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回顧
指數表現
今日上證指數下跌0.24%,報3516.3點,深證成指跌0.69%,報14799.03點,創業板指跌1.22%點,兩市成交額為12969億元。
本周各大指數漲幅不大,中證500領漲,漲幅為2.16%,創業板指領跌,跌幅為4.18%。北向資金一周淨流入12.76億元,滬股通流入8.37億元,深股通流入4.40億元。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行業表現
今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有14個上漲,其中化工、休閑服務、采掘領漲,漲幅為1.58%、1.20%、1.11%,電子、計算機、通信領跌,跌幅為2.63%、2.09%、1.67%。
本周來看,鋼鐵、采掘、銀行領跑,漲6.19%、6.03%、5.20%,電氣設備、電子、通信跌幅為3.32%、2.52%、1.79%。
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當前A股的估值情況如何?
從行業來看,電氣設備、汽車、食品飲料、休閑服務的估值分位數在80%以上,仍有20個行業估值處在50%的十年分位數以下。
數據截至2021-08-12,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整體來看,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近10年從低到高排位73.4%附近,較上周有所上升。短期戰略上可以以防禦為主,注意倉位管理,如再遇回撤,可擇機分批進行布局。隨着市場的震動調整,可以謹慎選擇盈利性強並且有持續盈利的公司進行配置。
數據截至2021-08-12,數據來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下階段配置方向如何?
本周公布了許多重要的經濟數據。首先公布了7月通脹數據,通脹同比增速高於預期。食品項拖累CPI回落,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PPI較上月上漲0.2個百分點,主要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拉動,與全球貨幣超發、供需缺口有關。其次,央行發布了7月份金融信貸數據,7月人民幣新增信貸大體符合預期,但票據“衝量”的特征較為明顯,顯示出實體融資需求有所走弱。當月社融同比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低於預期;當月M2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M1、M2剪刀差繼續擴大,貨幣供應量減少。由於通脹數據和貨幣流動性的影響,本周股市出現了輕微的震蕩。而且,由於之前高景氣的成長股抱團嚴重,估值上也出現了回調,板塊輪動變得更加明顯。盡管短期受諸多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市場或呈現震蕩格局,但A股基本面並未發生改變,股價的調整給優質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介入機會,緊抓高景氣成長、低估值行業。
下半年,我國將在投資基建和投資制造業中發力,以拉升逐漸趨緩增長的GDP。盡管今年國家對穩定宏觀杠杆率,降低地方政府杠杆率的基本要求不會改變,但基建投資作為“逆周期”和“穩增長”的主要政策工具,仍可起到托底經濟增長與熨平經濟波動的作用。專項債下半年將加快發行,預計有2.6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完成發行。可關注與基建相關的行業,抓住基建投資的紅利。
那科技成長的行情是否結束了?科技成長行情結束的標誌,在於自身盈利周期被破壞或流動性預期環境的變化。往後看,一方面科技成長的景氣周期仍持續向上,二季度業績預告展現的高景氣有望持續;另一方面下半年穩增長壓力下寬松難以逆轉,流動性預期環境仍對科技成長友好。故當前科技成長隨行情走高波動放大在所難免,但絕未到結束之時。此外科技成長籌碼結構趨於集中的問題值得引起重視,擁擠的交易也在倒逼我們尋找其他好的方向。科技成長之外,盈利估值性價比極佳的周期成長品種以及向下無空間的券商等均值得關注。無需過分擔憂政策風險或信用風險,卸掉包袱後應更樂觀看待寬松節奏,市場再次起跑後將走得更遠。
配置建議:現階段股票市場結構性行情持續。仍然堅持景氣主線,選擇成長行業作為優先配置的方向
1)跟EV和光伏相關的新材料行業,新能源、新能源車、半導體、精細化工等;
2)軍工、5G、通信設備龍頭
當周重要新聞解讀
新聞一:中國7月CPI同比上漲1%,預期0.8%,前值1.1%;PPI同比上漲9%,預期及前值均為8.8%。
格上認為:上遊工業品的價格短期仍可能對下遊造成壓力,但全球疫情錯位、經濟複蘇錯位所造成的大宗商品漲價已進入下半場,未來PPI與CPI之間的剪刀差或將逐步縮小,國內通脹壓力下半年可能將逐步減弱。國內經濟下半年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政治局會議強調貨幣政策要以穩為主,所以即便是在美聯儲臨近Taper的情況下,為了降低國內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貨幣政策可能仍有一定空間;但政治局會議強調跨周期調節,也是為了明年的政策留力,所以年內貨幣政策大幅寬松的可能性也不大。
食品項拖累CPI回落,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受終端需求溫和複蘇影響、疊加豬肉價格周期下行,PPI向CPI傳導整體並不暢通,7月國內PPI同比9%,CPI同比1%,PPI-CPI剪刀差本月繼續走擴。從分項看,CPI食品和非食品項分化仍存在。食品分項為拖累項,主要是豬周期下行。非食品分項由持平轉為上漲,主要是汽柴油價格拉動較多。受暑期出遊影響,飛機票、旅遊和賓館住宿價格漲幅明顯。
