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內外政經熱點解讀>正文

香港樓市7月成交大跌46%!旅遊消費同步下降,媒體:亞洲金融中心地位或不保

文 / 秋名山嫩司機來源:FX168財經網

本月初,香港公布2019年第二季GDP預先估計數字,較上年同期實質上升0.6%,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5%。

上半年差強人意的經濟狀況已經過去,但香港接下來的經濟情況或許會更加嚴峻。

 

香港樓市7月成交總值大跌46%

8月2日,香港土地注冊處發表2019年7月份統計數據,數據顯示,7月份送交土地注冊處注冊的所有種類樓宇買賣合約共6380份,同比下跌24.6%;樓宇買賣合約總值540億港元,同比去年7月下跌45.7%。

 

圖源:香港土地注冊處

 

上述買賣合約中,住宅樓宇買賣合約占4805份、總值441億港元,分別同比下跌21.1%及32.4%;買賣數量環比6月上升3.8%,合約總值環比上月下跌2.8%。

 

香港樓市今年以來也經曆了一段美好時期,樓宇買賣合約曾連續4個月蹭蹭往上漲,今年1月至5月,整體住宅樓價上升了10.4%。中原地產數據顯示,香港二手樓市成交在年後出現明顯回暖,2月共錄得2290宗二手成交,總額達177.8億港元,環比分別上升4.7%及11.9%。

 

但是從6月開始,情況急轉直下。根據土地注冊處資料,香港住宅在6月份的按月銷量下跌超過43%至4627套,為4個月以來新低。6月份,一手住宅銷售下跌至僅1111套。 

 

圖源:香港土地注冊處

 

香港6月以來的樓市調整不僅出現在住宅方面,包括寫字樓和土地拍賣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萊坊數據顯示,6月份九龍甲級寫字樓市場的租賃氣氛有所放緩,成交量按月下跌約30%。大部分在九龍東的租賃成交面積都不足3000平方尺。在市場氣氛低迷的情況下,有部分公司為節省支出將寫字樓搬遷到租金較低的物業。

 

土地拍賣方面,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香港特區政府近期推出的啟德新一塊跑道區住宅地,僅接獲4份標書。最終由會德豐、嘉華國際及中海外合組的財團,以127.398億港元中標,折合每平方呎樓面地價僅為11842港元,較市場估值下限1.3萬港元低逾9%,更是創下區內逾兩年半新低。

 

6月以來,新鴻基地產股價下跌了8.62%,長和同期下跌了7.36%,九龍倉置業下跌14.38%,恒基地產下跌5.93%,新世界發展下跌14.36%。同期恒生指數下跌了3.4%。

 

香港旅遊消費類數據下跌

除了房地產,香港旅遊業也不容樂觀,旅遊業和房地產同為香港地區4大支柱產業,為該地經濟貢獻率為5%。

 

日前,香港發布一系列6月旅遊及消費數據:訪港旅客人次約514萬,環比下降77萬人次;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52億港元,同比下跌6.7%;酒店入住率為87%,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香港業界人士指出,6月以來頻發的暴力事件、示威衝突,導致6月旅遊、消費下跌明顯,期望暴力衝突早日停止,香港經濟重回繁榮、穩定。

 

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訪港旅客人次接近3500萬,同比上升13.9%。其中,前5個月,每月訪港旅客人次均超過550萬,1月訪港旅客人次更接近680萬。

 

赴港遊客(圖源:文匯網)

 

“就旅遊業今年的表現,6月12日是轉折點。”香港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認為,今年前5個月,訪港旅客人次比較理想,來港客源穩定,訪港旅行團也維持了一定比例的增長,且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這兩大基建也帶動更多遊客來港。

 

然而,自6月起,香港陸續發生多起暴力事件,引發海內外遊客對香港安全的憂慮,降低了遊客的訪港意願。

 

姚思榮說,如果暴力事件持續,訪港旅客人次繼續走低,將直接挫傷酒店業、零售業等旅遊業相關行業,並影響香港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的商務旺季,對香港整體經濟造成較大衝擊。

 

目前,已有包括日本、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中國台灣在內的12個國家和地區,發布赴港旅遊警告。愛爾蘭更是將警告程度提升至“高度警戒”。 

 

 

愛爾蘭提升香港安全警示至“高度警戒”(圖源:愛爾蘭外交及貿易部)

 

 

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主席謝淦廷稱,以往東南亞旅客占訪港人數約17%,近期東南亞旅行團減少,預計最多跌70%。部分地區發出旅遊警告,預計會進一步打擊赴港遊客積極性。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有限公司會長黃家和表示,受示威活動影響,6月香港零售及餐飲整體消費額下跌10%,在部分直接受示威影響的地區,當地商戶生意跌幅甚至超過25%。

 

黃家和預計未來3至6個月,香港整體消費將下跌15%,“零售餐飲業對香港十分重要,如果消費意願下降,將拖累香港本地經濟下行”。

 

媒體:香港亞洲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

鑒於香港目前的形勢,有評論指出,或將動搖香港長期以來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的資本市場目前由大陸企業占優勢,香港今年透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所籌得的94億美元中,陸企占了91%。在債券籌資市場,陸企已借得6470億美元的美元融資,在今年於亞洲籌得的所有美元資金中占75%,且多數債務交易都是在香港進行。

 

英國金融時報8月5日報道,有其他跡象顯示,香港的經濟重要性正在衰退。如深圳已崛起成為大陸的矽谷,深圳和上海的股市也力拚取代香港亞洲頂尖金融中心的地位。

 

 

圖源:同花順

 

 

近日來,恒生指數已經連續6天下跌,其中四天下跌超過2000點,財政司司長發文警告,香港陷入衰退的風險正逐步增大。

 

今天上午,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再次下調恒生指數目標3600點或12.9%,由原來的28000點降至24400點。

 

廣發證券給出的“暫避鋒芒”策論指出,外部風險因素的發展或將打破港股估值溫和擴張面臨的“良性循環”,降低全球風險偏好,同時使得港股EPS(每股收益)增長預期承壓。另外,部分資金外流或將使市場短期缺乏流動性支持。

 

一個例證是,港股6月及7月大市日均成交額不到750億港元,遠低於2018年日均1074億港元的成交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此前也對媒體表示,正在研究今夏成交較少的原因。

 

7月29日下午,國務院港澳辦新聞發言人介紹對香港當前局勢的立場和看法時,回答了CNBC記者有關,“香港近期的事件會不會影響香港的金融業的影響?”的提問。

 

港澳辦表示,從數據上來看還不明顯,但是我想,對於香港這樣一個外向型的小型經濟體,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如果營商環境、營商信心有所下降,會加大金融業所面臨的外部風險。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