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孟晚舟案一周年

2019/12/07 07:34来源:FX168

眨眼间,从孟晚舟在温哥华被捕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一年来,斗转星移,云聚云散,很多事情都已变得面目全非。一年前趾高气扬的美国总统,现在被众议院整得叫苦连天、进退维艰,无心顾及外事;原来绝对掌握国会的加拿大特鲁多内阁,大选过后变成了少数党政府,动辄得咎,而曾经批准美国引渡申请的司法部长王洲迪,早已与总理反目成仇、挂靴而去;华为在国内舆论中的企业形象,也受其员工离职事件牵连,变得更加多元化或双面化。

图源:华为官网

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简直有点让人目不暇给、猝不及防。不过,变化也有好处,它可以带来新的讯息,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包括炸碎了中加关系的孟晚舟案。

美国引渡孟晚舟的双重考量

众所周知,美国要求加拿大引渡孟晚舟,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孟晚舟背后的华为公司。他们应该是想通过孟晚舟,挖掘华为与伊朗企业之间的交易证据,为接下来惩治华为作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说,孟晚舟只是他们的第一步棋。

很多人以为,美国惩治华为,是害怕华为领先世界,推动中国5G和中国工业抢占世界之巅。其实,这更多是我们的幻想。真正推动美国调查华为的,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双重考量。

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从十几年前就关注华为,到现在也是抑制和防范华为的核心力量。他们担心的不是华为5G领先世界,而是担心华为与政府合作,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全球控制。这既是技术之争,更是两种道路和意识形态的信息管道之争。

美国商务和司法部门,则为美国外交保驾护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重新启动了对伊朗的全面经济制裁。他们的经济制裁,不仅限制伊朗与其他国家的实体做生意,也限制美国的实体,以及与美国政府签署协议的外国实体,与伊朗做生意。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制裁的有效性和彻底性。美国商务和司法部门是这一机制的落实者、监督者。

在美国试图引渡孟晚舟的案件中,到底军方和情报机构主导,还是商务和司法部门主导,抑或两者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从中兴缴纳罚款、接受监督了事来看,美国对华为的关注显然更加复杂,远远超出了制裁伊朗的外交考量。

不管怎样,美国司法部最终决定选择国泰航班,利用孟晚舟去年12月1日温哥华转机之际,向加拿大政府提出了引渡要求。当时,美国总统、加拿大总理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都在阿根廷参加G20峰会,而且中美领导人抽时间集中会晤,讨论两国贸易大计。加拿大政府也在不断与中国接触,希望能够开启自贸谈判。

加拿大《环球邮报》了解到的消息称,加拿大政府内部觉得,前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是推动引渡的幕后主使,不过《环球邮报》无法确认这个判断是否属实。博尔顿只是对外宣称,他提前知道美国要逮捕孟晚舟,而没有向特朗普进行汇报。

加拿大怎么卷入了孟晚舟案

美国与华为、孟晚舟之间的纠葛,本来与加拿大没有半毛钱关系。可是,由于美国选择在加逮捕孟,并且加拿大的处理方式令中国大为不满,一个美中之间的司法案件,竟然变成了加中之间的恩怨。

美国司法部为什么选择加拿大,而不是要求墨西哥引渡(孟当日飞行目的地是墨西哥),可以专门进行讨论,在此暂且不表。作为中国人,我们最大的不解是,加拿大政府为什么甘愿冒着巨大外交风险,蹚这摊浑水?不少在加华人都认为,特鲁多总理实在太傻太天真,当初要是向孟晚舟提前透露一点风声,让她不要坐这趟班机,除了美国,岂不皆大欢喜?

以前,笔者凭着研究历史的直觉,觉得特鲁多政府好歹都算加拿大的政治精英,不可能愚蠢到这种程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是,由于没有确切的信息,只能惑而不论。近日,加拿大《环球邮报》的深度解密文章,终于揭开了冰山一角。

根据《环球邮报》报道,8月份刚卸任的加拿大驻美大使麦克诺顿接受采访时说,中国认为孟案是加美联手搞的一场政治阴谋,其实并不对,美国引渡要求来的很突然,加拿大只能遵守两国协议。

12月1日上午11时13分,孟晚舟乘坐国泰航班降落温哥华机场。早在两天前,即11月29日,美方已经知道孟晚舟将抵达温哥华,但是到了11月30日,他们才通知加拿大当局。加拿大司法部长办公室随机通知枢密院,再由枢密院通知总理。特鲁多是在11月30日,阿根廷G20峰会最后一场会议期间,接到国内消息的。

温哥华机场,图源:机场官网

有官员对《环球邮报》说,由于时间太紧,加拿大政府没有时间考虑此事的潜在后果。而且,麦克诺顿强调,在他们看来,这是一项普通的美国引渡申请案件,没有必要向总理提醒潜在后果。

前美国财政部官员约翰·史密斯(John E. Smith)则认为,加拿大政府并非盲目行事,而是对潜在外交压力拥有清醒认识,只不过经过衡量后,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遵守引渡条约。

确实,笔者从加拿大官员表态来看,只有少数人不赞成为了加美条约,而逮捕孟晚舟,多数都将其视为一个法律问题:既然加美签有引渡协议,既然美国提出引渡要求,加拿大就有义务启动引渡程序,至于最终引渡不引渡,还得看听证结果。