7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上月擴大2.0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6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主要受豬周期下行***。其中,受部分地區台風、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影響,鮮菜生產和儲運成本增加,價格由上月下降2.3%轉為上漲1.3%。蛋類、水產品、鮮果價格分別上漲15.6%、13.8%、5.2%。
非食品分項轉為上漲,同比上漲2.1%,環比上漲0.5%;影響 CPI上漲約同比1.70個百分點,環比0.37個百分點。分項目看,主要是交通通信、汽柴油價格起拉動作用,分別環比上漲6.9%、3.5%和3.8%。受暑期出遊影響,飛機票、旅遊和賓館住宿價格漲幅較為明顯,分別環比上漲24.3%、7.3%和3.8%。
7月PPI同比上漲9.0%,較上月上漲0.2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5%。分從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分項看,除建築材料及非金屬類環比下跌外,其他行業均明顯上漲。從出廠價格指數分項看,除造紙和紙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和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環比收縮外;其餘行業均環比上漲。
PPI上行主要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拉動,與全球貨幣超發、供需缺口有關。7月布倫特原油均價環比2.8%,南華工業品指數環比3.3%,南華螺紋鋼環比8.8%,南華焦煤、動力煤環比5.1%、5.7%,LME銅環比-2.1%。
新聞二:2021年8月11日,央行發布2021年7月份金融信貸數據。其中,新增信貸1.08萬億前值2.12萬億,預期1.05萬億;新增社會融資總額1.06萬億,前值3.67萬億,預期1.72萬億;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7%,前值+11.0%,預期+11.0%;M2同比增長8.3%,前值+8.6%,預期+8.8%。
格上認為:7月人民幣新增信貸大體符合預期,但票據“衝量”的特征較為明顯,顯示出實體融資需求有所走弱。當月社融同比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低於預期,主要受社融口徑下信貸同比增量減少、表外票據大幅減少、以及政府債融資處於低位等原因所致。當月M2增速回落0.3個百分點,M1、M2剪刀差繼續擴大。認為現階段社融增速已位於年內低點,後續若果地方債發行節奏如預期加快,預計社融增速將逐步企穩,到四季度有望小幅反彈。
銀行信貸端:盡管7月銀行信貸總量仍在較好水平,且企業中長期貸款的占比仍不低,但“衝量”特征有所加強,顯示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有一定走弱。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8萬億,較2020年同期多增905億元,實現同比多增。從7月的信貸數據觀察,一是票據融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92億元,二是非銀貸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44億元,兩者背後共同的原因可能是實體經濟的貸款需求不足。此外,居民中長期貸款和短貸同步下降,也觀察到部分銀行房貸審批周期拉長的現象,顯示地產調控以及清查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的影響仍在持續顯現之中。
社融增速:社融同比超預期回落,主要因為社融口徑下信貸同比少增、非標融資中的表外票據多減、以及政府債融資處於低位三個原因。7月新增社會融資總額1.06萬億,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7%,環比回落0.3個百分點,增速低於市場預期。總體來看,無論是非銀貸款多增,還是票據貼現多增,都是企業貸款需求不足,如果地方債如預期在下半年的加速發行,將帶動社融觸底回升,存量同比增速到年底回升至11%左右。
7月M2增速回落至8.3%,財政性存款比上月增加6008億元。從貨幣供給端觀察,7月M1增速環比下降0.6百分點至4.9%,M2增速則回落0.3個百分點至8.3%,剪刀差進一步擴大。7月是傳統信貸小月,信用擴張帶來的貨幣派生效果較弱,7月M2增速環比轉弱0.3個百分點,幅度小於2020年(0.3個百分點)和2019年(0.4個百分點)。7月財政性存款比上月增加6008億元,略高於去年7月財政存款環比增加的5464億元。
近期重點關注
1)7月中國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零售總額
中國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零售總額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數據,是我國支撐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的重要數據,反映了我國經濟恢複的進展。
2)歐盟7月通脹
反映了歐盟的通脹情況,物價是否趨於穩定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內容表述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格上研究