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17日 早盤收盤,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930965)強勢上漲1.16%,成分股諾誠健華(09969)上漲6.89%,康諾亞-B(02162)上漲4.44%,石藥集團(01093)上漲3.87%,藥明合聯(02268),心泰醫療(02291)等個股跟漲。
港股醫藥ETF(159718)上漲0.75%,最新價報0.68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4月16日,港股醫藥ETF近1周累計上漲8.77%,漲幅排名可比基金1/4。
流動性方面,港股醫藥ETF盤中換手18.74%,成交3936.39萬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4月16日,港股醫藥ETF近1周日均成交1.01億元。
規模方面,港股醫藥ETF近2周規模增長1835.46萬元,近2周份額增長5400.00萬份,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份額均位居同類第一。
從估值層面來看,港股醫藥ETF跟蹤的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22.43倍,處於近1年2.55%的分位,即估值低於近1年97.45%以上的時間,處於曆史低位。
醫療創新ETF(516820)上漲0.30%,最新價報0.33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4月16日,醫療創新ETF近1周累計上漲1.53%。
流動性方面,醫療創新ETF盤中換手0.79%,成交1319.04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4月16日,醫療創新ETF近1月日均成交5840.10萬元。
資金流入方面,醫療創新ETF最新資金淨流入593.53萬元。拉長時間看,近9個交易日內有6日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4256.99萬元,日均淨流入達473.00萬元。
深圳市則通過《全鏈條支持醫藥和醫療器械發展若幹措施》,覆蓋從研發、生產到應用、出海的全流程,對完成臨床試驗並上市的 1 類創新藥給予最高 3000 萬元獎勵,大力推動 “AI 醫藥”、寵物藥械等新興賽道發展。在此背景下,創新與出海已成為醫藥生物板塊核心投資主線之一。
然而,受國際關稅環境變化及地緣預期波動影響,醫藥板塊出現明顯回調。但眾多機構認為,A 股和港股創新藥的回調實則是珍貴的投資契機。中國創新藥多采用 BD(商務合作)、NewCo(設立海外新公司)等以知識產權交易為主的出海方式,本質上並非具體藥品制造出口,幾乎不受關稅波動影響。
隨着中國科技實力在全球獲得更高認可,藥企創新能力及成長空間也正被資本市場重新審視,機構普遍看好國際化引進能力強與本土原研 “真創新” 的藥企。
港股醫藥ETF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50只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的醫療衛生行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範圍內醫藥衛生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指數(930965)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藥明生物(02269)、百濟神州(06160)、信達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京東健康(06618)、中國生物制藥(01177)、石藥集團(01093)、再鼎醫藥(09688)、阿里健康(00241)、翰森制藥(03692),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59.76%。
港股醫藥ETF(159718),場外聯接(平安中證港股醫藥ETF聯接A:019598;平安中證港股醫藥ETF聯接C:019599)。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