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简切换

FX168财经网>国内外政经热点解读>正文

个股 | 小米官宣造车,10年投资100亿美元,股价高开低走,你看好小米汽车吗?

文 / 秋名山嫩司机来源:FX168

廣告
廣告

新能源造车,是当下最热门的“风口”,刚刚小米造车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3月30日,小米发布公告称,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已经正式通过立项。小米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造电动汽车,由雷军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小米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股价高开低走,你看好小米汽车

投100亿美元造汽车 

“我决定亲自带队,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雷军说,“我深知做出决定意味着什么,我愿意压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3月30日,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小米集团CEO雷军实锤“造车”传言:小米将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小米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股价高开低走,你看好小米汽车

与雷军造车消息一起出来的,还有小米的公告。公告称,小米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同时“为了更好地为米粉提供更完整的智能生态”,小米汽车决定采用全资的模式,拒绝了大量外来投资。雷军表示,在未来十年,小米将投入100亿美元造车,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约合人民币656亿元)。

 

小米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股价高开低走,你看好小米汽车

这意味着,小米管理层有权在10年之内调动100亿美金到智能电动车行业;而所有的资金都是小米自己出,包括上述提到的100亿美金。

“我们认为只有把手机和生态链的这些产品全部拉通,才能给米粉提供无所不在的智能体验。”雷军这样解释小米全资造车的原因,为此,他也拒绝了许多投资机构的投资邀约。

此前,彭博社报道称,小米将把汽车组装外包给合同制造商,且小米没有选择老牌汽车制造商的计划。不过,本场发布会上,小米并未透露造车是自建工厂还是外包。

据悉,经过几个月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潜力进行评估后,小米当前已经聘请了工程师来开发嵌入到汽车中的软件。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小米造车优势显著,未来可期。过去雷军率领的小米在手机和智能家居行业已获得成功的经验,有望复制到造车之中。预计小米汽车将主要针对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区间,推出极具性价比的车型。

受小米造车消息影响,港股小米集团高开2.54%,盘中一度涨近6%,截止收盘报25.75港元,上涨0.59%。

小米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股价高开低走,你看好小米汽车

 

小米“造车”的底气 

对于没有造车经验的小米来说,如何做好“造车”这件事是个问题。

众所周知,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以蔚来为例,该公司 2020 年总收入 162.57 亿,同比增加 107.8%,而净利润亏损了 53.04 亿元。有媒体统计,蔚来 2015 年成立至今已累计亏损超过 300 亿元。

蔚来汽车CEO李斌曾直言,“知道造车烧钱,但没想到这么烧钱。”在他的眼里,200亿或许是刚入门。

而小米决定造车的第一个底气便是丰厚的“家底”。 

 

小米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股价高开低走,你看好小米汽车

在小米集团2020年报中,现金及等价物、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和其他流动资产,合计高达1082.7亿人民币。从小米的现金流来看,去年确实有218.79亿的现金流进账,似乎也足够覆盖雷军口中的100亿首期投资。

信达证券方竞团队指出,电动车业务前期需要消耗海量资金,蔚来、理想、小鹏三家登陆美股IPO时分别融资11.52亿美元、10.93亿美元、17.2亿美元。小米的家底远比这些企业厚实,按照雷军的话来说,“我们有钱”“我们亏得起。”

在生态布局上,现在丰富的智能生态链也是小米区别于其他车企的独特优势。 

截至 2020 年底,小米 AIoT 平台已连接的 IoT 设备数达 3.25 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 38.0%。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从手机领域到其他行业,小米的 AIoT 生态目前已经获得巨大成功并形成生态效应。

现在,雷军接受了将智能汽车比喻成“装了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的观点。供应链方面,信达证券认为,小米会推动手机、智能硬件等业务现有供应链的复用,如摄像头、面板等同样也是汽车的重要零组件,同时小米将利用生态链和供应链投资优势,来开拓汽车供应链。

据昨日发布会信息,小米曾两次造访马斯克,已投资近10家电动汽车产业链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小米已通过投资与多家公司成为合作伙伴,如小鹏、蔚来和车联网公司博泰。博泰曾表示,双方将进行深度合作,“携手开拓车联网新时代”。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德安团队认为,小米在供应链管理及成本控制上具有很强的能力,预计小米汽车将主要针对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区间,推出极具性价比的车型。

而根据雷军的演讲,小米的智能汽车必定会与手机、各种生态链产品打通。随着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小米可以基于用户和用车大数据,主动发掘车主和车辆需求并提供多场景服务,最后形成自己的生态圈。

