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內外政經熱點解讀>正文

​個股 | 一年賣出40億,估值達700億,​“辣條一哥”要上市了

文 / 秋名山嫩司機來源:FX168

誰曾想,一家依靠辣條的企業,竟踏上敲鍾上市之路。

根據港交所文件,5月12日,衛龍正式提交上市申請,啟動IPO。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與瑞銀擔任聯系保薦人。

一年賣出40億

成立於1999年的衛龍食品,在大部分80後、90後心中,衛龍屬於辣條中的“霸主”,甚至是在一些“00後”心中也占據着無可撼動的地位,不僅成為新時代的“國民零食”,還登上了美國奢侈食品榜單,遍及國內外“吃貨”圈。

如今,吃貨大軍再次立功,一旦衛龍成功敲鍾IPO,那麼,則意味着,這個以小作坊起家、用5毛錢產品打開市場的“國貨之光”,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辣條第一股”。

“辣條第一股”,衛龍絕對當之無愧。這些年,衛龍在行業開創的多個第一讓人心服口服。它是第一個進行面粉膨化研究並自動產業化的企業;第一個依靠質量說話在媒體進行廣告投放的企業;2020年公司在中國辣味休閑食品行業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是行業第二名市場份額的3.8倍,超過第2–5名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

有媒體報道,在遞交IPO申請前,衛龍公開一筆35.6億人民幣融資,融資由CPE、高瓴資本聯合領投,騰訊投資、雲鋒基金、紅杉資本、天壹資本、厚生投資、海松資本等機構聯合入股。這是衛龍首次引進外部資本,也是其上市前唯一一輪融資。

據媒體報道,衛龍的Pre-IPO投後估值高達700億元,甚至超過洽洽268億元)+三只松鼠(198億元)+良品鋪子(200億元)截至5月14日收盤市值的總和。也就是說,衛龍食品在其成功上市之後,或將成為新一代的“零食之王”。

資本為何如此青睞衛龍,而市場又為何會給出衛龍較高的估值?我們或許能通過招股書找到答案。

根據招股書,衛龍2018年至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7.52億元、33.85億元、41.2億元。衛龍方面聲稱,公司22.4%的年複合增長率遠超休閑食品行業同期(年複合增長率為4.1%)。

2018年至2020年,衛龍辣條銷量逐年攀升。其中2020年,衛龍合計賣出調味面制品(即辣條)合計1.79億千克(即17.9萬噸),平均每天賣出辣條達491.81噸。

雖然衛龍每千克辣條售價為15元,即每克辣條為0.015元,但龐大的銷量支撐起衛龍的營收盤。另外,衛龍在招股書中預估稱,2021年Q1,其調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銷量較2020年同期分別增加52.1%及147.6%。
毛利方面,衛龍2018至2020年分別實現毛利9.6億、12.5億、15.7億元,對應毛利率34.7%、37.1%、38%。能實現較高毛利率的原因在於辣條等廉價零食的原材料及包裝成本都很低,招股書顯示,衛龍2020年原材料成本及包裝材料成本,分別占總收入的27.8%、13.5%。

與上市休閑食品公司對比,衛龍毛利水平處於中遊。國內各個休閑食品上市公司中,毛利率高者如鹽津鋪子,其2020年毛利率達到43.83%,而毛利率低者如三只松鼠,2020年其毛利率僅為23.9%。

不過,衛龍的淨利水平站在前列。衛龍2018至2020年分別實現淨利潤4.8億、6.6億、8.2億,對應淨利率為17.2%、19.4%、19.9%。而根據2020年各企業年報,三只松鼠、洽洽、良品鋪子同期淨利率分別為3.07%、15.22%、4.36%,可見衛龍吸金能力驚人。

總的來看,衛龍品牌認知度高、綜合實力穩健,且各項指標近年都在不斷強化。因此,資本給到了衛龍較高的估值和期待。

“網紅”衛龍

衛龍創立於1999年,是目前規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調味面制品品牌。如今提起辣條來絕對繞不開衛龍,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衛龍就是辣條的代名詞。

作為“辣條一哥”,衛龍在行業開創的多個第一讓人心服口服。它是第一個進行面粉膨化研究並自動產業化的企業;第一個依靠質量說話在媒體進行廣告投放的企業。

2003年,隨着“衛龍”商標的注冊,標誌着中國辣條行業的第一個品牌誕生,其產品影響甚廣,贏得了數以億計消費者的青睞。

2009年,衛龍親嘴燒系列的推出,首次掀起國內麻辣面制品行業拉伸膜真空包裝的銷售熱潮,全面提升了產品檔次,並帶動了全國同行業數百億銷售量的增長,在辣味休閑食品領域已經締造出一個行業傳奇。

2010年,聯手人氣明星趙薇強勢襲來,重磅推出“衛龍”經典系列;2012年,衛龍力邀當紅人氣女星楊冪加盟,傾情代言“親嘴燒”“親嘴豆幹”等系列產品。由於兩位明星傾情代言以及衛龍的多手段營銷,使衛龍的品牌形象逐漸“高端化”,也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信任。

2016年開始,衛龍在包裝上一改過去低質低價的風格,模仿蘋果的極簡素雅風,黑白包裝,看起來更加幹淨衛生,也更高端

包裝升級至今,衛龍價格已經翻了幾番,主流單品已近5元。“記得小時候5毛錢一包,現在隨便吃一包就得幾塊錢。”一位來自於河南的“90後”消費者表示,“現在的產品顏值高、口味更好更多。”

高顏值,高價格也為衛龍帶來了高收入。2018-2020年衛龍分別收入27.52億元、33.85億元和41.2億元。2020年公司在中國辣味休閑食品行業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是行業第二名市場份額的3.8倍,超過第2–5名企業的市場份額之和。

