和品牌優勢,已成功為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廣汽埃安、華為鴻蒙智行、蔚來等主流品牌多款新能源車型提供量產配套,新獲取項目單價中新能源汽車占比72%,遠超行業滲透率。謝謝!問:公司為汽車自主品牌配套的情況,未來對汽車零部件板塊這邊的規劃和預期?答:2024年,中國自主品牌表現十分亮眼,緊抓新能源、智能網聯轉型機遇全面向上,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市場份額穩步增長,已經達到65%。公司也緊跟自主品牌強勢崛起,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加速迭代帶來的市場機遇,實現了汽車零部件業務快速發展,主要的大客戶包含了吉利、長安、奇瑞等主流自主品牌,也有和新勢力的合作例如華為鴻蒙智行、蔚來等。未來,公司還是會緊跟市場發展趨勢,產品研發方面緊跟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圍繞“智能光電、電驅電控、輕量環保、精致裝飾”進行產品創新,通過集成化提高單車價值量,圍繞六大汽車產業集群加強能力建設,同時加強對行業趨勢和市場風險的預判,保持選準車型的優勢,把我們的產能配置、資源利用做到一個相對最優的水平。謝謝!問:汽車內外飾件的銷售收入占比如何,利潤率有差異嗎?答:2024年度,公司汽車內飾件銷售收入占汽車零部件收入的比例約為65%,外飾件占比約23%。汽車內飾件的毛利率略高於汽車外飾件的毛利率,主要原因系技術升級,以及智能座艙部件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等帶來的。問:公司大股東後續是否有資產注入計劃?答:公司是航天七院唯一上市平台,航天七院隸屬航天科技集團,是一個以航天為本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是我國航天重大裝備生產基地、重要航天產品配套協作基地、防務產品和宇航產品研制生產基地,在國家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及商業衛星發射任務中,承擔了大量科研生產任務。航天七院隸屬航天科技集團,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建成世界一流航天裝備制造公司,成為具有獨特優勢的防務技術及產品創新發展引領者和具有航天特色民用產品與服務的提供商。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公司將堅持資本運作與產業經營“雙輪驅動”,以推動公司不斷做強做優做大。資本運作事項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有相關重大事項,公司會按照信息披露要求進行公告,謝謝關注!問:您好,我關注到公司油氣裝備板塊的利潤占比也挺高,請問在深海科技這一領域,公司是否有業務的拓展?答:您好。公司油氣裝備業務方面,全資子公司航天能源與國內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保持了二十多年的合作。在深海領域油氣開采方面,公司全資子公司航天能源目前主要向中海油供應射孔器材、完井裝備及機電控制類產品。與此同時,航天能源成功突破非彈性密封、耐高溫高壓射孔裝備等多項關鍵技術和產品,部分研究成果打破了國際壟斷,在海洋油田高端完井工具國產化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為我國深海油氣資源開發提供了關鍵裝備支撐,產品覆蓋了海上主要產油區塊。2024年海洋油氣快速上產,建成多個新油氣田,海洋油氣產量當量超過8500萬噸;2025年“兩會”期間,也首次將“深海科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預計未來深海、深地、非常規油氣開采將成為大型油氣公司的重點關注領域。目前,非常規(頁岩氣等)油氣開采用產品系航天能源業務發展的重心,隨着非常規油氣和深海深地油氣資源進一步勘探開發和政策支持,將為公司油氣裝備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謝謝!問:可以解釋一下“國內首家在油氣行業實現電子雷管下井批量試用”嗎?答:首先解釋一下,油氣井用電子雷管用於電纜輸送射孔作業中,使用前須經國家相關部門審批並正確驗證經緯度等準爆要求後方能起爆,起爆後相關信息還將回傳給相關部門,實現全生命周期管控和閉環管理,具有安全系數高、管理環節方便、社會危害系數低的特點。從行業發展來看,雷管電子化是一個趨勢,由於油氣井用電子雷管要求的技術難度會更大,所以起步比礦山開采雷管電子化稍微晚一點。2023年,航天能源在國內率先取得工信部頒發的50萬發電子雷管生產許可,2024年已經在客戶中開始試用。油氣井用電子雷管也是公司油氣裝備板塊的一個重要產品,為推動石油民爆行業起爆器材向安全、可靠、高效方向轉型做出了積極貢獻。謝謝!問:公司新材料板塊業務的轉型進展如何?答:去年公司新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保定樂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承接高性能功能材料業務。這一板塊目前主要分為三大類產品:信息防偽材料、電子功能材料、耐候功能材料。信息防偽材料:熱敏磁票、磁條,國內需求受到數字化發展正在減少,但正在開拓國外的市場。INS汽車內飾膜作為新產品,正加大與公司汽車零部件板塊的融合發展,已經在多款車型上實現批量自主配套,隨着汽車消費趨向改善升級,預計未來數年INS膜的需求將不斷擴大。電子功能材料:圍繞PCB(含FPC)用電子功能材料,開發了壓力測試膜、感光幹膜、阻焊油墨、導電膠膜等一系列新產品,正在推動壓力測試膜加快成為高性能功能材料板塊主導產品。其中,壓力測試膜獲得了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稱號,與京東方、天馬微電子、比亞迪等電子、半導體領域的龍頭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耐候功能材料:耐候功能材料主要為抗老化功能助劑。公司耐候功能材料的選型產品多為小牌號產品,在特殊添加劑領域獨樹一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UV-1084生產商和供應商,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均達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形成全球化的銷售布局。展望未來,在AI、5G網絡通信、新能源車等新科技應用持續帶動下,預計未來五年PCB行業仍將穩步成長,公司PCB(含FPC)用電子功能材料市場前景可觀!問:公司後續會考慮實施股權激勵嗎?答:股權激勵是上市公司激勵管理層與核心骨幹員工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證監會、國資委和集團公司鼓勵和支持上市公司開展的市場化激勵方式,公司也關注到很多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成功案例。公司會結合未來發展規劃,認真研究證監會、國資委關於股權激勵的相關政策法規,統籌制定中長期激勵計劃,通過實施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計劃,進一步完善持股員工與公司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以實現公司快速高質量發展。謝謝!
航天智造(300446)主營業務:從事汽車零部件、油氣裝備和高性能功能材料三大業務。
航天智造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77.81億元,同比上升32.78%;歸母淨利潤7.92億元,同比上升87.02%;扣非淨利潤7.55億元,同比上升230.9%;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2.84億元,同比上升39.4%;單季度歸母淨利潤2.56億元,同比上升41.65%;單季度扣非淨利潤2.77億元,同比上升83.53%;負債率44.88%,投資收益798.4萬元,財務費用-346.14萬元,毛利率22.53%。
以上內容為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