“过去 11 年中,小米已经做出了多款优秀智能产品,我们有能力做出一辆好车。同时,小米拥有行业内非常完善的智能生态,智能汽车并不是困难的事情。”雷军总结道。

提到智能汽车时,雷军还多次提到了“米粉”,这个小米背后庞大的用户社群。当听到小米要造车时,不少米粉都表示很激动,并且支持小米的决定。3月30日下午,小米公司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调查,结果有超过95%的网友支持小米造车。

 

小米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股价高开低走,你看好小米汽车

作为一家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小米造车也并非完全“零基础”。早在2013年小米造车就隐现端倪。彼时,雷军曾亲自拜访特斯拉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表现出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极大兴趣。

根据“车东西”报道,小米在汽车方面的专利最早可追溯到 2014 年,内容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方面、行车安全方面和其他方面。从中推测,小米在智能汽车设计上,比较看重的是用户体验和安全问题。

而根据天眼查显示,目前小米关于交通运输类的投资事件达到17项。其中,小米在2014年投资了地图厂商凯立德;2015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汽车;2016年和2019年,顺为又两次投资了小鹏汽车;2020年4月,小米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车载服务系统厂商博泰的B轮融资。

具体业务上,小米此前已公开的发力点是物联网大版图里的车联网车载服务系统。2019 年 6 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推动旗下虚拟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入汽车人机交互系统。两个月后,小米 MIUI 负责人在 “MIUI 负责人在线” 活动中表示,正在考虑研发基于 MIUI 的车载服务系统。2020年6月,小米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此外,小米还进行了一系列技术研发。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29 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有有效专利 6758 项,其中专利名称、专利摘要包含“发动机、导航、车、驾驶、雷达、行驶”的专利有 211 项。

决定造车后,小米的各项工作也已经积极开展起来了。据悉,小米造车团队目前已经搬到产业园内 A 栋一起办公,小米内部多个小部门的负责人都已经并入造车团队。目前,小米拥有 1 万多人的研发团队,今年预计还将增加 5000 人。

拥挤的智能汽车赛道 

在互联网公司中,小米入局造车并不算早,但在手机厂商中它算是最早的一个。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愈发火爆的一个缩影,在可见的未来,更多巨头下场参与这一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是真的热闹。先有美的发布公告,通过收购控股权,宣布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

老对手格力电器也宣布进军这一行业,最终董明珠个人携手万达、中集集团等30亿入股珠海银隆,创立银隆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了漫长的造车之路。

阿里动作更快,与上汽合资成立智己汽车,目前已见实车,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开启预售。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官宣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与吉利共同组建新的汽车公司,并正式定名“集度汽车”。

2月20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也正式官宣正与吉利、法拉第未来探讨电动汽车方面的合作事宜。

华西证券指出,入局较早的百度和华为已在取得不俗的成绩。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百度与华为均有发布,并已有量产车型搭载其产品。两者在车路协同上皆有布局,其中4.6亿元的广州黄埔智能交通项目成为百度标杆性的落地项目。智能驾驶方面,百度自2013年就开始研究L4级技术。

 

小米10年投资100亿美元造车,股价高开低走,你看好小米汽车

中信证券表示,智能电动汽车将成汽车产品竞争主战场,更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AIoT 最重要的产品平台。基于保守假设,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规模将超700万辆(CAGR 39%),其中绝大多数具备智能配置。

根据IHS Markit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仅为45%,而2025年该数据预计将提升到60%。而由于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大力扶持,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强力重视,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

不难看出,汽车正在成为下一个被科技颠覆的行业。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技术的进步、碳排放政策的限制,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新能源汽车未来全面占领市场是必然趋势。所以无论是互联网大厂、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积极布局。

目前来看,小米手机的规模已面临天花板,但全球汽车产业处于大变革的拐点,电动汽车的市场空间足够大,小米造车是开拓新战场的一项战略性进攻。

就小米的优势而言,选择某些关键汽车零部件做研发推进,似乎风险更低。但就规模和品牌而言,搞零部件又不能匹配现在小米的野心和地位。由此来看,造车便成了小米开拓第二成长曲线的必由之路。

不过,与当年小米进军智能手机不同,当下这个赛道已经有点“拥挤”了。前有特斯拉保持着霸主地位,后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追赶,同时比亚迪等车企早已对市场进行分食。小米是否能以惯用的“极致性价比”来迅速抢夺市场份额,同样是雷军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雷军的这句名言能否将小米在手机制造上的经验复刻到汽车行业上,还有待后市考证。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资讯,下载FX168财经APP

相关文章

48小时/周排行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