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简切换

FX168财经网>国内外政经热点解读>正文

个股 | 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整体估值大降,什么时候会重新上市?

文 / 秋名山嫩司机来源:FX168

廣告
廣告

4月13日早间消息,阿里巴巴(股份代号9988)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题为《蚂蚁集团完成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

而就在前一天晚上,人民银行会同两会一局再次约谈蚂蚁。

蚂蚁集团再次被约谈

据了解,这已经是蚂蚁集团第三次被约谈了。

2020年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券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进行了监管约谈。

在约谈消息公布半小时前,银保监会与央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拟从"两参或一控"、异地展业、杠杆率、联合贷款出资比例等方面,对互联网小贷行业严加监管。

这一次约谈1天后,蚂蚁集团暂缓了上市。

按计划,蚂蚁集团原本是要在2020年11月5日完成A股和港股的同步上市计划,这次的拟募资规模是345亿美元,有望创下全球最大的IPO记录。

2020年12月26日,蚂蚁集团被金融管理四部门联合进行了第二次约谈。 

二次被约谈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就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有关情况答记者问,其中有些措辞严厉:“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存在违规监管套利行为;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斥同业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等。”

2020年12月26日当天,蚂蚁集团在回应约谈内容时表示:“会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成立整改工作组,全面落实约谈要求,规范金融业务的经营和发展。”

今年(202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蚂蚁集团已经成立了整改工作组,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时间表,对标监管要求来进行整改。同时,也要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的金融服务质量。

从昨天发布的第三次约谈情况来看,措辞同样严厉。 

监管指出,此次约谈的背景是,“主要是要求蚂蚁集团必须正视金融业务活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对标监管要求和拟定的整改方案,深入有效整改”。

 

“必须正视……严肃性”、“深入有效整改”、“确保”、“必须坚持”,这一连串用词背后,似乎反映了蚂蚁集团过去160天的整改工作并不尽如人意。

作为注脚的是,1个月前,也就是3月12日,蚂蚁集团CEO胡晓明黯然辞职。胡晓明离任后,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将兼任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向内部发布邮件称,胡晓明未来将全面牵头阿里和蚂蚁的公益和社会责任工作。

监管一方面要督促蚂蚁集团形成了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具体包括支付、征信、金融控股、审慎监管、基金风险等五个方面内容: 

(1)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其中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的连接以“不当”一词形容,“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被认为是违规行为;

(2)信息垄断,要求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3)金控公司,蚂蚁整体都要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其中,接受监管;

(4)高杠杆和风险传染,要认真整改违规金融活动;

(5)基金流动性风险,要管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后续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中,监管层提到:不能使科技成为违法违规行为的“保护色”。

另一方面,监管要求蚂蚁保持业务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体验不下降,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也就说,蚂蚁按要求完成整改仍是个好企业,要确保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体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蚂蚁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 

4月13日早间,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称蚂蚁集团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标监管要求,近期已完成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公告指出,蚂蚁集团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

公告中,阿里将蚂蚁集团称之为非并表关联方,公告落款为阿里巴巴公司秘书张锦玮,公告日期的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会主席张勇、蔡崇信、武卫、井贤栋等人。

对于监管部门的五点整改要求,阿里巴巴一一进行了回应:

(1)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2)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3)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4)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5)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另外,蚂蚁集团昨天也发布公告称,将以此次整改为革新契机,更加坚定立足小微、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坚持科技驱动、守正创新、开放共赢的发展理念,自觉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强合规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蚂蚁集团旗下最赚钱的那两家小贷公司(花呗和借呗),每年为其贡献近50%的净利润。据蚂蚁集团最新消息称,已经按照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整改后将这两家小贷公司完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这意味着实现了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之下。

 

蚂蚁将“花呗”、“借呗”转移到消费金融公司中,意味着蚂蚁之后可能不会再有最赚钱的“联合贷”这样的业务了。同时,支付宝和“花呗”、“借呗”也将断开不当连接,这也意味着这两个产品失去了最重要的流量导入。

至于蚂蚁的这两大产品能否在消费金融牌照下贡献高的利润,还不好说,一方面,支付宝不允许导流,另一方面消费金融放贷监管更严——不得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倍,利率也最高不得超过央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

 

井贤栋透露,在全力保证业务合规的同时,蚂蚁集团会加强业务风险管控,保持业务连续性和服务质量。在整改过程中坚持“两不加、两不降”原则:不增加消费者成本、不增加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成本;不降低消费者服务体验、不降低风险防范标准和要求。

“蚂蚁集团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大时代,得益于监管部门科学务实的精神、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井贤栋相信,经过整改后的蚂蚁,一定会以焕然一新的面目,更加坚定地在服务小微、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消息影响,今日阿里巴巴股价高开低走,截止收盘,阿里巴巴报233.2港元,上涨0.43%,总市值50579亿港元。

 

蚂蚁什么时候重新上市? 

