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清友
来源:微信公众号如是金融研究院
大家好,我是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
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1978年这个不寻常的年份,作为改革开放的元年,出现了许多历史性大事件,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如果让我说几件1978年的大事件,我会选择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美建交公报、两批高考生同年入学这五件事。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辨明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结论,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 “两个凡是”,解放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束缚。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了“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从以前的计划经济走到了如今的市场经济,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再到后来的邓小平两次南巡讲话,我们看到了包干制、承包制和厂长责任制等一系列企业制度方面的探索。我们看到了分税制改革。我们也看到了住房货币化改革,甚至我们看到了广国投破产、粤海重组。
后来,大量的体制内劳动力进入市场,产生了王石等84派企业家和万通六君子等92派企业家。
1978年11月24日那个晚上,小岗村18位村民签字的那份协议,已经成为了中国土地市场化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农民以承包土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8个字深谙市场化的精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原有的“大锅饭”式的分配政策,顺利的解放了原本被束缚的生产力。
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公告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与西方发达世界的交流。在1978年里,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了北京王府井,可口可乐进入了中国的涉外宾馆,很多人到了1981年就喝到了人生中第一瓶可乐。
而两批高考生在1978年同年入学这件事,更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1977年高考恢复,同年冬天第一届高考举行。因此197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各地的大学在二月迎来了去年的考生之后,在下半年又迎来了当年的考生。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高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而四十年来的高考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超过四千五百万的高素质人口。
这些话其实并不是泛泛而谈。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有的成就,就会发现,一棵树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早在种子被种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这五件事的交织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所有的成就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在1978年。
市场化的深入改革,工业化的突飞猛进都起源于这一年。1978年是中国市场化的起点,也是工业化的起点。从1978年开始,改变每个人命运的五个机遇陆续出现,贯穿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
在这个市场化的阶段,我们看到了第一个人生机遇,下海。这背后其实是顺应了市场化的大势。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常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海尔能在白色家电做到全球第一,主要是因为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及“走出去”的潮流,成功地踏准了节奏。
对于张瑞敏个人也是这样,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张瑞敏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看准了短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化的潜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崛起。正如张瑞敏所言,改革开放的最大成就是生产力的极大增长,改革开放前不管干多少,农民就是“够不够360斤口粮”,工人就是死工资,他刚开始工作是在“文革”期间,很多工人甚至十几年没有涨一分钱的工资,生产投入和成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改革开放后,借助市场化改革东风,劳动力开始市场化,在激励相容政策刺激下,劳动力积极性得以释放。借助市场化改革东风,张瑞敏成功带领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利税超过300亿、营收高达2419亿的全球第一家电品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
我们也看到了人生的第二个机遇,教育。这个机遇贯穿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迸发出了巨大的活力,一直在超越。中国GDP总量2000年超过意大利,全球排名第6;2005年超过法国,全球排名第5;2006年超过英国,全球排名第4;2007年超过德国,全球排名第3;2007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人口红利。
往大了讲,人口红利之所以是红利而不是负担,完全得益于中国教育的普及。最简单的一个数据,识字率。从1977年的66%,到现在的96%。这背后的增长才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底气。往小了讲,读书改变命运,我知道最近有很多网上的段子在调侃这句话,但是我确确实实很感激这句话。读书真的改变了我的命运。从山东大学到社科院,从社科院到清华。从清华大学博士后毕业时,有幸拿到了当年的优秀博士后称号。我在中海油做到研究处处长,在民生证券做到研究院院长,甚至于现在创办了自己的研究院,如是金融研究院,都要感谢中国扎实、系统化的教育。
这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磕磕碰碰之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也可以算是中国教育发展之下一个小小的缩影。
后来,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第三个机遇,地产。这背后其实是顺应了人口红利的大势。1992年,小平同志第二次“南巡”,第二批企业家也就是92派下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房地产。之所以选择房地产,是因为1992年南巡讲话市场经济确立,商品房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以北京为例,当时人均住房面积只有7平方米,较为短缺,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商品房价格刚开始放开,以年均30%的速度上涨,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热情被充分激发,房地产开发开始迅速升温,开启了建设狂潮,199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7%,地方房地产投资普遍增长50%以上。这一年杨国强看到了人口红利和城镇化红利,接盘创办碧桂园,在近20年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中高速发展,目前碧桂园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了3000亿,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房地产这三个字,贯穿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如果你能认清大势,早一点买房,甚至多买几套房,那么你的财富和命运可能会彻底改变。我身边有两个朋友,有的是在十年前借钱买的房,有的则是不舍得买,一直在努力的存钱,结果前一个朋友现在不仅早就还完了贷款,还又买了一套大房子,而后一个朋友后来辛辛苦苦攒的钱才刚够一个小房子的首付,他们两个人生的轨迹也就完全不同了。
不仅仅是市场化在稳步推进,工业化也在飞速的发展。我们看到中国加入了WTO,国资委成立,股权分置改革。在这个时代,人口、全球化、城镇化这三大红利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先说人口红利,通俗地说,一个国家大部人是干活的,而不是消费的,在中国经济奇迹的背后,是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以每年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累计增加了超过1亿人口,2013年,中国劳动力人口达到10亿,相当于总人口的74%,这是历史上的最高峰。
然后是全球化红利,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莱维第一次真正的提出全球化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全球化从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全球化经历了第一轮高峰。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这样描述当时英国人的生活:“一边喝着早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各地的各种产品”,“同时,他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资源开发和其他新的事业中”。这个描述反映出早在100多年前,全球化就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过去三十多年,全球化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伴随着旧冷战的终结,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世贸组织、东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贸易一体化组织的出现,全球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越来越活跃。
最后是城镇化红利。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最大规模的城镇化。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城镇化率仅为17.9%,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截至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8.52%,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也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超过6亿的刚需人口。
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第四个机遇,贸易。2001年入世之后的贸易红利其实是顺应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大势。全球化的最大动力来自中国,最大受益者也是中国。中国进出口总额2001年只有5000亿美元,而到2017年,则超过了4万亿美元。在全球化红利的推动下,中国先后超过西班牙、法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从事出口贸易的企业从中受益。
我们也看到了人生的第五个机遇,互联网。这背后其实是顺应了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大势。1999年前后,中国的互联网开始兴起,根植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互联网红利催生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99派互联网大佬们,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以新浪、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时代,第二个为代表的应该是B、A、T时代,现在又加上了J。也就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互联网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下半场,15派企业家抓住移动互联网机遇迅速崛起,以滴滴、今日头条、共享单车为代表。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1978年,以及由那年发生的那些事,引出的五个人生机遇。现今中国正在面临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中国的命运如何,这个答案,在我们,也在你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