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吊銷KP International監管牌照
澳大利亞證券及投資委員會(ASIC)近日宣布,已吊銷交易技術提供商KP International Group Australia Pty Ltd(KP國際集團澳大利亞有限公司)的澳大利亞金融服務(AFS)牌照。此外,澳大利亞金融投訴局(AFCA)通知ASIC,它收到了來自海外人士的多起投訴,涉及一家聲稱是KP International Group Australia Pty Ltd的公司。
據了解,此前一家名為“金箔國際”的資金盤公司利用“KP International”號稱澳大利亞ASIC監管,在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市場行騙。這家資金盤公司宣稱的監管號對應的正是“KP International Group Australia Pty Ltd”。
不過,ASIC強調,目前尚不清楚引起投訴的實體與之前獲得許可的澳大利亞實體之間是否存在聯系。監管機構目前正在調查這一問題。
AFX Markets客戶資金出現嚴重缺口
塞浦路斯證券交易委員會(CySEC)日前宣布將很快結束對已破產零售外匯經紀商AFX Capital Markets的正式調查。同時,CySEC確認該公司客戶資金可能存在嚴重缺口。
據CySEC公告顯示,該監管機構將繼續評估AFX的客戶的資金狀況,這是調查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AFX英國分公司的特別管理人員向監管機構透露其財務狀況非常糟糕,客戶資金嚴重短缺,超過700萬英鎊
MT5對客戶提供一鍵KYC驗證功能
近日,邁達克旗下MetaTrader 5(MT5)宣布在該平台中透過Sum&Substance的服務整合技術,可以對交易者進行KYC(充分了解你的客戶)驗證,一鍵驗證客戶的個人數據和文件。新功能為MT5交易商提供進一步自動化的客戶管理流程並將手動操作最小化。數據檢查過程,從提交表格和文件到賬戶驗證,平均只需要2分鍾左右.
KYC提供商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如計算機視覺、AI和機器學習)驗證用戶數據,因此幾乎可以立即確認身份。為了確保高水平的數據保護,Sum&Substance使用加密監控和通過安全通信通道傳輸數據。
經紀商遊說ASIC提供最高200倍杠杆
今年8月,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出台征詢意見,禁止金融機構向散戶投資者發行和分銷二元期權和差價合約(CFD)。這一改革措施遭到了行業的反對。澳大利亞差價合約和外匯協會表示,ASIC對價值11.5萬億澳元的差價合約和二元期權市場的禁令會增加本地投資者的交易風險。
據一位消息人士向匯商傳媒(Forexpress)透露,澳大利亞的差價合約及外匯經紀商稍早曾遊說ASIC,為那些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提供一個稍微寬松的杠杆比例,並認為100-200倍較為公平,而非一下子將降至10-20倍。
盛寶銀行與吉利集團組建合資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子公司吉利瑞典控股公司(簡稱“吉利”)與丹麥盛寶銀行有限公司(簡稱“盛寶銀行”)12月17日共同宣布,雙方將成立金融技術合資公司,致力於向中國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提供一系列金融和監管科技解決方案,雙方將各持股50%。
據了解,雙方在合作模式上,盛寶銀行將為合資公司提供金融和監管科技能力,以及其二十多年為全球客戶提供科技系統和數字化服務而積累的經驗,利用金融雲服務、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為中國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領先技術解決方案,特別是在交易投資、智能投顧、資產管理、風險定價、監管科技等領域。而吉利則將為合資技術公司在中國落地和運作提供全力支持,特別是本土化經驗。
金道環球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針對外匯保證金及貴金屬交易領域的監管高壓,很多經紀商開始退出中國市場。12月18日,在國內擁有眾多客戶的外匯及貴金屬經紀商金道環球投資者(GWFX)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並於12月24日起停止所有客戶入金功能,建議客戶在適當時候關閉所有交易頭寸,並申請出金。
金道環球投資發布公告稱,為配合公司業務戰略調整計劃,以及尋求更多的國際市場機遇,金道環球投資管理層經過審慎商議,決定停止向中國大陸客戶通過金融衍生品服務,並有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外匯經紀商MahiFX關閉交易平台
相比過去的近十年時間,如今零售外匯業務似乎進入瓶頸期,而全球監管政策收縮進一步壓制了市場拓展能力。也難怪不少經紀商向匯商君抱怨,獲客成本高企、客戶生存周期短等導致流失率高,當下開發客戶難,似有“難於上青天”之勢。
我們也可以看到,隨着歐美等發達國家監管趨嚴,不少經紀商放棄了零售外匯業務,進而將焦點聚焦在機構業務或其他的領域。今天,匯商君在新西蘭零售外匯經紀商MahiFX官網上看到,該公司在今年3月份出售英國、澳洲及新西蘭牌照和零售業務後,正式官宣關閉交易平台。
來源:匯商
ID:forexpress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