《环球邮报》文章表明,美国相关部门故意“最后一分钟”通知加拿大,而且吃定了加拿大必定会遵守引渡协议。就此而言,当美国法院发出逮捕令的那一刻,中加关系破裂已经不可避免。

孟晚舟在温哥华的保释生活

美国法院早在去年8月22日,就签发了针对孟晚舟的逮捕令。从那时起到12月1日,孟晚舟去过英国、爱尔兰、日本、法国、比利时和加拿大。12月1日,她准备去墨西哥,然后再去哥斯达黎加和阿根廷。这些国家都与美国签有引渡条约。

从孟晚舟的个人生活角度来说,美国选择要求加拿大引渡,倒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一方面,加拿大司法相对公正,不会轻易受政治操纵。特鲁多总理办公室曾试图介入司法部对一个企业的调查,结果闹得满国风雨、沸沸扬扬,举国攻击总理妨碍司法。孟晚舟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完善的司法体系,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孟晚舟如果在其他国家被捕,获得保释后需要租房居住,费财费力不说,关键是不方便,而在加拿大温哥华,她本身就拥有两套别墅,保释后可以选择任意一处居住。目前,孟晚舟保释期间居住的一处温西豪宅,估值1329.4万加元。

根据保释条件,孟晚舟从晚11点到早6点必须在家,其他时间可以在安保人员陪同下出门活动,范围局限于温哥华100英里以内。生活中,孟晚舟需要佩戴GPS全球定位脚环,接受24小时安保团队监控。安保费用由其个人支付,据说每天高达7000美元。

孟晚舟的母亲和丈夫,会定期到温哥华陪伴,他们可以在家接待客人。上个月28日,中国驻加大使丛培武刚刚去温哥华看望了孟晚舟。孟晚舟在可以自由上网,并与外界联系。任正非说,他女儿在网上学习8门课程,公司遇有重大问题,也在网上与其协商。其他时间,孟晚舟用于读书和绘画。

孟晚舟案将来会怎样收场

自从孟晚舟被捕以来,华为以及中国政府的质疑铺天盖地,多次要求加拿大释放孟晚舟。上个月13日,华为律师还以引渡不符合加拿大引渡法规定的“双重犯罪标准”为由,向法庭申请终止引渡程序。孟被捕一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表示,希望加拿大及早释放孟晚舟。

根据卑诗省最高法院安排,孟晚舟的正式引渡听证将于2020年1月20日开启,预计11月份前结束。

温哥华引渡律师博廷(Garry Botting)接受《星岛日报》访问时说,加拿大检察总长有权在引渡听证开始前终止听证,但是检察总长不会这样做,而是要等法庭听证结果。另一位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则表示,孟晚舟律师团队只是“例行程序”,不会真的寄希望于终止引渡。

加拿大《星岛日报》采访律师盖瑞·博廷

从目前情况来看,明年1月份开启的听证将如期进行,加拿大政府也不会在听证程序结束前释放孟晚舟。决定听证时间长短的,有两个争论焦点,一个焦点是加拿大海关是否执法不当,侵犯了孟晚舟宪法权利;另一个焦点是孟晚舟是否符合加拿大引渡法的“双重犯罪标准”。

笔者有一个朋友,在法庭工作。他说指控警方执法不当或滥用程序,是加拿大律师最常用,也最有效的辩护策略之一,自己经常看到法官明知被告贩毒或抢劫,但是鉴于警方执法不当,不得不宣布其搜集的证据无效,当庭释放被告。法官的理由是,为了维护司法机关公信力,必须确保警方搜集的证据,是通过合法程序得来的,否则不能作为呈堂证据。既然没有呈堂证据,也就谈不上指控和审判了。

从媒体消息来看,孟晚舟律师团队采取的辩护重点,就是指控加拿大海关执法不当,在没有逮捕孟晚舟、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询问和搜查了孟晚舟三个小时,侵犯了她的宪法权利。如果此举得到听证法官认可,将对孟晚舟具有极大的利好。最起码,可以排除控方部分证据,缩减听证程序。

不过,加拿大海关没收的孟晚舟材料,只是听证法庭审查的内容之一,即使被排除为呈堂证据,还有美国检方提供的孟晚舟材料。法庭将根据这些材料,判定孟晚舟是否符合引渡法的“双重犯罪标准”。

根据加拿大引渡法,所谓“双重犯罪”,不是说被要求引渡者既在美国犯了罪,又在加拿大犯了罪,而是假设被引渡者在加拿大,按照加拿大法律,其犯罪行为是否也符合重罪标准。如果是,就符合引渡条件;如果不是,就不符合引渡条件。这也是多数国家引渡法的基本精神。

所以,孟晚舟引渡是否成立的关键,主要看美国对她的指控,按照加拿大法律,是否也应该判处两年以上的重罪。

总之,以加拿大的政治运转机制来看,孟晚舟最终会不会被引渡,现在还存在一定变数,但是走完整个听证程序,恐怕是必须的。

(胡家骏先生为FX168财经网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姓名,谢谢配合。FX168专栏投稿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观察视角,不代表FX168立场,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编辑:Li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