除此之外,衛龍還開始大搞跨界營銷。2018年端午節,衛龍推出了“辣條粽子”,加入了魔芋辣條,包裝成六宮格魔方禮盒,首批產品當天就被搶購一空。

衛龍高管餘風在采訪中也承認:“很多事都是我們搞出來的,網友也比較喜歡看。由於衛龍對自身產品的定位就是輕松、活潑、娛樂,所以做起網絡營銷順風順水。我們會密切關注網絡熱點事件,設置營銷話題。”

目前,衛龍食品的官方微博粉絲36萬,時不時跟網友互動,輸出各種段子。最近的辣條包裝袋上的文案改成了最新熱詞,如“真香”、“奪筍”、“嚶嚶嚶”、“凡爾賽”。

不管是因為“賣情懷”還是迎合了年輕人的口味,衛龍又一次出圈了。如今的衛龍,除了承擔年輕人的懷舊角色,也是大家茶餘飯後、課間工作之餘的主要休閑食品。

上海財經大學電商研究所所長崔麗麗表示,衛龍的火爆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搭上了懷舊食品系列的風潮,另一方面,迎合了現代人零食類產品在飲食中比例提升的趨勢,其主要優勢在品牌和市場占有率方面。

據招股書顯示,在品牌知名度方面,這家公司是25歲及以下年輕人心目中休閑食品第一品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該公司95%的消費者年齡在35歲及以下,55%的消費者是25歲及以下的年輕人。

隨着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轉變,衛龍同樣擴張到年輕消費者活躍的商超、連鎖便利店、電商渠道。截至2020年12月31日,衛龍與1900多家經銷商合作,覆蓋了超過57萬個零售終端網點,未來擁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衛龍還在加強在各大電商平台的布局。衛龍的在線渠道收益由2019年的2.51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3.82億元,增幅約52.2%。

關於上市募集資金用途,衛龍提及多個方面,包括建設新工廠;審慎地對外投資或收購;進一步拓展銷售和經銷網絡;品牌建設;產品研發活動以及提升研發能力;推進業務的數字化建設等。

2020年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衛龍創始人劉衛平表示:“進入到資本市場並不是企業發展的目的,它只是助力企業發展的工具。最關鍵的還是要修煉內功。”

衛龍的挑戰

在零食領域,衛龍並不是第一個衝刺資本市場成功上市的網紅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周黑鴨、來伊份、桃李、好想你......但是,在細細了解之後便會發現,風光上市之餘,這些品牌似乎都有一個逃不掉上市即高光的“魔咒”。

來伊份,2016年登頂“休閑零食第一股”,接着就一路掉隊,2018年,公司業績更是慘降90.03%,歸母淨利潤僅有1011萬元,之後,再沒緩過勁來。

良品鋪子,2020年年初疫情期間風光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但之後呢,2020良品鋪子主要產品堅果炒貨產量較2019年降80.82%至181.90萬公斤,銷量較2019年降79.5%至195.83萬公斤,下滑幅度嚴重。

三只松鼠,2019年上市,可2020年年報就顯示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2%,核心產品堅果實現收入48.48億元,同比下滑10.93%。

相同的,雖說衛龍即將上市,但上市並不代表萬事大吉,細數那些已經上市的網紅零食品牌,多數都是在巔峰之點停留片刻,高光轉瞬即逝,而後便一路下滑。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衛龍過於依賴辣條單一產品,且辣條本身的成長基礎也不夠穩定,缺少差異化競爭的保護壁壘,需要企業未雨綢繆。

在2020年衛龍所有收入中,面制品占比65.3%,蔬菜制品占比28%。這意味着衛龍大多數收入來源於辣條,而辣條仍未擺脫“不健康”的標簽。

辣條的好味道主要來源於各種添加劑。目前,衛龍辣條產品中的配料仍高達近20種,包括單硬脂酸甘油酯、呈味核苷酸二鈉、特丁基對苯二酚、味精等多種添加成分。

從行業看,辣條行業集中度低,仍未實施全國統一的強制標準。數據顯示,中國辣味休閑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1570億元,雖然規模達但市場相對分散,按零售額計,2020年前五大參與者的市場占有率為10.7%。2020年,衛龍雖然是中國最大的辣味休閑食品參與者,但市場份額僅為5.7%。

行業分散,問題頻出。辣條多次登上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的“不合格產品名單”,且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不合格辣條事件。

辣條健康問題備受業內外重視。相關部門要求,辣條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生產許可類別進行管理,生產企業要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的相關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

目前衛龍等企業已經規範生產,但行業仍無國家強制標準出台,衛龍產品的執行標準仍為Q/LHPP0004S等企業標準。其旗下各個受委托工廠也都使用企業自身標準生產。

作為龍頭企業,衛龍也通過自身的努力,希望扭轉辣條不健康的消費者認知。衛龍幹脆在加工車間架起了攝像頭,直播辣條的制作過程。

為了擺脫對辣條的依賴,衛龍在積極拓展了蛋制品、蔬菜制品(海帶)、豆類及其他等品類。但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新領域已有成熟的品牌,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鋪子、鹽津鋪子、勁仔等品牌。衛龍在所有休閑食品公司中排名第七位,按零售額計占整體市場份額的1.2%,衛龍的在辣條領域的優勢將消失,且規模與頭部企業存在差距,競爭會處在被動地位。

衛龍上市後,監管層對於企業的食品安全問題會更加重視,這對企業的規範化運營也必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幾毛錢一包的辣條起步,到如今踏上敲鍾上市之路,稱之一句”國貨之光“也不為過。一路走來,衛龍的企業力量我們不予否認,如今上市在即,期待衛龍能夠如願登陸資本市場,品牌之路越走越遠。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