整改方案已经出台了,大概率会在今年或明年完成整改,蚂蚁重新上市的问题也再次被提上议程。 

不过,蚂蚁集团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意味着蚂蚁全部金融业务接受监管。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其估值,此前外界对蚂蚁憧憬最大的是其科技属性,估值可以高达50倍PE。

但如今回归金融属性后,其估值按金融同业来估算,可能要回落至10-20倍区间,这意味着蚂蚁集团整体估值将从3000亿美元跌至1000亿美元以内。

对于蚂蚁上市的问题,井贤栋此前曾表示,公司终究会上市的,公司也会想办法帮员工兑现部分股票。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已经在国内电商,金融两大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对广大民众来说,一个为社会,为用户考虑的企业集团才是值得认可的。单纯追求业绩,资金营收的话,并不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上市之路也不会长久。

井贤栋和马云

 

 

蚂蚁集团是否上市一直备受关注,2020年底终于确定,11月2日披露了中签结果公告,拟在11月5日同时登陆科创板和港交所。

根据当时最新消息,蚂蚁集团估值达3150亿美元。据传将通过沪港两地上市募集约350亿美元,一旦成功,它将刷新沙特阿美的256亿美元纪录,成为全球最大的IPO项目。

但是就在上市前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之后在11月4日,蚂蚁集团披露将暂缓上市,表示原因为金融科技监管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其实除了蚂蚁集团,还有很多的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被被单独拆分为独立子公司,此前在蚂蚁集团宣布准备上市之后,京东数科也提交了自己的招股书。 

京东数科科创板获深交所受理是在9月11日,是蚂蚁集团获受理之后的半个月之后。在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之后,京东数科也做了一些业务方面的整合以淡化金融属性,迎合金融科技监管环境。

今年1月,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之后将智联云及AI业务等资产注入京东数科,弱化金融属性。

在4月初,京东数科主动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京东方面则对原因三缄其口。不过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或许是与蚂蚁集团终止类似,公司业务的合规性与新的金融科技公司监管政策不符。

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都自称是金融科技企业,蚂蚁集团98%的信贷余额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实际进行贷款发放,京东数科的数字则是96%。

也就是说,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只用极少部分自有资金(蚂蚁2%、京东4%),向外贷款收取高额的利息,而所有的信贷产品的违约风险,都是由和其合作的金融机构承担。

图片来源: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

 

 

与蚂蚁金服和京东数科类似。除了电商之外,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陆续发展了互联网金融。电商中苏宁易购有自己的苏宁金融,美团也在APP上推出了信用卡,生意贷等金融业务;腾讯有理财通和微粒贷业务;百度有度小满金融;携程也有金融业务,提供借贷、理财等业务。甚至连滴滴也在APP上提供借贷和理财保险等业务。

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约谈蚂蚁集团后的记者会上也强调,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公平监管”和“从严监管”原则。换言之,任何一家企业只要涉及金融业务,金融管理部门就必然公平地实施严管。

看看今年以来各监管部门在规范互联网存贷款业务、加强支付机构监管等方面的措施频频推出,无一不传递出着手扎紧金融科技发展制度笼子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蚂蚁集团提出IPO项目计划时,是打着科技公司的旗号,如果当初允许蚂蚁集团按照科技公司身份在科创板以高估值融资,后续再让蚂蚁集团按照金融业务接受统一监管,监管的一致性逻辑将遭受破坏。也因此,蚂蚁集团上市暂缓。

很明显,被约谈整改后的蚂蚁集团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纳入全部纳入监管后,这就不会再有之前“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两难的矛盾”了,暂缓蚂蚁集团上市,实际上也是为同类金融业务适用统一监管标准创造更好的条件。但现在看来,即使是符合了监管要求,扫清了上市障碍,可没有了科技公司的加持就算再进行IPO也不会有高估值了。

上个月,曾有机构给蚂蚁2000亿美元的估值,大概是其去年准备IPO时估值的2/3。有投资界人士称,这个估值也高了,蚂蚁的估值至少得腰斩一半。

目前蚂蚁的整改方案已经出台,但上市时间可能还遥遥无期,只有等到整改完成了,牌照都到手了,合规了,大概就可以上市了。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资讯,下载FX168财经APP

相关文章

48小时/周排行

最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